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形成

罗志田

文化

罗志田 近代史 历史 清史 中国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 革命 中国近代史

2021-10

商务印书馆

目录
自序
一、近代权势结构的转变
二、庚子后清廷的失道形象和士人心态
三、制度困境下的新政
1. 小政府遇到了大问题
2.从民富国强到政府理财
3.新政繁兴导致纸张天下
4.小政府和大政府的紧张
四、自上而下的立宪
1.意在富强的立宪国策
2.自下而上的立宪先路
3.立宪的自上而下特征
4.谁想立宪
5.附和声中的质疑
6.“别开四千年来一世界”
五、官制改革的困窘
六、转向自下而上:“筹备清单”带来的转折
附录 五千年的大变:杜亚泉看辛亥革命——读《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展开】
内容简介

☆“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

☆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

☆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志田教授的重磅新著,是对“辛亥巨变”的重新阐释。

严复曾言:“革命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革命这一“五千 年之大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革命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当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之时,革命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革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本书的设问方式,与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颇有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或可视为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深入阐释,或也给今天带来了启迪。

【内容简介】

清季十年间,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却恰于此时爆发了革命。这一历史大变局,留下了诸多疑问:

在朝廷并无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革命?清朝何以骤然崩溃,革命何以轻易速成?

改革开启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体制或结构及政治伦理是否改变、怎样改变及以何种速度改变。正是由于制度的困境,使自上而下的新政带有了“自毁”的意味,并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自下而上的革命。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江春琦的评论
    看了论文版,一个托克维尔-斯考切波式的分析。作者认为革命是帝国主义外压之下的“士变”,就一般社会结构与阶级冲突而言,晚清尚未到历代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的程度(资本主义影响几何作者存而不论),然而清中后期以来士人与清廷已然开始离心离德,而在外压下国家建构的压力日进,不得不推行新政以建立现代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几组矛盾爆发(地方督抚与中央对政府结构与权责分布,国家机器与人民针对走向扩展的现代国家机器的利益冲突),清廷又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权力核心以推动改革,内外矛盾之下新政难以为继,不得不让位于革命。
  • von的评论
    罗志田认为:革命的发生不是在“君臣失道”,也不在旧有的政治伦理的失效,而是在西潮冲击之下,寻求国家富强的心态与政治结构变革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困境与矛盾。帝国主义的全面入侵造成中国社会的权势转移,政府一改千年以来的小政府模式,而向非农业领域前进,国进也引发了民间的暴力反抗,改革自身面临的困境,使得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得不让位于更有效的革命。感觉罗志田先生这些年的著作貌似都是对《权势转移》这本书的发展与补充。罗先生貌似对清王朝与传统文化有种同情的心理,当然这份同情不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而是对文化的,这种同情...
  • 枕流的评论
    如果十年前辛亥热的时候我能买到这么一本书那该多幸福
  • 深秋枫叶红的评论
    看了目录,就是《近代史研究》上三篇长文的合集,旧文变新著排列组合大法重出江湖
  • Roger的评论
    三篇长论文合编,精简版可读《两岸新编》罗主笔部分。读这书才真正感觉到(倒不一定是这书有什么特出),读罗书是学习如何读书读材料的好路子。史学理论课陈新师说大家不要仅关注罗王的文风和具体表述了什么,那是表面的,而要注意他表述背后的逻辑预设、认识论层次,把他们思考历史问题的方式搞清楚。反思一下,本科前三年课业压力大,写的文章基本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急就章,做的不是带着开放性的眼光(不明确做什么、可能的皆留意)读书读材料长时间积累形成脉络自然引申出问题意识的思想型研究,即从整体进入局部,但背后是有对整体之...
  • Realx的评论
    竟然觉得这冷饭挺香…吃多了吃出感情了
  • 一块饼干的评论
    很神奇的角度
  • 华灯初上的评论
    罗老的视野相当宽广,将辛亥革命放在其之前十年中去考察,察觉出清廷在立宪中面临“小政府”与“大政府”的困境,产生种种问题,最终使其自上而下的立宪走向自下而上的革命。过去的研究或站在革命史观上认为认为清廷立宪虚伪,或以现代化眼光来看变革措施越多越好,但这些结论或是忽略了中国的小政府传统、辛亥革命在时人心中的意义,或是被时人的结论牵着鼻子走,最终远离了历史真相。罗老的研究正提醒我们该摆脱固定思维的约束,放宽视野,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慢慢细读、理解史料
  • 心齋的评论
    不得不佩服
  • 德意奥人的评论
    帝制小政府能力不足,意识上认识到在国际体系中的议价能力不足进而有动力推动改革,能力上不足以可控地维持改革进度以及操纵精英认知,从而导致了革命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