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家庭——人类出现的摇篮
一、人类学者关于家庭起源的争论
二、灵长类学研究的新视点
三、形成家庭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灵长类的进化背景
一、世界的灵长类
二、哺乳类到猿猴的适应辐射
三、灵长类的进化特点
四、原猴类向猴类的进化
五、类人猿向人类的进化
第三章 灵长类的行为基础
一、从日本猴泡温泉的文化行为说起
二、灵长类社会行为发达的原因
三、对性吸引的感受与表达
四、猿猴与人类性行为的差异
第四章 原猴类的社会
一、夜行性原猴类的社会
二、昼行性原猴类的社会
三、原猴类的阴阳变革
四、从单独生活到一夫一妻型社会
五、雌强雄弱的社会关系
第五章 新世界猴的多样社会
一、新世界猴的社会生态
二、悬猴亚科
三、青猴亚科
四、吼猴亚科
五、蛛猴亚科
六、松鼠猴亚科
七、僧面猴亚科
八、狨亚科
九、新世界猴的社会进化
第六章 独行者的生活
一、猩猩的社会生态
二、猩猩的社会关系
三、猩猩的性选择和强奸行为
四、猩猩单独生活的局限性
第七章 一夫一妻型社会
一、长臂猿的社会生态
二、领地保卫战
三、长臂猿恋爱、嫁娶、成家的经历
四、父母协助子女的嫁娶
五、长臂猿近亲交配回避的问题
六、长臂猿一夫一妻型社会的局限性
第八章 母系一夫多妻型社会
一、长尾叶猴的社会生态
二、雄性的杀婴行为
三、一夫多妻型社会的演化
第九章 父系一夫多妻型社会
一、大猩猩的社会生态
二、大猩猩的父性行为
三、灵长类多样的父性行为
四、灵长类父性行为的进化
第十章 母系多夫多妻型社会
一、日本猴的社会生态
二、母系多夫多妻型社会的特点
三、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第十一章 母系的重层社会
一、狮尾狒狒的社会生态
二、狮尾狒狒的重层社会结构
三、单元内雄性与雌性的关系
四、雄性在母系单元的角色
五、狮尾狒狒的父性行为
六、高度开放的母系重层社会
第十二章 父系的重层社会
一、埃及狒狒的社会生态
二、一夫多妻单元的形成与分裂
三、父系一夫多妻单元内的社会关系
四、前主雄的归属问题
五、父系重层社会的演化
第十三章 父系多夫多妻型社会
一、黑猩猩的社会生态
二、黑猩猩的父系社会
三、黑猩猩的政治学
四、雌性的生活方式
五、混乱的性关系
六、雄性联盟
七、残杀
八、要性爱不要战争的倭黑猩猩
九、人类社会的萌芽
第十四章 结语: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一、原猴类的社会进化轨迹
二、旧世界猴的社会进化轨迹
三、类人猿的社会进化轨迹
四、灵长类社会的进化动力
五、形成家庭的条件
六、猿人的早期生态
七、协同狩猎与食品交换
八、从初家庭到家庭
九、从黑猩猩社会折射的人类社会原形
十、从倭黑猩猩社会折射的人类社会原形
十一、人类家庭起源的多元论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后记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从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全新视野解释人类社会进化和家庭出现的过程。世界上现有360余种灵长类,涉及社会进化的各个阶段。其中人类代表了最进化的灵长类,而狐猴、懒猴和眼镜猴等原猴类动物则代表了最初级的灵长类动物。初级的原猴类维持了6500万年前早期灵长类的原型,是灵长类动物的活化石。《灵长类的社会进化》讲述了近年来对这些灵长类动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灵长类社会学知识,有利于读者完整地了解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轨迹。
第一章阐述了人类学者对人类家庭起源的争论和形成家庭的五大条件。第二、三章阐述了灵长类的起源背景和社会行为背景。第四、五章阐述了初期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也就是原猴类从夜行性到昼行性、从单独生活到集群生活的变革。第六章到第十三章阐述了猴子和类人猿的社会进化轨迹,各章以典型的物种为代表描述了每个阶段灵长类社会的特征,包括独自生活(猩猩)、一夫一妻型社会(长臂猿)、母系一夫多妻型社会(长尾叶猴)、父系一夫多妻型社会(大猩猩)、母系多夫多妻型社会(日本猴)、母系重层社会(狮尾狒狒)、父系重层社会(埃及狒狒)、父系多夫多妻型社会(黑猩猩)。根据上述灵长类社会的进化轨迹,第十四章作为《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结语强调了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受到系统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归纳了灵长类社会的进化机制,并勾勒了人类社会出现的社会背景。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知识性和可读性强,通俗易懂,既可作为人类学、动物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级科普读物,供不同领域的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