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刘宁

文学

思想史 文体学 汉语 语言学 文学 汉语文体 语言 宗教、语言和文化

2012-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引言 一、汉唐子学“论著” 1,“述说”与“辨析”:《荀子》专论之特色 2,《韩非子》与《荀子》专论之异同 3,子学“论著”的形成与《荀子》的影响 4,子学“论著”的衰落:荀学、述圣及其转变 二、 “论”体文的形成与演变 1,“论”体溯源:与传、记、策、辩的联系与区别 2、八代“论”体文的繁荣 3,“论”在中唐的转型 三、文体互动:经与子、注经与著论 1,西汉经学文体与子学“论著”的消长 2,玄学的表达:注经与著论 四、宋代:“拟圣”与理学文体 1,唐代古文作者与宋代思想文体形式的先导 2,理学文体的选择:语录、札记大兴与“论”之式微 3,“拟圣”与理学文体 五、思想文体形式的近代转型 1, 子学与西学:严复的翻译 2, 传统与现代: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著述格局之差异 3, 近代学术体制与思想文体的转型 后 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汉语思想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经学传统中的注疏、经义、语录,子学传统中的论著体,文章学传统中的论、议等说理议论文体,都是重要的思想文体。这三大文体传统各有其形成渊源、形式特点,彼此交融互涉,共同建构了汉语思想的传统表达方式。 近代以来,汉语思想的表达传统,面对外来冲击,发生巨大转变,西学思想表达的论著体式,进入中国,并逐渐取得支配性的地位,严复、胡适、梁启超等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将详细分析这一过程,并指出,这并不是一个由论著体简单取代注疏体的过程,而是西学论著体式与汉语三大思想文体传统发生了复杂的冲突与交融。今日所谓“汉话胡说”之“胡说”的独特面貌,与这个交融的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到20世纪以后,思想史上的“怎样说”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思想的内容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之间同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中国学界对汉语思想“怎样说”的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关注。《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揭示汉语思想表达的文体传统,从文体的角度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汉说”究竟意味着怎样的一整套丰富的表达方式。显然,重新认识汉语思想表达形式的独特内涵,对于今天国人的“思”与“言”意义重大。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魔法石丫丫的评论
    这本《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装帧得朴素大方。整本书读下来,发现其真的很会找角度。这本小书旨在梳理出中国人从先秦一直到晚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是一种文体论性质的著作。但由于古人表达思想的文体实属庞杂多样,为了论述的集中与深入,她选择了汉唐子学“论著”与“论”体文这两类文体为核心。
  • 好书数行的评论
    读过《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处理的问题很重要,但书没有想象得好,有些粗线条,也不够熨帖。” 网页链接
  • 四好先生V的评论
    上海今天大热。用日本雾岛的绿茶粉泡这样一大杯绿茶,冰镇饮用,有淡淡的绿茶香味,很解渴,也很悦目。这一大杯,还够超值。淡淡茶香,清凉世界,重温一下这本《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商业书籍精选 @3W咖啡读书会 我在:网页链接
  • 止观香山的评论
    今天在@伴山驿 的讲座,由刘宁教授主讲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我是纯外行听热闹了[嘻嘻] 网页链接
  • 四好先生V的评论
    【读书札记】《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美中不足,或者说存在问题之处,是佛学译经著述对魏晋尤其唐宋以下汉语文体的关系着墨过简,亦缺乏对佛经译著文体特点的研究,与六朝之后,儒释道在士大夫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不匹配,难免影响著作的核心立论。此又可为琢磨者也。
  • 四好先生V的评论
    【读书札记】《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这本小书以孔孟荀庄老韩、经两汉八代、唐宋明清,直至严复、康有为、章炳麟,梳理了传统中国“论理谈道”思想的文体形式,实际上是呈现传统的问答体、语录体、集事体、箴铭体等对专论体的影响,从文体的嬗变透视出中国思想内容的局限。颇可玩味。
  • cub18的评论
    想读《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刘宁老师的新书么~” 网页链接
  • 四好先生V的评论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读《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而录之。
  • 韩晓征的评论
    今天写了一篇博文《美人之勇》,是拜读刘宁《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的读后感。很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