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弗洛伊德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文学

莎乐美 弗洛伊德 心理学 传记 精神分析 心理 心理与精神 师从弗洛伊德

2006-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或者说,最让我辈钦佩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儿程门立雪。 1911年秋天,在魏玛举行的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她与弗洛伊德谋面。她强烈要求跟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却嘲笑了她,因为那时没有一个人在思考这门学科的教育问题,直到后来才在柏林和维也纳为年轻的一代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由于弗洛伊德拒绝收她当徒弟,年过半百的莎乐美一开始只好自学,她相信,只要她自己先把精神分析学学好了,就有向弗洛伊德学习的资格,弗洛伊德就会对她另眼相看。靠着超群的悟性,她花了六个月,居然就学完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课程。1912年春天,她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再次提出拜师的要求。她提出,同时想跟阿尔弗雷德·阿戴勒学习。她不知道,精神分析学领域当时已经门派林立,壁垒森严,老师们甚至狭隘到不让学生互相串门,弗洛伊德就是如此。荣格、陶斯克等都曾是他的高足,但在他们提出自己与他相左的理论之时,他们都成了他的敌人。他那时与阿戴勒也已经对立,谁要想跟着阿戴勒学习。就休想在弗洛伊德门下注册。因此,在莎乐美在弗洛伊德面前说要以阿戴勒为师,这无疑使弗洛伊德的颜面尽失。但或许是弗洛伊德被莎乐美迷惑住了,他居然对这样一个在自己面前不识抬举的冒失鬼网开一面,没有发怒。他先是笑而不答,进而原谅了莎乐美的天真,几乎是无法自控地,他把莎乐美收做了及门弟子。莎乐美本身的思想缺乏总体意义上的独创性,但她能理解大师们超前的奇思妙想或奇谈怪论,经过消化容纳之后,她又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把大师们的言论复述出来。当然,这并非说她是传声筒、复印机,她在学习传播大师们的学术精髓时,对他们的大手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疑问。在相互斗争的学术流派和相互矛盾的学术观点之间,她有过动摇和苦恼,但最终有她自己的选择,而且她会说明自己的选择的理由。有时,她在老师们的夹缝中,感到了无所适从的痛苦;因为她的选择不仅是学术思想的选择,也是人际关系的选择。这种种情况在本书,尤其是莎乐美与弗洛伊德、阿戴勒等人的几封信函中有原生态的展现。 从文化史料建设或者远距离窥视伟人私生活尤其是婚恋生活的角度,莎乐美与弗洛伊德等人的通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本书添加了无穷的趣味。但我最喜欢的,是她所记的学习心得,那是老师巨子们讲课内容的浓缩,也是她个人思想的结晶,里面有疑问、感叹、比较和分析,袒露的既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思想的练习。它们犹如一篇篇隽永的思想随笔,给了我陌生的精神启迪和盎然的审美愉悦。莎乐美思想之勤快、文笔之精美尽在于斯。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西安进步中心的评论
    【书推】最近小编看见几位同学发表关于“爱的”文章,到底什么才是爱呢?小编强烈推荐《爱的艺术》,此书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作者推崇马克思主义,师从弗洛伊德,但反对弗洛伊德有些观点,超越弗洛伊德。该书自1956年出网页链接
  • 火宅雨人的评论
    Couched in kindness 网页链接 日本传奇尼姑Jakucho Setouchi曾是日本第一位精神分析师Kosawa最后一位客户。Kosawa曾师从弗洛伊德,但他是用宗教精神做精神分析。Setouchi后来效仿Kosawa去关照他人的心灵,拥趸众多。
  • 我又不是杰西的评论
    #每日一章#荣格这个人很特别,他一方面师从弗洛伊德,另一方面又说师傅讲得太偏。因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到最后都变成性心理学,压抑的都是性,性需要\性冲动,而荣格讲究的是集体潜意识,例如中国人对于”龙“就有集体潜意识。
  • A-如此甚好的评论
    看了莎乐美自传,非常一般,不明白这么一个牛掰的女人,抛弃过尼采,在五十岁的时候师从弗洛伊德。为何写个自传不能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絮絮叨一个个分析她的情人们呢?也就开头几页配照片的文字还不错。最近看了八九本传记,都很一般,除了香奈儿的态度外我都是跳跃着看完的
  • 流浪客---Lisle的评论
    师从弗洛伊德的埃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阶段指出20到39岁的人处于亲密对孤独阶段,依据这一理论,处于这年龄阶段的人感觉到寂寞,对爱的渴望,对异性的关注等都很正常,所以这个社会很正常,当你看到听到感觉奇怪的事情时,建议不要大惊小怪,其实你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理解和尊重尤为重要!
  • 又见新绿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阅读笔记(2)》 - 一说到心理学家,我就下意识的要给他们分门别类,是人本主义的,是行为主义的,还是格式塔的……荣格师从弗洛伊德,自然是精神分析的;那么,接下来要介 网页链接
  • Ofhumanbondage的评论
    (2)特殊的轮廓,并代表了这个人所独有的内在气质,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本质特征;但是我们最终也会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师从弗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1912-1913)》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 李子0119的评论
    今天突然想起<师从弗洛伊德>这本书,想拿出来翻翻,找了找居然没找到,记得毕业应该带回来了的,真对不住啊@怕是你不晓得我是哪个噢
  • 閔閔特穆爾的评论
    读过《缪斯的痛苦与激情》 “被情感浸润的流畅文笔,读着像尼采、莎乐美和里尔克的同人。读完后入手了《在性与爱之间挣扎》和《师从弗洛伊德》,但都不如这本有嚼头。作者叫周濂,那时看到@ban..” 网页链接
  • HanaChiang的评论
    顛倒三觀。覺得作者師從弗洛伊德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