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个性的人
二十世纪长篇小说巅峰之作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
……
◆ 书中写了什么?今日的整个世界。
……
内容介绍: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和一部富于随笔式思考的文学作品,作家通过小说里的微型世界,勾画了从启蒙理性塑造的上层市民社会到现代大众社会的过渡,展示了其时代人物的蜡像馆,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一四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一九一八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七十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三十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一九一八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塑造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等等。
……
编辑推荐:
穆齐尔是一位主要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奥地利大家,也是西方日耳曼学中的一大热门。他经历过被遗忘和被追捧,但始终没有经历过超越小圈子的阅读和接受。长篇巨著《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最重要的作品,蕴含厚重的基本主题、人物形象和反讽手法,成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穆齐尔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创作这部鸿篇巨制,计划出三卷本,直到一九四二年去世也未能最终完成,而是留下一万两千页、十万个注释和出处指南的遗稿,日后的出版者据此想象出小说的后续情况。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其最为艰难困厄的生存时期,主人公乌尔里希试图以旨在了解社会一切领域的实践活动来构建自己的一生。小说围绕“平行行动”塑造了“没有个性的人”和他活动圈里的一系列人物,绘制了一幅奥地利贵族、上层资产者和知识阶层的风俗画,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的典型特质。
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由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
名人评论:
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最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过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更崇高的荣誉。
——托马斯•曼
这部奇特、细腻而深合时代的作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奥地利国界,正如赫胥黎的小说超出了英国一样。在精神层面上,不仅仅精微细致地体现了奥地利,而且大大超出了奥地利本身。这部作品的创作是越过奥地利、通达欧洲的一个伟大尝试。
——赫尔曼•黑塞
如同尼采将哲学靠近了小说那样,穆齐尔将小说靠近了哲学……从此以后,任何可以被思考的东西都不能从小说艺术中被驱逐出去了。
——米兰•昆德拉
-
我从哪里来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评价】
萨沙以丰盈的想象将小说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以极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现了历史的样貌。——德国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我从哪里来》书写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属于全欧洲的故事。萨沙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镜》周刊
如果说德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黄金一代,萨沙·斯坦尼西奇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德国《世界报》
在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撼动欧洲之际,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是读萨沙·斯坦尼西奇的作品。——《南德意志报》
斯坦尼西奇笔下的每件事都在回答“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这个美妙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机趣而优雅的方式展开他的想象和经验,并探索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南德意志报》
萨沙·斯坦尼西奇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现代民谣歌手——《我从哪里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滚石》杂志
机智,扣人心弦,疯狂。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打开看看,绝对值得!——北德广播公司
斯坦尼西奇以浓墨重彩绘出了祖先的肖像画和自己的生平——没有半点陈词滥调,而是以艺术家的绚烂手笔。——北德广播公司
《我从哪里来》塑造了全新的叙述形式:交织漫游的故事、游戏攻略式写法,令人感动、惊叹、目不暇接。——《法兰克福汇报》
-
眩晕
【编辑推荐】
1. 塞巴尔德小说处女作,中文世界首面世:苏珊·桑塔格誉为“心灵的自画像”;既是塞巴尔德不竭的灵感之泉,也是其小说风格的源起,往后的作品都是其分身和改写。
2. 最贴近塞巴尔德本人的“存在之书”:致敬卡夫卡,以卡夫卡笔下的神秘人物贯穿全书;从具体的历史主题抽身,关注个体与记忆的对峙,通过一贯的虚实结合、图文并置,书写存在的冷峻本质。
3. 眩晕与骗局:德语标题 Schwindel 既指眩晕,也指骗局。充满了重复、巧合、异变、断裂的文字让叙述的时间发生扭曲,互相交叉,“我”和读者都被甩入了大脑无法处理的、不可知的四维空间——记忆,这也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不可靠的记忆伪装成秩序与规律,让人错觉能通过记忆把握过去、预见未来,而历史从不是整体,时间并不连贯,生命也没有范式与模板可循,人只能被围困在记忆的骗局里,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存在。
