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开讲辞
第一讲秦朝与法家的盛灭
——华夏文化与哲理的历史拐点
第一节秦政的人事来源
第二节秦政的思想来源
——《韩非子》(上)——奸蔽无处不在
第三节秦政的思想来源
——《韩非子》(下)——如何烛奸去蔽
第四节秦朝覆灭的关键人物
——赵高和李斯
第二讲秦灭汉兴的哲理效应
第一节秦之兴旺与士人之绝望
第二节“秦灭”造就的千古良机
——反秦乃汉文化与哲理之源
第三节秦的灭亡带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机会?
第四节反秦兴汉成就了什么哲理与政治?
第三讲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一)
——过秦、天人相与、元时、改制
第一节“过秦”的含义何在?
第二节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一)
——天人相与之际
第三节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二)
——元深天端之时义
第四节受命改制
——如何理解“应天化”中的“不变”?
第五节改制中的元更化
——如何“犯上”而又“不作乱”?
第四讲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二)
——三统与一统、天人感应
第一节通三统和独尊儒术
第二节简单评议徐复观先生的《两汉思想史》
第三节天人感应
第五讲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三)
——阴阳五行、类比感应法、深察名号
第一节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董仲舒的五行说
第三节天人感应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类比法
第五节深察名号的哲理
第六讲佛教入华的哲理途径
第一节佛教与中华古文化的奇妙因缘
第二节印度佛教的基本哲理
第三节般若中观与中华古哲理(老庄、玄学)的关系
第四节《肇论》开出的中华哲理新境界(一)
第五节《肇论》开出的中华哲理新境界(二)
——《不真空论》与《般若无知论》
第七讲中国佛教的特征
——《起信论》、天台宗和华严宗
第一节《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心论
第二节天台宗哲理要点
第三节华严宗哲理要点(一)
第四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一)
——金与狮子相、华严判教/
第五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二)
——十玄门与六相圆融/
第六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三)
——(因陀罗网境界)法界[性]缘起和理事无碍
第八讲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一)
——周敦颐如何开创了宋明道学
第一节周敦颐之前儒家哲理无天险可守
第二节周敦颐其人其书及其佛道因缘大略
第三节《太极图说》与道、佛的关系
第四节《太极图说》与《通书》的哲理意蕴
第九讲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二)
——二程
第一节二程与周敦颐和华严宗的关系
第二节二程的理学
第三节二程的理气说和格物致知说/
第四节二程理学的问题
第十讲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三)
——朱陆异同
第一节朱子生平简述
第二节朱子学说简括
第三节朱陆鹅湖之会
第四节陆象山之心学撮要
第五节心学之问题
本书引用的主要文献
后记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讲述秦不仅是一朝之名,而是代表了一种生存文化和哲理形态。秦的特点已经由韩非、李斯、始皇、二世、赵高充分显示了。就是刻削寡情、暗算一时、急法尚同、出生入死。秦韩做绝。所以刘汉通吃。汉有四百年的江山,有深远的文化历史影响,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反秦兴汉。董仲舒使儒家在汉代发皇盛大,成为求王者之师。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佛家主宰中华哲学思想的论坛数百年,无以匹敌,领时代之风骚。它不但成为当日寸世界范围内佛教的创新前沿。同时深化和丰富了华夏的哲理,激发出宋明儒学,造成长久的和多方位的文化影响。佛教入华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一次偶然邂逅的思想遭遇,而是这样一种哲理间的爱情事件,纵使让双方再寻找挑选一百次、上千次。还是会属意于对方。往前生、后世延续多少代,此情不渝、此爱不悔。这种结合都会像神话般优美。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