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化到世俗化

陈致

文学

诗经 海外中国研究 陈致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历史 学术 古典文学 文学

200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目录
序 李学勤 中文版序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诗经》的文本 二、研究中的问题 三、综合多元视角的研究方法 (一)古文字与语言学的分析 (二)从音乐考古学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研究《诗经》 第二章 庸、颂、讼(诵):商代祭祀的乐器、乐调和礼辞 一、商周文化的对抗与传承 二、殷商文化的优越性及其在周代的延续 三、从考古发现的乐器来看晚商和先周的音乐文化异同 四、商代祭祀乐舞与周初雅乐之关系 (一)对“颂”的传统解释:从古文字学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二)“庸”的字源学探讨及其与“颂”在古音义上的关系 (三)祭祖活动中的商代祭祀乐舞:以考古及文字资料为依据 (四)商代祭祀乐舞的重构 (五)祭祀仪式中的祝词:诵(讼) (六)商代祭祀乐舞的名称及其在周代的变体 五、由神性向功利性的转换:商周之际祭祀乐舞的仪式化 第三章 雅乐的标准化 一、周人对夏人的认同 二、“夏”与“雅”的字源关系 三、夏乐:最初的雅乐 (一)“夏”与“大夏” (二)舞夏、夏舞、夔和夒 (三)夏籥或夏龠 (四)九夏——夏乐舞之九个分节 (五)伴随夏朝乐舞的初民乐器 四、雅乐的构成形式 (一)音乐的象征作用及夏乐之成为礼文 (二)雅乐各部分的内容和作用及其与《诗经》篇章之关系 (三)从传世文献资料看雅乐中伴奏的乐器 五、从考古资料看商周乐器的类型异同 六、涵化后商周音乐有等差的融合:《诗经》中大小《雅》的来源 第四章 古文字中的“南”及《诗经》中的“二南” 一、《诗经》中的“南” 二、关于“二南”名称的来源 (一)“南”作为方位词 (二)“南”为诗之一体 (三)“南”为音乐之一体 (四)“南”作为王朝卿士之称以及职贡之名 三、“南”字之字源 (一)南:一种容器或一种乐器 (二)“南”为初生之竹:关于“南”字字源之假说 (三)“南”与“镈”:江苏丹徒背山顶编钟铭文新释 (四)商周乐钟的类型及其演变 (五)“南”作为南方的打击乐器 四、“周南”与“召南” (一)周公所封与召公所封 (二)二南地域问题 (三)关于南国之疆域 (四)从二南诗来看二南地域 (五)从二南诗来看二南时代 (六)南方的雅音 五、二南诗乐之分离 第五章 “雅”的地方化:商代雅乐的复兴 一、宗周的陨灭,诸夏观念的出现,及雅乐在地方上的扩散 (一)夷夏观念于两周之际的嬗变 (二)春秋时期的雅乐观念 二、“风”字古义及其在《诗经?国风》中的涵义 (一)风:春秋时期歌诗之名 (二)瞽:周廷的乐师 (三)瞽为《诗》的编辑 三、《国风》出自民间说 四、商音的化石化与风诗的流播 (一)邶鄘卫之诗 (二)殷商音乐的化石化 (三)郑卫之音:殷商旧乐的再现 第六章 未能作结的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内容简介
《诗经》的研究,历来颇盛,然多为传统文献学和文学史的探讨。《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作者从古文字学与语言学入手,进一步引入音乐考古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关注,对《诗经》各部分之多元的来源及历史变化赋予了新的解答。全书基于翔实的资料与客观的分析,认为《诗经》之“南”、“风”、“雅”、“颂”起初源于不同的乐器之名,其后发展为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音乐体式,因而反映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不同文化。 从而,《诗经》的结集,伴随着商周文明的对抗与融合,经历了一个从礼仪化到世俗化、从标准化到地方化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