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转型

萧功秦

文学

政治学 萧功秦 中国研究 社会学 中国 政治 中国转型 中国历史

2009年8月

新星出版社

目录
导言 中国变革史三论 从千年史看百年史——从中西文明路径比较看当代中国转型的意义 百年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邓小平新政 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 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与问题 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发展中的优势与问题 探索转型政治学之路——关于《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一文的答客问 转型期社会各阶层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 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 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 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护网政治 从政治发展角度看党内民主论 关于中国渐进民主路径的若干思考 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中国变革的文化视角 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 20世纪中国观念型知识分子的崛起 新世纪的反思:与乌托邦理想告别 思想史的魅力——为什么思想史对于政治是重要的 大转型时代的文化浪漫主义——我的同屋奥莱弗的故事 一个美国保守主义者眼中的中国变革——与墨子刻教授的谈话 现代化变革中的文化与制度——与朱学勤教授对话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及其政治影响 世俗化与无根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 体制内与体制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定分 转型社会的边缘知识分子——从一个美国边缘知识人团体说起 国际,两岸与民族主义 认识美国的另一面:彼岸归来的随想 民族主义、儒家文化与中国的未来——与澳大利亚记者马利圣的谈话 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 附录1 回顾我的思想历程——《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自序 附录2 在天涯社区与网友交流录
【展开】
内容简介
核心介绍: 从八〇年代的新权威主义到九〇年代的进步的保守主义,这是关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路向寻求和思考。 所谓的新保守主义,就是在尊重现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重新肯定传统价值系统以及权威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缓慢渐进地推进现代化变革。这种新保守主义具有民主与现代化的导向性,因而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不同。 评论: 讲到新权威主义,就不能不讲到一位历史学家萧功秦,他最重要的观点是,未来中国政治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并不会是一场革命。他认为现代化和最终的民主化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必须依靠政府的“看得见的手”。 —— Joseph Fewsmith,《亚洲观察》 萧功秦认为,变革过程会使旧的游戏规则瓦解,而新的游戏规则却一时无法建立,这种脱序状态,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因此,中国需要一种新的过渡性的游戏规则,需要一种新的开放性的权威主义,这种新权威体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自由与民主,但他认为,这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 —— Steven Mufson,《华盛顿邮报》 萧功秦批评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们相信,只要抛弃了专制制度,中国就能实现世上最先进的代议民主政治,他认为这种乐观主义观点是“浪漫主义”的,不切现实的,相反,他更赞同梁启超与严复在二十世纪初那种似乎更为悲观低调的观点,即中国尚没有为成熟的民主做好必要的准备,因而中国现代化初期还需要“强人”权威的督导,另一方面,萧又认为,中国的这种“浪漫主义”,对于促进国民公共意识的现代化,以及对于防止“强人”滑向传统专制权威主义泥潭上去,仍然有其积极的正面意义。 ——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太平洋风云:当代中西政治理论之争》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