-
即兴的智慧
赖声川导演推荐! 是什么样的课堂,让苹果、谷歌、哈佛商学院、梦工厂、北影、上戏、CCTV《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组、果壳网争相采纳?是什么样的课堂,让赖声川导演、乔布斯教主都一致推崇?答案是:即兴表演艺术。 即兴表演兴起于美国,却影响了整个世界。作者Patricia是斯坦 福大学最能启发学生灵感的戏剧老师。《即兴的智慧》就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课堂,书中的十三堂即兴表演课,更像是十三条人生哲理。它传至世界各地,如英国、德国、韩国、日本、意大利、墨西哥和南美洲。现在,它来到了中国,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关于即兴的作品。作者Patricia曾为Google、苹果、惠普、IDEO、Adobe、甲骨文、GAP、美国大学生发明者和创新者联盟(NCIIA)等多个组织做过创意培训课程。 如今即兴表演不再只属于专业舞台:它被企业家采纳,用来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它被设计师采纳,用来启发灵感与创造力;它被心理学家采纳,用来帮助内向、羞涩、孤僻的人;它被教育工作者采纳,用来开拓学生的潜能与专长;它被禅学、灵修者采纳,用来寻找自我、开启正念;它被家庭主妇采纳,用来发现生活中一切细微的美好…… 人生就是一场即兴演出,随时可能意外结束。除了那些必须严格按照剧本表演的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即兴发挥中度过的。既然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即兴演员,为什么不演得更专业一点?即兴表演是一个比喻,是一种途径,是演员和音乐家几个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技巧,是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利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正念和潜能的钥匙。 我强烈推荐即兴剧,给那些希望“创意团队能合作,合作团队有好创意”的组织。 ——Randy Nelson 前皮克斯(PIXAR)大学校长 现任梦工厂“艺术发想与训练”总监 你无法置信这些训练如何改变了一个团队的合作方式。 ——David Skelly 《玩具总动员2》助理艺术指导 《怪物公司》《汽车总动员》编剧之一 正如 Patricia所说“人类生来就是即兴演员”,即兴表演就是这样一种强有力的训练工具,帮助人们勇敢地进入到没有计划脚本、无法预先准备的境地,在全身心的投入、相互的合作中激发灵感,创造出种种意想不到的结果。 ——彭勇文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教育副教授、博士 在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商学院早已开设了即兴剧课程,皮克斯动画和众多美剧的剧组也采用即兴剧的方法来集体创作。即兴剧早已形成了相当活跃的国际社区,中国也逐渐加入进来。感谢作者和出版社把这本好书带给大家,欢迎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一起加入我们这个欢乐的即兴剧大家庭! ——沈飞 Eric Shen 飞来即兴剧场创始人 无论是电视节目、企业培训、剧场演出,还是兴趣小组,都只是即兴表演的外在形式,它天然是一种生活哲学。从降生开始,我们每个人便开始将“即兴”的生活哲学应用到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有剧本的。从这个观点上看,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即兴演员,而《即兴的智慧》则是一本十分宝贵的经验手册。愿每位读者都能通过《即兴的智慧》演好人生这场即兴大戏。 ——李新 鲜榨喜剧创始人 祝贺你拿起了这本书。简单地说一句“Yes”,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更加美好。试试这本书,打开你的心扉,接受新的思想。当你选择对生活说“Yes”的时候,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现在请放松,让Patricia 用令人愉悦的文字伴你度过接下来的旅程。加油! ——Curt Mabry 上海芝麻控创始人 Patricia是斯坦福大学最能启发学生灵感的老师。过去的28年中,她让数以千计的学生脱胎换骨。在这本《即兴的智慧》中,她告诉我们,人生就像在骑自行车,你总会有些许不平衡,还有些许不安全,而人生的精彩就在这寻求平衡的过程中。读完她的书,你会感觉内心有那么点悸动,想要起身即兴一番:说Yes,犯个错,开怀大笑……做些自己都不曾认为做得到的事情! ——Charles Junkerman 斯坦福大学教务负责人暨推广教育学院校长 我亲历过Patricia 的魔法课程,观赏过她的即兴演出。