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

文学

郭绍虞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论 中国 文艺学

2008-8

百花文艺出版社

目录
自序 上卷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 第二章 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 第三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文学的原因 第四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思想的原因 第五章 文学观念之演变所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二篇 周秦 第一章 儒家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学观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三篇 两汉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窥见汉人对于文学之认识 第二章 经学家之论诗见解 第三章 扬雄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学观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 第一章 魏晋之文学批评 第二章 南朝之文学批评 第三章 北朝之文学批评 第五篇 隋唐五代 第一章 复古运动的酝酿时期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高潮时期 第三章 复古运动的销沉时期 第六篇 北宋 第一章 北宋之文论 第二章 北宋之诗论 下卷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完成与发展之三阶段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 第三章 明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四章 清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二篇 南宋金元 第一章 南宋之文论 第二章 南宋之诗论 第三章 金代文学批评 第四章 元代文学批评 第三篇 明代 第一章 明初之文论 第二章 明初之诗论 第三章 前后七子与其流派 第四章 与前后七子不同之诸家 第五章 明末之文学批评 第四篇 清代(上) 第一章 清初之风气 第二章 古文家之文论 第三章 学者之文论 第五篇 清代(下) 第一章 虞山诗派 第二章 神韵说 第三章 格调说 第四章 性灵说 第五章 肌理说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材料丰富扎实,显示著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园地的业绩。如他对于数量众多的宋代诗话,较早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考订,其数十万字的《宋诗话辑佚》一九三九年即由哈佛燕京学社印行出版。本书中关于宋代诗话、诗论的翔实叙述与细致分析,即建立在这种扎实的资料工作上面。郭先生对文学批评史中的不少重要对象,都下过深入的考订诠释功夫,如社甫、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严羽的《沧浪诗话》等,建国后均有笺注问世,但其工作则大抵开始于二三十年代。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不满足于引用一些习见的材料,而是认真检阅其全部著作,搜找出有关篇章,这种披沙拣金的工作,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需要不怕艰难枯燥的毅力来支持。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在通读大量材料,获得了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以后才下笔,一个批评家的重要观点是什么,哪些文字表现了重要观点,他都经过慎重考虑,然后进行论述,因而显示出在运用、分析材料方面具有很深厚的功力。在这方面,郭先生可说是继承、发扬了清代学者黄宗羲、全祖望认真编撰《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精神。 本书在史的叙述与论断方面,也很有识见和特色。本书自序指出,著者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注意客观地“说明他的主张和所以致此的缘故”。努力探求事物真相及其形成原因,是历史研究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郭著在这方面是一个良好榜样。著者在论述一些批评现象时,往往在纵向上注意前后的继承发展关系,在横向上注意同时代文论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涉及背景时又注意说明文论与文学创作、哲学思想的关系,凡此等等,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历史线索和图景,而不仅是按时代先后排列的代表性文论的辑录。著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自周、秦至南北朝,为文学观念的演进期,此期文学观念由含混趋向明晰(即人们逐步注意把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区别开来),重视文学的新变。二是隋、唐、北、宋时期,文学观念由明晰趋向含混(即不重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的区别),重视文学的复古,但在复古中仍有变化发展。三是南宋到清代,此期特点是在前此两期的批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调和融合,新见较少,但谈的较有系统,名之日文学批评的完成期(参见本书自序)。这是对中国古代长时期文学批评的宏观概括,显示出著者在理论探索上的勇气。这一概括固然不能说完全恰当,但著者以古代的文论(包括赋论)、诗论为概括对象,也自有其合理性。于前两个时期,著者对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如文、文学、文章、文笔、音律、神、气、道等,注意细致的辨析,以显示文学观念的演进与反复;于第三时期,由于这些概念术语所显示的文学观念已无大变化,而批评家及其著作则数量众多,因而把论述重点放在批评家及其流派方面(参见本书下册第一篇总论)。这种做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迟归的鱼儿的评论
    曾经看到过胡适评价曹丕为中国文学批评与散文之开山大师,于此颇为不解,终于在顾随先生的讲义中找到了答案,说曹丕是中国第一个写散文之人,其散文的定义与我们一般以为的散文是不一样的[哈欠][哈欠]
  • TequilaTequila_的评论
    唯一的安慰就是我下一次熬夜读书的时候,一定是在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中西文艺理论这些。想一想觉得浑身充满了了动力[哆啦A梦花心][哆啦A梦花心][哆啦A梦微笑]
  • 海闊天遙滄波遠的评论
    張少康教授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提出鐘嶸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最早明確提出以“滋味”論詩的詩歌批評家。劉勰《文心雕龍》中講到“味”的地方有多處,或指內容或指形式,更多的是指內容和形式相統一的藝術形象特徵。如“子雲沈寂,故志隱而味深。”“深文隱蔚,餘味曲包。”怎麼解?@一钩新月天如水
  • 潘晔Helen的评论
    纤手自拈来:曹操开启的“建安风骨”。“纤手”是“骨”,文章的表现力;“自拈来”是“风”,文章的生命力。“风骨”概念妙在合二而一,曹雪芹用了五个字便把它讲清楚了。空使鹃啼燕妒:“建安风骨”一经出炉,“风骨”便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顶峰(史鼎,诗顶)。
  • 王丁强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文/雷达)》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新世纪以来,当中国文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向内转”的思潮之后,如今又遭遇了新媒体的介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 至情圣芦苇的评论
    要求不合理时,当然就感到无比心累。过了完完整整的两天,发现了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十讲,内容不多却也有个体系,读的是某老师的大纲,每读一章就像在上40分钟的课。希望耐心越来越大,希望下周有时间跑步。跑步能让人专注,敏锐。
  • 海口苗洪的评论
    苗洪:中国文学评论家不该被要求太高 在我国有许多著名文学评论家活跃在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上。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著名的评论家在引入西方国家某些概念进行文学批评时会存在着许多失误。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因为西方文学批评领域始终是与哲学保持联系的,而我国的文学批评却很少涉及哲学。
  • 杜寒风的评论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主编、教授张江博士已关注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学者音乐命名人作曲人杜寒风博士自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曲创作。
  • 大侠杨光光的评论
    益发觉得自己才思浅薄天资驽钝[闭眼]。读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觉得不能融会理解处甚多,所知不深处甚多,全然无知处,甚多。我希望我有很多的时间,敏捷的大脑,充沛的精力。[悲伤]
  • 仙境里的小桃子的评论
    [狗]重修居然又一次中国文学批评史撞上中国文学史(二)。。。但愿这次运气好一点,不要再让我两个80分拿到心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