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史

[美] 詹姆斯·格雷克

文学

信息 科普 互联网 历史 计算机 科学 信息化 科技

2013-10

人民邮电出版社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更多推荐 引子 第1章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第2章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第3章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第4章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第5章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第6章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第7章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第8章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第9章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第10章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第11章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第12章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第13章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第14章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第15章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尾声(意义的回归)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版权 译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第10章)、模因(第11章)、随机性(第12章)、量子信息论(第1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万物源自比特”。 现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没了我们,使我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维基百科(第14章)、Google(第15章)便是我们的应对之一。无论对于信息的未来持何态度,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我们人类是信息的造物。 作为《混沌》、《费曼传》、《越来越快》、《牛顿传》等畅销书的作者,格雷克不仅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历史细节,通俗解释了各种理论,还生动刻画了几位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收音机小姐_的评论
    想去听简历制作的讲座,婷婷说要退给我信息简史的,我想起码有个信息简史也行吧,一刷新,一个简历制作的名额就猝不及防出现了,我还以为是婷婷说错了,结果婷婷告诉我说她还没退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是这么巧[偷乐] 厦门
  • 带我走可好的评论
    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人类群星闪耀时》over,next《信息简史》
  • 北大新媒体的评论
    【粉丝福利】愚人节到了,多多读书,免得被骗噢,小新和@图灵教育 一起分享经典好书《信息简史》,这本书讲述了人类与信息间的历史变迁,从非洲鼓语到量子信息,应有尽有,而且故事性还很强噢,想要获得这本图书的朋友们快快评论转发这条微博并@ 两位好友吧,活动时间4月1日到4月7日,一共10本噢。
  • 图灵教育的评论
    #好书推荐# “《信息简史》将「宇宙即是信息,信息即是宇宙」作为切入点,叙事宏大地描摹了世界在信息论这一纬度上的历史变迁。从巴贝奇先知似的直觉与研究到香农确定信息论,图灵完成思想实验,整个世界被信息重新赋予意义。 考虑到我们大多数人最后一次严肃而成体系地学习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的经典物
  • youyede的评论
    其实昨天的课也有些思考,老师推荐信息简史这本书,提出信息作为非物质非意识的第三维存在,我不能理解,还有偶然的一句,全连接即22连接让我想到偶然看到的量子超图态,一条边连接超过两个顶点。马克,以后再想想。
  • zxchaos的评论
    当信息变得廉价时,注意力就变得昂贵了#信息简史书摘#
  • Micky_DQ不是冰淇淋的评论
    看了《信息简史》,感到这三年过得太混沌了。同学中"知识无用"之论与日俱增。对信息本身就没有任何剖析的欲望,以此为基础的知识建构便如空中楼阁,不知口语的抽象而言编程写码,不知信息而谈知识组织,自然对这门科学的前途当然也就不甚明了。想来竟是贵贵的课对自己启发颇多。
  • HerrKaefer的评论
    猜想:一切人类有价值的知识发现,迟早都会被软件化。推论:不能被软件化的知识其实某种程度上说是没有价值的。也就是说,有价值的知识向更有效的信息载体附着,以便传承下去。证明:等我看完「信息简史」再说[doge]
  • 罗振宇的评论
    【晨读4】一般认为,越原始越简单。但在语言和信息传播上正好相反。原始语言的语法通常更复杂。《信息简史》:非洲原始部落用“鼓语”说话时,鼓手们如果想表达“别害怕”,他们会说“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把它放回去吧。”越原始越越繁复越具象。简约和抽象,反而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之后的产物。
  • 北京故事广播AM603的评论
    《读书俱乐部》周一至周五18:00——18:55播出5月23日《信息简史》译者: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