她的学生不叫她“老师”,而是称她为“女神”!我很庆幸,她的智慧不再是小众的福音,随着《即兴的智慧》的出版,所有读者都能受益。 ——Philip G. Zimbardo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刚读几页,我就忍不住想推荐这本《即兴的智慧》。“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这话真的不是吹嘘,我可以按着圣经发誓。 ——Nina Wise 《A Big New Free Happy Unusual Life》作者 看过《即兴的智慧》后,我惊愕不已:原来即兴剧中还蕴藏着幸福人生的谜底。这份智慧原来如此简单:如果你想获得当下的幸福,就勇敢地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吧,说句“Yes”,你就会发现不曾意料过的美好。这真的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Norman Fischer Everyday Zen Foundation 创始人 -
戏剧的味/道
《戏剧的味/道》是我多年来在戏剧这个领域里看戏、读剧、教戏、跟中外戏剧工作者交流心得的“笔记”或“随笔”。《戏剧的味/道》可分为四部分,就是:一、品尝剧文的趣味——伴你开启二度空间的戏剧文学之门、径,寻幽探胜。 二、问津剧场的门道——告诉你如何走进编、导、演、设计、儿童剧场和教育戏剧的大门,如何分工合作创造三度空间的剧场。 三、探索剧史的演变——简单探索中、西戏剧发展的“元(源)与变”。 四、挑战剧话的思辨——一些个人的“偏见”和疑问,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思考。 或许,《戏剧的味/道》也可以叫做“剧本、剧场、剧史、剧话”的“导游手册”或“小丛书”吧。读者可以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随兴自选“景点”,例如如果你对某部分不感兴趣,可以跳过,有兴趣时回头再看。此书与《戏剧欣赏》的最大不同不在加多了中、西戏剧发展的介绍,而是企图通过古今作品的比较来说明一些变迁的状态,以及几点个人在创作和审美方面的“偏见”或“痴人梦话”。 -
史家胡同56号
人艺著名编剧梁秉堃打开60年尘封的记忆 曹禺、于是之、舒绣文、朱琳、濮存昕、梁冠华、吕中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周恩来等特殊历史人物与老人艺的往事 87岁高龄的北京老报人李滨声倾情做漫画12幅 深刻解读北京人艺半个多世纪历史变迁 再现众多知名老艺术家鲜为人知的往事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作者半个多世纪的见闻,勾勒出北京人艺老艺术家以及当红演员如:曹禺、于是之、舒绣文、朱琳、濮存昕、梁冠华、吕中等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包括周恩来在内的特殊历史人物与人艺的故事,穿插了人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作者近作《春雪润之》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话剧奖,其眼光独到,语言具老北京特色,有很强的可读性。年逾80的漫画作者李滨声是著名老报人,在业内和读者中,名气大威望高。 -
人类的当务之急
先“疯”导演张广天讲述朋友落难、缅甸之行、红宝石秘闻、维也纳演出、情人、鬼故事、超级女声、青嫄和罗邪的神话故事…… 他这么一路娓娓道来,尽性尽情地重塑造这个时代的灵魂世界。这不是一本理论书,却饱含哲人的智慧;这不是一本小说,却比小说曲折精彩;这不是一本先“疯”导演的手记,却可窥这个风标性舞台导演的激进。另画家李钺专为此书作的版画插图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解读文字起到准确而形象的作用。 -
文字与影像的碎片
本书是作者关于电影、戏剧的随笔,其读影像的解读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尤其书中列出的大量的影片、戏剧作品,无论是长评还是短评,在快言快语中总能蕴含一定的思想深度,无疑能让热爱文艺影片、剧作的读者独享一份影像的盛宴。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
