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推荐序 制造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1 本国制造与本国创新:如何使创新成果进入实体经济
美国怎样才能利用在新科学、新技术方面的长处来进行经济重建,使美国经济充满活力呢?一定要在美国国内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制造能力,才能抓住创新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吗?
◇ 麻省理工学院PIE 委员会的研究概览
◇ 美国制造业垂直一体化架构的颠覆
◇ 重塑工业生态环境的方法
2 漫长的危机:制造业衰退的4 种理论
1979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一直在急剧减少。美国的制造业落到这般田地,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 自然衰退论
◇ 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类推法
◇ 全球化因素
◇ 美国商业模式调整
◇ 美国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当前境况
3 生态与生产: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资源难题
美国的创新生态环境,从企业融资、不断拓展的市场需求和发掘客户的角度来看都不够理想,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更是能力不足,这一切使得新创企业在产品商业化的关键时刻都转向海外,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 创新的新途径
◇ PIE 委员会对于新创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 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融资渠道
◇ PIE 委员会的采访对象
◇ 制造业企业如何把新产品市场化
◇ 关于新创企业的研究结论
4 真正的资本:一般企业如何在工厂中创新
一般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他们从来不让外人看到的行业秘密,这些从每天的操作中得来的知识,大家都心照不宣,也没有文字记录,这才是它们真正的资本。
◇ 一般企业的创新来源
◇ 一般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市场化
◇ 创新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加深的
◇ 用途革新型的创新活动
◇ 把生产制造和服务结合起来
◇ 供应商的重要性
◇ 为什么一般企业很少开展创新活动
5 创新的审视:德国和中国的制造业经验
各个国家如何利用不同的政策和机构来获取创新带来的效益?在德国和中国,我们都找到了创新制造业的雄辩的例子,它们把创新推向市场的过程,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关于制造业创新的很多观点。
◇ 德国的制造业经济
◇ 德国的商业模式
◇ 德国的创新途径
◇ 德国的工业生态环境
◇ 中国的创新商品化
◇ 中国式创新:对成熟产品进行逆向工程和再设计
◇ 中国式创新:把设计变成全新的产品或流程
◇ 中国式创新:产品创新本土化
◇ 中国的商业化能力路在何方
6 从制造到智造:未来的生产体系设想
纵观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生产流程、商业模式的新结合总是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让美国在工业发展中处于领导地位。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能够给21 世纪制造业创造出一个先进生产系统的新模式。
◇ 7大新技术是未来先进制造业的重点
◇ 未来制造业的理想模式:分布式制造
◇ 走向一个新型的制造体系
◇ 电池组的例子
◇ 新型制造体系中的供应链
◇ 整合生产系统,创造制造业新模式
7 “下一代”人才:就业危机与技能培育
要使一个经济体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科技进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的科技进步和即将到来的科技进步总体来说不会增加失业率,但是落实到个人身上,有些人会因此面临痛苦和代价昂贵的调整。
◇ 人才缺口的调查结果
◇ 如何培训新的制造业工人队伍
◇ 建立一个美国式的人才培训体系
8 从创新到市场:重塑生态系统的新途径
我们发现,在美国*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开放式的基础设施,很多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与自己的内部资源相结合,来把更多的创新激活并推向市场。这种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工业生态系统。
◇ 建立公共资源
◇ 新型工业生态系统的典范
致 谢
1 本国制造与本国创新:如何使创新成果进入实体经济
美国怎样才能利用在新科学、新技术方面的长处来进行经济重建,使美国经济充满活力呢?一定要在美国国内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制造能力,才能抓住创新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吗?
