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与重生

[美]米切尔·祖科夫

文化

纪实 美国 历史 非虚构 纪实文学 纽约

2021-1

文汇出版社

目录
引言 “无知的黑暗”
序幕 “明确宣战”
第一部分 从天坠落
第一章 “安静是好事”
第二章 “他飞机上没有无线电信号”
第三章 “飞行的好日子”
第四章 “我觉得我们被劫持了”
第五章 “别担心,爸爸”
第六章 “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第七章 “当心有人入侵驾驶舱”
第八章 “美国正在遭到袭击”
第九章 “让他勇敢些”
第十章 “我们动手吧”
第二部分 坠落在地
第十一章 “我们需要你”
第十二章 “我多么幸运啊”
第十三章 “上帝保佑我”
第十四章 “我们会成为一辈子的兄弟”
第十五章 “他们想杀我们,兄弟们”
第十六章 “他们把五角大楼给炸了”
第十七章 “我觉得那些大楼要塌了”
第十八章 “逃跑,勇者不为”
第十九章 “记住这个名字”
第二十章 “这是你的坠机事件”
第二十一章 “救命,救命,救命!”
第三部分 从灰烬中重生
第二十二章 “你妹妹和外甥女永远不会孤单”
附录一 死难人士名单
附录二 2001年9月11日主要事件时间线
致谢
【展开】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

科克斯书评2019年度好书,同名美剧由奥斯卡获奖编剧改编制作

————————

★ 亲历者视角全景式还原9·11始末,讲述你我无从了解的事件真相

★ 记录灾难面前个体的生与死、脆弱与坚韧、悲恸与振作,“从他们的故事中可

以照见我们自己”

★ 9·11二十周年,献给无辜的逝者和疼痛的生者,面对生命,拒绝淡漠

★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蓄力之作,Amazon评分4.8/5,Goodreads评分4.7/5

————————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惊世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后9·11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

调查严谨,黑白分明,米切尔·祖科夫向我们提供了一份无价之宝。他加深了我们对于9·11当天发生的事情的理解,记录了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大卫·格雷恩,《花月杀手》作者

这本书是伟大报道与严谨调查的胜利,《坠落与重生》以令人断肠的细致和值得称赞的共情还原了2001年9月11日的悲剧事件。 ——丹尼尔·詹姆斯·布朗,《激流男孩》作者

比之前关于9·11的任何叙述都更好也更全面。《坠落与重生》让我们看到了9·11恐怖袭击中的人员伤亡。它讲述了生命中止的故事,激荡着无止尽的心碎的涟漪,记录了个体生命无可估量的价值。经历过9·11的人能从中找到宣泄情感的快感,而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有些人当时太过年幼,因而毫无记忆,有些则压根还没出生——这本书也极具启发性。 ——约翰·法默,9·11委员会高级顾问及《事实真相》作者

《坠落与重生》可以视为一幅引人入胜的拼图:一个普通的周二上午突然被打断,一场事故把我们的集体记忆划裂,分成2001年9月11日之前和之后。米切尔·祖科夫开始重新拼凑那些碎片,并将之相互关联,创作出命运无常的画像,也展现出在突发事件中人与人的关联。祖科夫通过缜密的调查,善解人意的聆听以及巧妙的叙述,还原那些生命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简·拉米雷斯,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总策展人及执行副主席

————————

写于事发18年之后,《坠落与重生》能以之前所有作品都无法做到的方式评价这场灾难对人的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

《坠落与重生》揭晓了关于2001年9月11日鲜为人知或被人淡忘的细节……它以灾难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节奏、稳固的焦点、个体的故事讲述整个事件。全面,精确,证据充分,且极具可读性……强烈推荐在2001年还未成年的读者阅读,而那些认为自己记得这件事的人——包括我自己——可能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事我们还不知道。 ——《新闻日报》

一次细致到分秒、充满悬念、揪心却又鼓舞人心的讲述,《坠落与重生》应该被看作献给这个独一无二的一天的纪念散文诗。祖科夫笔下的主人公——飞机机长、乘务员、乘客、消防员、办公室职员——就是美国的化身。他们极其普通,却在对一场恐怖事件的反应中证明了每个生命的价值。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部分温暖人心,一部分令人震惊。对于只有死者才知道的事,祖科夫也精心斟酌,巧妙呈现。作为“避免遗忘”的叙事,这本书是难以超越的。对缺乏9·11记忆的年轻人和未来几代人来说,《坠落与重生》是一本必读书。 ——《每日电讯报》

