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商伟

文学

古典文学 海外中国研究 儒林外史 商伟 历史 文学 学术 三联书店

2012-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论 偶像破坏还是礼仪主义? 文人小说的悖论 自我阐释和文化密码 二元礼与苦行礼:《儒林外史》的儒家想象 在正史之外寻求规范秩序:重释文化转折 在权威叙述之外寻求道德想象:重释文人小说 全书概观 第一部分 礼与儒家世界的危机 导言 第一章 儒家仪注,颜李学派和《儒林外史》 泰伯礼和儒家仪注 颜李学派:礼仪与言述 《儒林外史》与颜李学说 第二章 泰伯祠:苦行礼与二元礼 郭孝子:行动中的苦行圣徒 二元礼的言述性 日寻 二元礼的双重结构 苦行礼 郭孝子的忏悔:幻灭的一刻 第三章 泰伯祠的毁坏:危机中的苦行礼 从节孝祠到泰伯祠:王玉辉的历程 反思苦行礼 礼仪和象征秩序 从坍塌的祠庙到想象的市井:精英文化的救赎? 结语 第二部分 正史之外 导言 第四章 历史与时间:史传之外的《儒林外史》 超越史传 世俗时间,世俗历史 过去、现在与叙述的当下性 第五章 礼仪的构架:开篇与结尾 苦行礼与时间 最终的评判 结语 第三部分 叙述创新与文化转折 导言 第六章 《儒林外史》,白话小说和叙述者 龙三的插曲 共同话语的形成 叙述者与共同话语 第七章 戏仿与历史的终结 旧文本,新世界:一次误导的旅程 谁是权勿用? 作为叙述者的侠客 结语 第四部分 泰伯神话及其困境:重新定义文人小说 导言 第八章 泰伯神话与叙述问题 泰伯崇拜:书写与行动 泰伯神话:至德与至真 泰伯叙述及其悖论 第九章 道德想象与自我反思 退让 湖心岛、戏台与祠庙 结语 跋 《儒林外史》的诗意场域:乡愁与失落的家园 附录 《儒林外史》的作者、版本及其相关问题 中文版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而且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本书以此为出发点来解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认为,十八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这些转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儒家世界的最终解体。《儒林外史》既是这些转变的产物,也是对他们的回应。而这正是《儒林外史》的意义所在,可以用来解释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风中的承诺6015的评论
    @书香苏电 @书海扬帆醉锡阅-锡电工会 《儒林外史》中塑造了百余位形形色色的文人形象,作者吴敬梓,眼光敏锐,笔锋犀利,成就了嬉笑怒骂的讽喻之作。《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通过对《儒林外史》的结构分析和文本细读指出,对于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的问题,吴敬梓有着清晰的直觉和不断的反思。
  • 阿斯特里昂的家的评论
    读过《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内容读得莫名其妙。” 网页链接
  • 蓝色海马区的评论
    《礼与十八世纪文化转折》:1. 文献工夫扎实可信 2. 论述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好的汉学家还是要华人自己来做。
  • 象形书坊老宋的评论
    读完商伟《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想读《评点与图像:<红楼梦>现象及其它》,不知书几时出版......
  • 三联读者俱乐部的评论
    【【书 · 人 · 评论】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商伟教授访谈录】一、细读、考据与理论建构;杨彬:最近国内出版了您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儒林外史》是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研究者也代出不穷。您的研究选取了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您是基于什么考虑…网页链接
  • 朱琺的评论
    想读《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via 馬鳴謙” 网页链接
  • 余宗其的评论
    严肃学术追求中的理性荒诞现象触目惊心——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商伟的洋洋四十万言的学术专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从用英文撰写成书、出版,到翻译为中文在国内问世、被清华... 网页链接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长微博生成器:新浪长微博官方网站)
  • 刀丛中的小诗的评论
    网店买书,有些书翻翻就会后悔,尤其是人在书堆里要争取半点存在乃至于活动的空间。手上提的这一包有: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食·味·道;美丽的新世界;楹联丛话;台湾四百年;柠檬桌子;广风月谈;创造李渔;情色夭夭;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最末一种,几年前在沈阳图书馆读过,居然还有卖的。
  • 胡思苗想的评论
    最近刚看了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颇受启发。
  • 象形书坊老宋的评论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将全知的叙述人压缩到了最底极限,而让笔下的人物随心所欲地发挥他们漏洞百出的自我陈述。比他稍晚的曹雪芹则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好几个内部叙述者,我们并不总是很肯定,究竟是谁在向我们讲述,在某些时刻,无疑是石头,而别的时候,就很难说了。商伟《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