4. 叙述的负空间:虽然塞巴尔德细致入微地描写旅途风景、绘画与建筑的专业细节、个体的敏锐情绪,主题却是在反复表达中愈发浓重的沉默——它们是塞巴尔德作品的不变母题,即无法讲述的真相、无法和解的过去和无法理解的记忆。绕着这些不可接近的存在打转,读者将获得一次目眩神迷的阅读体验。
(塞巴尔德的文字有一种“越说越沉默”的特质,细节越详尽、句子越绵长,书的气氛就越凝重、声音越沉寂,这是因为他的文字是为那些无法被讲述的主题服务的:真相、过去与记忆。就像一幅黑白正负画,文字组成了画面中最显眼的白色部分,主题却落在不被讲述的黑影中。)
5. 塞巴尔德小说系列收官之作:
处女作《眩晕》:塞巴尔德书写的发源,融合记忆、历史与神话的存在之书;
成名作《移民》:半虚构传记,四个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的故事;
经典作《土星之环》:非典型游记,一座跨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记忆博物馆;
代表作《奥斯特利茨》:塞巴尔德风格的集大成者,内容包罗万象,结合犹太人历史更加深刻地探讨了“记忆”这一贯穿塞巴尔德作品的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
【精彩书评】
这是一幅心灵的自画像——关于一颗躁动不安、持续不满的心灵,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苏珊·桑塔格
塞巴尔德是一位激动人心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家。他让叙述成为一种查究的狂喜状态。——《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高度私人化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塞巴尔德写作的发源,并不断为他提供了新的刺激和灵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一个人在日常阅读中,不可能遇到像《眩晕》这样的作品。从书中抽离时,他会被震撼、吸引,且深深打动。——安妮塔·布鲁克纳
塞巴尔德的主题是记忆,以及记忆的韧性和不可靠性……他从记忆的衰退、狂热的想象、富有创造力的荒芜状态入手,对记忆的虚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执着的、看似随意的流浪——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次邂逅到下一次邂逅——有一种疯狂的精确性。他记录微小的对话,仔细描述与他短暂同行的陌生人,给出地图和时间表。他似乎在用写作使自己保持镇定。——A. S. 拜厄特
-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一部
独树一帜的诗意语言讲述独裁国家的破碎生活
三十二个场景里的罗马尼亚往事
♝内容简介
在风雨飘摇中的罗马尼亚,两位好友阿迪娜和克拉拉阿迪娜,她们逐渐从好友发展到友谊破裂。非线性的情节架构方式,诗化的语言,使得小说 略显散漫,不过透过凌乱、散漫和隐晦的文字表层,是作者深沉的况味。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精准的意象,简练的文字,精准刻画了罗马尼亚当时的生活氛围,媲美电影《窃听风暴》。
◎ 在风雨飘摇的罗马尼亚,一对好友阿迪娜和克拉拉,她们的友谊因为后者的男友而陷入危机,阿迪娜每天下班回家后,发现卧室的狐狸皮尾巴短一截……
♝媒体推荐
黑暗的拼贴,充满恐惧和美感……赫塔·米勒的散文诗意又率直,像棱镜一样起作用,粉碎并照亮了一个始终在观望、等待的世界。
——《大西洋月刊》
叙述有电影般的强度……简短的短句不断积累、重叠,整体上形成一部嘈杂的交响乐。
——《泰晤士文学增刊》
赫塔·米勒的语调中包含着忿怒之气,在书页上震颤。
——《波士顿环球报》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代表作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三部
一个普通女工在艰难时期逐渐崩溃的心路历程
“幸福的失败完美无缺地奔跑着,使我们屈服了。”
♝内容简介
一个制衣厂女工想要到一个出口服装能到达的美丽国家去,于是在出口衣服里塞进了通讯纸条,期待有外国男人来接应她。被人告发后,她连续三天被传讯。随后工厂里出现了第二批纸条,她因此被解雇。从此必须定期接受警察的传讯。
小说以某一次被传讯的日子开篇,“我”乘坐有轨电车去秘密警察那里接受审讯,一路上再次想起了不堪回首的过去:如何被人告发直至被解雇,失败的婚姻,身边的小人,亲密好友如何惨死,父亲如何背叛母亲……最后意识到唯一剩下的幸福——与爱人的平静生活也一直被监视、被打扰。
“幸福的失败完美无缺地奔跑着,使我们屈服了。”
♝编辑推荐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练、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以高超的意识流写法,通过一段乘车路程,回溯了一个人十几年的人生经历,现实与回忆交错展开,顺叙、倒叙、插叙逐渐混合,表现出一个普通女工在艰难时期濒临崩溃的心理状态。
“我”越是想要追求幸福,幸福反而离“我”越来越远……
♝媒体推荐
在艺术指导的记忆和情节片段中,米勒展示了年轻叙述者的行动、思想和感觉是如何被即将到来的提问完全控制的。她的生活完全被恐惧所征服。
这部小说呈现出一种卡夫卡式的氛围,来自弥漫的威胁和无处不在的不安全感,但从未忽视罗马尼亚的现实。
——《明镜周刊》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
黑塞童话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黑塞写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集。
★著名德语译者文泽尔全新翻译,字斟句酌,文笔更清新流畅,语感更直接现代,更符合当下读者阅读习惯。
★黑塞用诗意的语言解构童话,如电影脚本般,呈现全世界童话故事的另一面,呈现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在构建童话,也在呈现生活的真相。
★本书收录了黑塞的二十六篇童话作品,涵盖其整个创作生涯,也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
还记得第一次听童话的时刻吗?
是爷爷奶奶在秋日午后的“很久很久以前”,还是爸爸妈妈临睡前为你读的故事?
长大之后才发现,对待生活的方式中蕴含着这些童话的影子:
勇敢、坚韧、善良、坦诚……
黑塞的童话,同样具有这些特质,同时,又有很多不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用诗意的语言解构童话,
如电影脚本般,呈现全世界童话故事的另一面,呈现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在构建童话,也在呈现生活的真相。
勇敢的成年人,请翻开这本《黑塞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