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常识

毕苑

文学

教育 中国近代史 教科书 文化史 教育史 思想史

2010-1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目录
建造常识:近代教科书的文化价值(前言) 第一章 传教士与教科书 一,从“教科书”一词说起 二,传教士·教会学校·教科书 1,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成立及狄考文的贡献 2,在华传教士对于教科书编写相关原则的讨论 3,在华传教士对教科书编写、审查和出版的意见 第二章 欧美与东瀛:近代教科书的两次译介浪潮 一,“多译西国学堂功课书” 二,戊戌后翻译日本教科书的热潮 第三章 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 一,师日浪潮中近代教育观念的形成 二,汉译日本教科书与近代知识体系的建立 1,地理教科书:“旅行体”风格的形成 2,历史教科书:告别“朝代体” 3,自然科学和其他科目 4, 《少仪教授书》:修身教育中的日本元素 三,汉译日本教科书与近代教育学的建立 1,女学、“家事”与师范教育 2,王国维的教育学理念与近代中国的教育学选择 四,汉译日本教科书的特点与影响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和发展 一,近代教科书的萌芽 二,“蒙学教科书”:第一部中国近代教科书 三,开创“教科书时代”的商务版“最新教科书” 1,紧合学制的“最新教科书” 2,谢洪赉的贡献 四,晚清教科书的出版和销售 1,官书局 2,民营书局 五,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 1, 民国初年商务与中华的竞争 2, 1920到30年代前期教科书的繁荣 3, 抗日战争后教科书发展走向衰落 第五章 近代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演变 一,晚清教科书的编审 1,“国定制”与“审定制”的讨论 2,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初创:京师大学堂和学部时期 3,晚清各地教科书的编印状况 二,民国时期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概况 1,北洋政府时期的教科书编审制度 2,国民政府时期的教科书编审制度(抗战前) 第六章 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 一, 经学和修身:道德教育的承接与开新 二,林纾和他的《修身讲义》:道德教育转型之一例 三,民初国民性改造和1920、30年代的公民教育 第七章 斯巴达与中国:近代教科书中中国人的政体认识 一,“西洋史”中的斯巴达 1,尚武与强健:斯巴达在晚清历史教科书中 2,重在爱国: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中的斯巴达 3,政体与文明的关联:1920、3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的斯巴达 二,国语文和体操课本中的斯巴达 1,战争中的集体主义:语文教科书中的斯巴达国民 2,服从与慷慨牺牲:体操教科书中的斯巴达 三,中国人对斯巴达政体的认识 第八章 花鸟虫鱼看世界:博物教科书与近代自然教育的发端 一,中国博物教科书的诞生 1,虞和寅的《博物学教科书》 2,华循的《蒙学动物教科书》 二,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 1,博物教科书中的生物演进观念 2,博物教科书中进化论述与严译进化论述之不同 三,杜亚泉的博物学贡献及其“形而下”的自然哲学观 1,杜亚泉的博物学贡献 2,杜亚泉“形而下”的自然哲学观 四,博物教科书与近代自然教育的发端 附录 引征文献
【展开】
内容简介
本著以中国近代教科书为焦点,从知识建构史的视角探察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教本,教科书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诞生物,建构起近代中国人的常识体系,打造了近代中国人的文化模型,其文化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晚清社会文化背景下近代教科书如何诞生,其编审制度怎样形成演变,以及它在塑造近代国民意识和培养科学观念上的贡献,是本研究着力考察的重心。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