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

丁耘 编

文学

思想史 历史 中国 丁耘

2009-8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目录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 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论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 自由主义还是权威主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自由之惑 民族与个人之自由与独立——作为思想家之陈寅恪 人之差等与人道重构——康有为的人性论 正学以翼教——论《春秋繁露义证》的经学观与政治观 两种“保守”概念与中国保守主义的路径选择 专题研究 “共和国”的陷阱——民国宪政往事 在“共和理想”与“权力欲望”之间——《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研究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对传统家庭、宗族及政治之批判与改造 思想史论坛 柏拉图伪篇辨正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修辞与科学方面 相对主义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经籍选刊 宗法输 礼经通论卷上 经史札记 《周易正义》标点本拾误 读书·评论 塞壬的歌声——评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
【展开】
内容简介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讲述了: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史的一些重要关头,对五四运动的每一次探讨与评价总能带来新的历史兴趣与现实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某些重大历史转折的先声。1939年,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正逐步确立理论权威的毛泽东通过评价五四运动,确定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自此,作为目的论总体历史叙事的重要环节,五四运动参与论证了社会革命、民主建国与文教变革的正当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关于五四运动出现了不同的史学描述。一方面,以胡绳为代表,延续了毛泽东的革命史叙述;另一方面,以周扬及稍后的李泽厚为代表,开始注重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意义。另行回顾过去是为了走向别样的未来。无疑,新描述并不出于所谓单纯的客观史学兴趣,其重点也并不在于对五四运动进行孤立的评价,而是试图突破革命的历史目的论,探索另外的历史叙述框架与社会建设蓝图。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四运动所引发的一切论争的实质。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