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士人·土官

连瑞枝

文化

明清史 历史 云南 边疆 新清史

202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绪 论
第一部 云之南
第一章 关键的一年
第二章 书写者:华夷之间的历史与神话
第二部 僧 侣
第三章 入京的僧侣
第四章 辟邪
第五章 从寺院庄园到乡里社会
第六章 重建仪式秩序
第三部 乡士大夫
第七章 成为士人
第八章 南京归来
第九章 改造佛寺
第四部 土官政治与山乡
第十章 澜沧江沿岸的山乡联盟
第十一章 从山乡盗匪到编民
第十二章 金沙江沿岸的土官联盟
第十三章 土官政治与鸡足山
结语 合法性的追求:仪式权与历史话语权
征引书目
后 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官书、方志、家谱等材料,结合当代民族志、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讨论明代云南大理人群的身份认同问题,希望提供一个明朝“统治”该地模式的解释框架。由此,严格来说本书应算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明初(主要是洪武年间)明军进入大理后,明朝在大理周边设置府州县和土司,以管理当地百姓的大致过程。接着分三类人群(后三部分)来描写明朝大理的山乡社会。一是僧侣,明朝通过在大理地区册封僧侣,招僧侣入京赐给头衔,兴建寺院庄园,扶植宗教活动,建立一套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仪式宗教秩序,笼络当地信教之人。二是乡士大夫,明朝通过吸收当地读书人入京读书,参加国子监和乡试,来笼络他们。这些人在回到大理山乡后,被任命为当地的学官,负责宣传儒学,并编写符合明朝正统的家谱、族谱,同时将佛寺改造为祠堂、乡贤名宦祠。通过这一套程序,儒学正统观念、正统祀典文化在大理社会得到传播。三是土官。明朝在大理地区册封大量土司,土司之间、土官和州县之间形成政治平衡。土官在本地打击盗匪、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服从明朝的统治,同时本地经济的货币化促进了山乡流动、经济发展、身份分流和阶层整合。按照作者的建构,西南大理人群各有不同的族群、宗教、阶级类属,“国家”和“地方”各司其职并因应互动,“王朝秩序”由此得以在该地确立并维持。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小亭亭的评论
    西南族群自身的认同与记忆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热点,既有研究已不计其数,如何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书写出富有新意的著作,这对任何一个西南族群的研究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近几十年的海外研究者往往聚焦于当地族群自我的认同,以及对正统叙事与官方治理的抵抗。连瑞枝的新作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宽了区域族群研究的视野。 在本书中,作者以西南地区的僧侣、士人与土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述群体社会流动与身份选择的观察,探讨了西南族群不同阶层对待明帝国治理的复杂态度。在对学术热点的吸收上,作者坦言斯科特提出的Zomia模...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鉴于本书将“国家” 与“地方”在治理方面的互动关系作为核心主题,其内容相应地具有三方面特色——一是将代表中央声音与立场的官方史书与文献 ,跟代表大理当地声音与姿态的地方志、家谱、碑文等地方性(社会性)史料,进行反复对照与比较分析,从而勾勒出二者之间清晰的互动线索;二是一方面注重祭祀、寺庙改造、科举考试等重要仪式与活动的政治意义与治理逻辑分析,另一方面又注重对于云南当地的现场考察、探访与史料搜集,政治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并用,体现出作者开阔的学术眼界;三是始终将统治秩序的建立、治理关系的演...
  • 御坂喵的评论
    看过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