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1954

孙玉明

文学

红学 红楼梦 历史

2003-11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俞平伯误入“红尘” 一、人生路上的“错误抉择” 二、从《红楼梦辨》到《红楼梦研究》 三、引火烧身的《红楼梦简论》 第二章两个小人物意外走“红” 一、《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二、《评<红楼梦研究>》 三、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三章毛泽东亲自发动井领导了这场运动 一、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二、运动终于爆发 三、他一直控制着运动的方向 第四章他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贵族老爷”冯雪峰 二、批判运动中的胡风 第五章《文艺报》成了替罪羊 一、“替罪羊”罪有应得 二、万炮齐轰《文艺报》 三自相戕戮自张罗 四、“丁、陈事件”的导火索 第六章风暴中心的俞平伯 一、“红极一时”反招祸 二、一次奇特的座谈会 三、他陷入了风暴的中心 四、风暴中的孤独者 五、严寒中的一丝温暖 第七章胡适与“新红学” 一、“新红学”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二、破“旧”立“新”的《红楼梦考证》 三、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 四、“作茧自缚”的“自教传说” 第八章“胡适思想”批判 一、他注定了被批判的命运 二、阵容强大的批判大军 三、大洋彼岸的胡适 第九章运动中的几个“难友” 一、周汝昌引火烧身 二、顾额刚“在劫难逃” 三、文怀沙“罪有应得” 四、吴思裕的惶恐 五、王佩湾的人生悲歌
【展开】
内容简介
对“红学”诸多问题的论争,形成了红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早在曹雪芹增删修改《红楼梦》的过程中,对诸多问题的论辩便已开始,此后断断续续,直至今日,似乎永无休止。更令人感觉到惊叹的是,随着“红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争论的问题越来越多,论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其中发生在1954年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与其他论辩有很大的区别,它超越学术层面而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成为影响国家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3045237674KHS的评论
    【周汝昌谈传统文化及红学】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毕业,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1954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他是著名... 周汝昌谈传统文化及红...
  • 万里看云的评论
    1954年两个“小人物”李希凡、蓝翎写文章批评俞平伯的红学著作,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俞平伯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历尽磨难。25年后的第四次文代会,专门发表了三人合影以示团结。历史就是这么轮回着。
  • 红蚂蚱的评论
    #红学补白#(1183):1954年顾随写有咏红词《木兰花漫》:石头非宝玉,便大观,亦虚名.甚扑朔迷离,燕娇莺姹,鬓乱钗横.西城试寻旧址,尚朱楼碧瓦映觚棱.煊赫奴才家世,虺隤败落阶层. 燕京人海有人英,辛苦著书成.是慧地文心,龙门史法,高密笺经.分明去天五尺,听巨人褒语夏雷鸣.下士从教大笑,笑声一似蝇声.
  • 读者_koala_bear的评论
    #故国人民有所思# 俞平伯,北大著名教授,“新红学”奠基人,1954年被全国政治性大批判,仅1954年10月至12月底参加以批判他本人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层次的批判会,座谈会一百多次。
  • 徐幸起的评论
    【微诗享】《史记》研究学者王伯祥与红学家俞平伯为莫逆之交,1954年当俞因“红学”研究遭受不公平批判,旁人唯恐避之不及,而王却第一个登门探视俞老。俞感而赋七绝两首,其一曰:“交游廖落似晨星,过客残晖又凤城。借得临河楼小坐,悠然樽酒慰平生。”对王惠顾荒斋、市楼招饮之高风亮节表示欣慰。
  • 红楼清话的评论
    重回历史现场,客观评介1954红学大批判的“缘起”。 ——看到韦科的博文《“缘起”何需再“揭秘”(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13日》有感而发的评论。“缘起”何需再“揭秘...
  • 指冷君_的评论
    #石头小记# 1921年,杜威离京回国前一天,胡适邀请许多学术界名士在南河沿为老师设宴饯行。席间,蔡元培称杜威为中国孔子,梁启超称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林长民称其为中国老子。杜威在这次宴会上竟获儒释道三教教主殊荣,也可见出他当时在中国学界影响之深。-- 《红学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