这个故事中有着庞杂的角色,对于一个技巧不够娴熟的作者来说,这足以毁掉一本书,而祖科夫则能得心应手地应对这种复杂……《坠落与重生》是一部成功的当代历史,它清晰而又感人至深。 ——科克斯书评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菊子的评论
    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很悲壮,觉得9·11一定是我此生亲身经历的最大灾难。 那时候还是2019年。我不知道2020即将来袭。已经是2021年了,我们还在坠落,不知何时才能重生。
  • akiyo的评论
    经历了2020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受到生命逝去的疼痛,在当下的语境中,这本书提醒我们“避免遗忘”那些个体的声音。作者历时18年,走访受难者家庭记录上百位亲历者的声音,正是要延缓9•11渐渐沉入历史深井的过程,重新唤起我们的记忆,唤醒我们同情和理解那些亲历者的能力。
  • Ciao的评论
    属于腰封上说的缺乏9·11记忆的一代人,事件发生时应该是初入小学,当年没有关心,更谈不上理解。不知道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就进入自己的脑海,被打上“震惊世界、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这样的标签。今年就是9·11二十周年了,看到书名,发现自己很好奇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也确实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有飞机上的人的临终之言,有袭击地点的人的经历,有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焦灼和无力,有军方人员的延时应对,有救援人员的勇敢无畏,有遇难者家人的回忆和伤疤......不同视角,但都同样的真实。围绕9·11总有太多复杂的政治问题、阴谋论的猜测...
  • 新经典的评论
    9·11可能无人不知,许多人也通过新闻报道对事件经过有大致了解,但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倾听到那些身处事件中心的人的叙述,国内有关9·11当天具体经过的纪实作品也十分少有,《坠落与重生》可以看作是第一部。但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便是让我们看到,灾难面前个体的脆弱与坚韧,遗憾与坦然、悲恸与振作,这些个体,如同你我,“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自己。”
  • 伊夏的评论
    新年第一本书,也是刚读了一半就想给五星。读到一半后我去看了BBC高达8.6分的纪录片,完全不行,细节完全不行,视角也不行,和书没办法比,影像在文字面前完全败下阵来。会写长评。
  • 赵心心的评论
    作为报道最多的事件之一,9·11有数不清的素材和报道。本书无论在用克制的笔法铺排紧张的情节上,还是大中小场景和细节调度上,都展示了强大的非虚构写作水平。范文。
  • 辛维木Sophia的评论
    国内出版的对911事件比较详尽的一个综述,选取一些具体人物还原他们在那灾难性的一天中的经历,令人身临其境。不只是纽约人,我们许多人都值得不时返回这一时刻,思考它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时代和集体记忆。受作者角度所限,更偏重新闻性而缺乏更深度的论述,人物故事方面也略显细碎,用第一人称的口述史The Only Plane in the Sky相对更震撼些
  • 一碗儿沙拉的评论
    随着每一个人物在2001年9月10日睡去,迎着9月11日的阳光和微风醒来,看着命运被撞击得稀烂,无力又心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哭得最惨的一本书,每隔1、2章就得哭一次,也是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书,连致谢里的每一行都不愿意跳过。个体命运的叠加,才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新经典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珍贵非虚构纪实作品。作者以高超的调查还原能力和直面苦难的巨大勇气,在对众多事件亲历者进行深入口述访谈的基础上,站在普通亲历者的视角,还原这一重大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中,无辜受难者们的遭遇与后续命运。在短短一两天的时间跨度内,将众多受难者的故事,以一种点面结合、叙事性极强的方式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字调度与写作能力让人敬服。而字里行间(包括附录里的所有遇难者名单),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出自人本主义立场的温情关怀和对恐怖主义的本能谴责,都让人感同身受。
  • 红皇后的评论
    将所有个体那戛然而止的人生或是从此不同的人生汇集在一起,就是历史的洪流,是文明的冲突,是坠落与重生,是伤感与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