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开埠十七年
-
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1898年德国强租开埠到1922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的二十四年间青岛早期的历史。作者尝试摆脱传统城市史的研究范围与方法,一方面运用行政管理学、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城市地理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多视角、全方位地阐释在青岛百年城市发展史中具有奠基作用的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将城市研究的视野拓宽,把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进程置于青岛城市腹地这一更广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时空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青岛城市现代化的特点。 -
青岛,老房子的记忆
显然,这本书仅仅是用一种负责任的理性态度去梳理一个城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史的开端,展示和思考的也仅仅是整个城市文明史和城市现代化历程中间有限的一部分,其中的叙述与解读诠释也不无可商榷之处。但无疑,这是一个尊重科学与历史真相的值得欣慰的良好开端。 相信,在这之后,随着知识界更多的坚韧者的努力,青岛会有一些关于解读自己城市历史的,更详尽、完整,更系统理性,更接近真相的新的研究成果出现。对我们而,以此为镜,感知未来,则可视为文明之幸、历史之幸、城市之幸。 -
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
本书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德国占领并统治青岛的殖民历史和社会。这是一部观点突出的著作,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阐述这样的观点:在殖民历史中,历史的主体由殖民统治者、殖民地人民以及两者的交合构成,任何单方面的考察和研究都不能公正地叙述殖民时期的中德关系。据此,作者认为,德国在中国的胶澳租界是殖民统治与抵抗侵略、文化使命与民族自强等等彼此对抗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中国方面的抗争和顺应、丧失和建设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这一点在以往的德国汉学、史学研究中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另外,这部著作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使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对研究界基本定型的有关观念、方法及学科领域的划分等等进行了新的“解构”式探讨,通过分析德意志帝国的殖民统治措施,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直接的或迂回的抵抗方式,进而有理有据地论述了1897—1914年中德两国之间围绕胶州湾问题在军事、政治、宗教及文化等方面所展开的相互接触、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 -
青岛蓝调
海与这个城市抱得异常紧。海岸扛着日常的开支,几进几出。城市的气氛沿海铺展开来,向东向西。自然结合人文,沧海桑田以后,海岸更加多情。 青岛蓝调,这里从前就有一座城——带着欧陆的优雅,带着历史的刻度;动静相宜,喜忧参半。 现在,更多重城市继续在它之上建造。在清晨和黄昏的一些瞬间,你偶尔瞥见往昔的痕迹;更多的时候,代可以感觉到未来图景浮动在地平线上——生活正带着你飞奔前去。 于是,你看见:事物变换凸现,永不停步;潮流相互碰撞,层出不穷;种种力量争相涌现,无数时髦持续爆炸;时间改变着速度,空间缩短了距离。 你看见了——进行式的青岛,丰盈的青岛,蓝色的青岛,时尚的青岛。 -
青岛掌故
这部《青岛掌故》是作者从事专业文史研究工作二十五年来挖掘、整理青岛历史地理资料,遍访民间风俗时写下的一些简短的手记和随笔,大约有500则。书中记录的,主要是青岛历史上、地域上的一些地名、人物、物产和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仿佛是一部“城市百科全书”的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