◇ 麻省理工学院PIE 委员会的研究概览
◇ 美国制造业垂直一体化架构的颠覆
◇ 重塑工业生态环境的方法
2 漫长的危机:制造业衰退的4 种理论
1979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一直在急剧减少。美国的制造业落到这般田地,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 自然衰退论
◇ 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类推法
◇ 全球化因素
◇ 美国商业模式调整
◇ 美国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当前境况
3 生态与生产: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资源难题
美国的创新生态环境,从企业融资、不断拓展的市场需求和发掘客户的角度来看都不够理想,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更是能力不足,这一切使得新创企业在产品商业化的关键时刻都转向海外,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 创新的新途径
◇ PIE 委员会对于新创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 新创企业市场化的融资渠道
◇ PIE 委员会的采访对象
◇ 制造业企业如何把新产品市场化
◇ 关于新创企业的研究结论
4 真正的资本:一般企业如何在工厂中创新
一般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他们从来不让外人看到的行业秘密,这些从每天的操作中得来的知识,大家都心照不宣,也没有文字记录,这才是它们真正的资本。
◇ 一般企业的创新来源
◇ 一般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市场化
◇ 创新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加深的
◇ 用途革新型的创新活动
◇ 把生产制造和服务结合起来
◇ 供应商的重要性
◇ 为什么一般企业很少开展创新活动
5 创新的审视:德国和中国的制造业经验
各个国家如何利用不同的政策和机构来获取创新带来的效益?在德国和中国,我们都找到了创新制造业的雄辩的例子,它们把创新推向市场的过程,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关于制造业创新的很多观点。
◇ 德国的制造业经济
◇ 德国的商业模式
◇ 德国的创新途径
◇ 德国的工业生态环境
◇ 中国的创新商品化
◇ 中国式创新:对成熟产品进行逆向工程和再设计
◇ 中国式创新:把设计变成全新的产品或流程
◇ 中国式创新:产品创新本土化
◇ 中国的商业化能力路在何方
6 从制造到智造:未来的生产体系设想
纵观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生产流程、商业模式的新结合总是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让美国在工业发展中处于领导地位。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能够给21 世纪制造业创造出一个先进生产系统的新模式。
◇ 7大新技术是未来先进制造业的重点
◇ 未来制造业的理想模式:分布式制造
◇ 走向一个新型的制造体系
◇ 电池组的例子
◇ 新型制造体系中的供应链
◇ 整合生产系统,创造制造业新模式
7 “下一代”人才:就业危机与技能培育
要使一个经济体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科技进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的科技进步和即将到来的科技进步总体来说不会增加失业率,但是落实到个人身上,有些人会因此面临痛苦和代价昂贵的调整。
◇ 人才缺口的调查结果
◇ 如何培训新的制造业工人队伍
◇ 建立一个美国式的人才培训体系
8 从创新到市场:重塑生态系统的新途径
我们发现,在美国*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开放式的基础设施,很多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与自己的内部资源相结合,来把更多的创新激活并推向市场。这种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工业生态系统。
◇ 建立公共资源
◇ 新型工业生态系统的典范
致 谢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2010年,面对美国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转型之后创新能力不足,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集结不同学科的重要研究人员,组成创新经济生产委员会(PIE),专门研究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以解决美国制造业的外流与创新难题。研究成果构成了《重塑制造业》这本书。
PIE委员会历时数年,对美国、德国、中国的264家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包括美国宝洁公司、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公司等,并对1000 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这些一手数据,本书给出了重塑制造业生态环境、保持本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可操作性建议,着重提出“创新是在生产制造中产生的”这一理论并加以证实,同时,还提出“分布式制造”的模式来解决创新市场化难题。这些信息为美国政府制订制造业战略提供了思考框架与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建立和保持创新型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当前,中美贸易战加剧,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正在走美国20年前的老路。中国正逐步拥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如何让创新走向市场?如何抓住先进制造业的趋势?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塑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失败路程、创新经验及未来出路的探索,将为中国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rjx的评论基于非常扎实的调研和比较,有助于廓清制造业创新这个议题的很多迷思。
-
iDavid的评论阅读本书收获最大的部分是,关于美国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的对比分析。
-
柚子和茶的评论终于读完了。。中美德各有各优势,作者作为关切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学者,花了整本书讲了美国制造业的种种不是,我差点以为美国不行,最后来一句“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我们看到了一个创新潜力无穷的美国。”我内心:嗯…你才发现啊…
-
Hancock的评论买了那么多“西药”,治了那么多年的实体“标”,免了那么多“规”,划了那么多平方光年的新区,论了那么多的“坛”……各位业界同仁,何不拨冗看看这本的“望闻问切”先?
-
LeonCheng的评论201925 符合美国国情
-
格柏乌的评论啪啪打中华田园(金融)自由主义者的脸
-
Ciao的评论超好。 主旨是:如何通过改进制造业来促进社会创新。 整整一本详实的调研报告和产业分析,虽然是学者们的研究项目,但内容十分有实践意义,这和项目组全面而扎实的调研工作分不开。 除了详实的一手信息之外,分析中透露出洞察力更值得品一品。没有止步于散落的信息点,报告所分析出的关联关系弥足珍贵。
-
zhifeige的评论值得一读,问了好多好问题,也有深度的思考
-
燃烧的评论干货满满~
-
豆农的评论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的理论一起看,会有更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