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论衡

章太炎 撰,陈平原 导读

文学

章太炎 国学 学术史 晚清-民国学者 历史 古典文学 蓬莱阁丛书 小学

2003-4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目录
《国故论衡》导读 《国故论衡》赞 上卷 小学十篇 1 小学略说 2 成均图 3 一字重音说 4 古今音损益说 …… 中卷 文学七篇 1 文学总略 2 原经 3 明解故(上) …… 下卷 诸子学九篇 1 原学 2 原儒 3 原道(上) ……
【展开】
内容简介
《国故论衡》是蓬莱阁丛书中的一册。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留云堂主的评论
    “国学”是日本的名词,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复日本的国粹,先是对抗中国的汉学,后来又对抗西方的东西。这个词后来传到中国,章太炎觉得太夸张,提出应称“国故”,还写了本《国故论衡》。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即整理跟中国有关的历史。钱穆认为,“国学”这个名词恐怕也不是能持久的。
  • 愉悅之吊詭彼岸夢的评论
    #四书日得#《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注曰:“学,国学也。”可见国学以明人伦为主,此词非民国《国故论衡》所始。
  • 群萌学会的评论
    只见太炎道人使出一招国故论衡,一把古怪的字体倏地打出。众人围观之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这说文之学,乃是太炎道人一生精力所粹,打出的这把暗器,不要说接住,就算认得一两个字,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 diamonds_迅客书房的评论
    民国浙江图书馆精写刻本 章氏丛书本 章太炎《国故论衡》三卷三册全 网页链接
  • daijianhua_20_9ea784的评论
    2015年3月31日【读书绝句】八十九、读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庞俊、郭诚永先生疏证本,中华书局):国故千秋此折中,传灯绝学作开宗。登高一览群山小,岱色苍茫仰劲松。
  • 原来是这样微博的评论
    #原来是这样# “小学”这个词,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吧!不就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个意思哟!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 ——《国故论衡•小学概说》 “小学”这一词在古代主要指的就是文字学。[酷]
  • 春阳写诗的评论
    夜读《国故论衡》,"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人也,故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将人者为国之虚名役也?"
  • godfatherml的评论
    《01 国故论衡赞 黄侃 国故论衡 章太炎》很喜欢!都来听听吧网页链接(分享自@喜马拉雅好声音)
  • aqtndb的评论
    #教育沙龙#刚上班,桌上摆着一本《国学新知》,是一中国学社编辑的。翻开一看,设有国故论衡、经典常谈、诗与诗话、红楼梦魇、人物风流等栏目,旨在弘扬国学精粹,传承优秀文化,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提升修养。本期有韩孟诗派、论语风光、彼黍离离等文章。见此,一赞创举,二赏品高,甚慰!
  • 海闊天遙滄波遠的评论
    ★★★★★,仲任在《論衡·超奇》篇中把文人分為幾類:儒生、通人、文人。文人雖然能“陳得失,奏便宜,言應經傳,文如星月”,但不能連結篇章,無創造性見解,不能算超奇之才。只有鴻儒有獨立見解,能創造性地寫作文章,屬於“作”的範疇,因此是最了不起的“超而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