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民月令校注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四民月令校注》以北周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引文为主要根据。校勘所用参考材料,最重要的是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其次,引用了隋末到宋初的几部大型类书,并和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崔寔的《四民月令》,及近人唐鸿学辑《四民月令》两种辑本对过。另外 ,注释时参考了晋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从顾野王《玉篇》起到唐慧琳《一切经音义》等几部字书。 -
清嘉录
-
正在消逝的历史
《城记》讲述老北京城的故事,本书则是一部非物质文明遗产的悼词,传递着我们的哀痛和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正在消逝的,即将成为历史。我们会心痛吗?或者你会不会献出一份力量阻止它成为历史? 记得《狮子王》中的老狮王对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看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它们就是那些死去的国王们。有一天,我也会到那上面去的,但我将永远俯视着你,指引你生活的方向。” 是的,我们相信,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如传说中的狮子王一样,无论离我们多么远,都会永远俯视着我们,并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然而,那些还没有消逝,但正在消逝的历史呢? 我们何去何从? -
四大门
所谓“四大门”,乃是对四种灵异动物即狐狸(“胡门”)、黄鼠狼(“黄门”)、刺猬(“白门”)和蛇(“常门”)的总称,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着关于它们的民俗信仰。这篇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本科论文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自觉重视“局内观察法”和“民俗语汇”,站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比较宗教研究的立场上,以严谨认真和超脱公允的态度,详细地描述了北平西北郊一带农民信仰的实际情形,进而讨论了当地民众所信仰的“四大门”宗教及其对于农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尤其着力分析其社会功能。论文写成之后,在学界声誉卓著,被认为超过了现在很多的博士、硕士论文水平,却一直没有公开出版。此次经典重提,实为初刊,以飨读者。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主要内容简介: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本册《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为该丛书之一。《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由许嘉璐编著。 -
神秘的五行
《神秘的五行(最新修订本)》主要内容: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是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便使得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五行学说。 “五四”以前,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起着支撑和衔接的作用,是传统文化的骨架。除去其封建迷信色彩,五行学说其实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朴素认识,是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神秘的五行(最新修订本)》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五行学说的起源、发展、影响,揭示了“五行”这一古老的哲学概念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