这两本拙著分别收入了以下各部分:第一本收入《台下人语》和《台下人新语》;第二本收入《菊坛知见录》、《津门乱弹录》、《看戏知见录》、《看戏琐谈》及《戏迷闲话》等。其中《台下人语》已是第三次重印,其它内容也都是第二回了。这些文字,都曾收入《吴小如戏曲文录》。我并不想一味“炒冷饭”,只是它们侥幸还有读者。出于“上帝”们的要求,又承天津古籍出版社厚爱,这才鼓起勇气让它们再次与读者见面。盖《台下人语》初印本距今已超过二十年;就连《戏曲文录》问世至今,也有十年了。这本拙著,在欧洲、北美、日本和东南亚诸国,都有读者;其中有侨胞,也有国际友人。有的外国朋友还征求过我的意见,把书中某些文章译成外文。这虽近于“不虞之誉”,但也足以说明这些长长短短的文字还不是空谈泛论,不属于泡沫或垃圾。而至今还时有读者向我索书,并询问何处可以购买。我因原书早已售缺,愧无以应,这才考虑到化整为零,把它们分成两册,重新付梓。这既可以使出版社不致亏本太多;而读者也无妨各取所需,减少点经济负担;我本人对读者庶几也略减愧疚。这实是由衷之言,绝非虚晃一枪的客套话。 这里须郑重说明并有必要向业内人士提醒的是,在《戏曲文录》出版以来的十年中,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给我的信息,获悉拙著的读者青年人占相当大的比重。有的青年戏迷还展转给我写信,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我收到过自黑龙江的黑河、四川的雅安和新疆的乌鲁木齐等远方读者写来的信,年龄最小的有正在求学的初、高中在校生;而戏迷中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则为数更多。除通信外,有的青年人还同我结为忘年交。这些读者,不论年龄大小,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都不爱看那种以获奖为目的的所谓“新编历史剧”。不少青年人认为这种新编的戏只是一种奢侈浪费的“形象工程”或“政绩象征”,国家付出巨额投资,换来的只是昙花一现。从艺术角度看,有些根本不是京戏,不是昆曲。即使有的戏(如《大唐贵妃》)保留了若干段传统唱腔、却与整个剧本、剧情乃至舞台氛围完全格格不入。有些不伦不类的清装戏(如《宰相刘罗锅》,)明明是靠噱头骗取票房价值的闹剧,却被戴上了“精品”的桂冠。因为这些青年观众更爱看长期脍炙人口的传统老戏。由于多数青年人进剧场的机会少(有的身在边远地区,有的苦于没有钱买票看戏),这就使他们尽量通过传媒包括从网上聆听自上个世纪初至六十年代前的名家老唱片。有的青年人居然能接受谭鑫培,而更多的年轻戏迷则非常喜欢余叔岩、孟小冬、马连良和杨宝森以及四大名旦。上述这些信息和观点,都是我从四面八方的读者来信中得知的,我可以指名道姓一一说明其来历,绝非空穴来风。当他们自己的这种业余爱好和审美观点与当前传媒索宣传的带有倾向性的艺术见解相枘凿而发出矛盾时,无意中读到了拙著,于是他们乃想方设法同我取得联系,希望从我这里得到印证和支持,证明他们所抉择的艺术对象和审美趋向是正确的,是可信并可靠的。从这些无可置疑的来信和访谈中,我自然而然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多少年来那些甚嚣尘上的对京剧强调改革创新的议论,说什么青年人不爱看京戏,看不懂京戏,京戏必须改得合乎时尚潮流(实际上正是让京戏尽量不像京戏)才能吸引下一代观众等等,并非全部事实真相。有些很可能就是一些根本不懂京戏(乃至根本不懂我国古典传统艺术)或对古典艺术持虚无主义态度的人只图为己所用而片面夸大了这方面的现象,甚至不排斥其中还有主观臆测乃至向壁虚构的成分。这些似是而非的论非的论调,实际上产生了多方面的误导:既误导了演艺界,更误导了文化艺术方面的某些决策人。这最后一种误导负面影响至钜,甚至连我们党的高层领导同志提出的“当前对京剧应以抢救、继承为主”的指示也未能认真得到贯彻执行。如此年复一年,最终的恶果乃是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实际上目前还在向弯路上不停地走着),而且不免误入歧途,从而走向绝境。正是处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我写的几本旧书才引起不少青年朋友的强烈共鸣。一位北大化学系的博士生曾当面对我说:“先生二十多年前即已说过的话和写过的文章,为什么有人就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到今天还在误导观众呢?”而我却有自知之明,那些积极主张“创新”和一心想让我们的古典传统文化艺术同国际接轨的“先进人物”,岂但对我说的话、写的文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实际上是根本听不进去、看着有反感。几年前我还接到过匿名信,大肆诅咒我和朱家溍先生(伤心的是,朱老病逝已逾周年,再也无法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伸张正义了)是顽固保守分子,认为京剧“改革创新”的步伐之所以迈得不大、走得不远,就是我们几个老顽固在拖后腿。然而事实证明,只要你真正走出去面向基层观众,了解一下青年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看法,就会发现究竟是谁在制造泡沫文化,谁在加强使文化艺术阵地沙漠化,则是非不辩自明。恐怕这也是我此次决定“炒冷饭”,重印拙著的原因之一吧。是为序。 2004年10月在北京写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