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与苦难
如今被称为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的广阔土地,曾是古代世界的中心。它见证了王朝的更替——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到古巴比伦王国的辉煌,从亚述帝国的崛起到新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它是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和科学家;它是人类的乐土,一个个勇敢善良的民族在这里安居、融合;它更以富饶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聚集了巨大的财富。
近代到现代的几百年中,它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战火的燃烧,国民颠沛流离。进入21世纪,它终于走上了正轨,摆脱蒙昧,迈入现代化进程。
这片土地何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在这里繁衍民族凭借什么建立了一个个璀璨的王朝?
这里随处可见的石油究竟是天赐的富贵还是祸根?
几千年的争端、征服、掠夺和如今的和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
约翰·罗伯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梳理出一条完整的伊拉克历史的脉络,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叙述,展示了伊拉克古代文明的兴起,各个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进入近代后遭受战火荼毒的苦难,现代化改革历程的艰辛,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伊拉克的过去、现在,并展望了未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充满趣味又引发思考的历史巨著。
-
大宋繁华
关于宋史,近年的潮流是聚焦于其物质与文化的兴盛。写作者与阅读者摒弃传统的“弱宋”印象,重新被《东京梦华录》里的宝马香车、雕梁画栋、集四海之奇珍、会寰区之异味吸引,重新肯定“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繁华,成了两宋的新标签。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朝与当前大众想象的“造极之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本书从双向视角出发,解读两宋三百年间留下的各类史料,重新梳理秦制在所谓宽松时代的汲取机制,探索这时期处于压力之下底层群体的反汲取生存策略,呈现了一个除了繁华的社会表象之外,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宋朝另一面。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
了不起的敦煌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线专家打造的全景式的敦煌读本
返归历史现场,在回顾中探索敦煌千年营造的变迁脉动
重塑美学空间,在观摩中仰望斧凿锤刻铸出的伟大艺术
--
1000多年的风沙
带来了西域的胡风、北朝的融合、盛唐的华丽
5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
描绘着漫天的神佛、丝路的烟火与代代供 养人的身影
700多个错落的洞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等)
目睹了近千年的埋葬、令人心痛的流散以及曲折多艰的保护历程
--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线学者,巫鸿、荣新江、顾春芳、郑炳林、杭侃、张先堂、何鄂、陈菊霞、张元林、马振颖,带领读者从“远眺”到“细读”,从历史地理、物质生活、艺术文化、美学鉴赏、文物保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走近敦煌,介绍有关敦煌最基础、最全面也最新鲜的一手知识。
全书分两部分,上半部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解读最初“忽现金光”的佛教圣地,如何变为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明珠、“华戎所交”的大都会,成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汇多元文化的典范,立体呈现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生境。下半部以美学艺术为面向,条分缕析敦煌石窟建筑、彩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总体艺术,在线条、色彩、造型的交错中,展陈敦煌作为佛教艺术宝库那洋溢而超尘的美学形态,发掘人——供养人、工匠、研究者——在敦煌艺术中留下的踪迹。
以“三联•中读” 同名精品音频课程为基础,精心改编而成:四百余帧高清彩色图版,十余张超级知识详情页,把看不尽、讲不完、了不起的敦煌,充分浓缩在一本书中,清晰呈现其变迁脉动与肌理细节,在历史与当下、想象与现实中,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看敦煌的方式。
-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标志着20 世纪一场重大的学术革命。
但它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应用的呢?
文化研究是一门自称不是学科的学科,是理解种族、民族、社会和性别身份的一种激进的批评方法。《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次穿越这个复杂学科的旅程,描绘了它在英国的起源及后来向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南亚的迁移,研究了它的主要倡导者的想法,并介绍了它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特色。全书涵盖了从葛兰西到雷蒙•威廉斯,从后殖民话语到离散政治,从女权主义到同性恋理论,从技术文化和媒介到全球化的内容,是对这一迷人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富有洞见的导引,是所有关注旧文化、新文化和新兴文化快速发展脉搏的人的必读书目。
-
摇滚与哲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知名乐评人李皖联袂推荐!
在音乐当中,我们得到的是心灵的最高愉悦,这种愉悦无可名状。伟大的哲学作品和伟大的音乐作品,给我们的心灵以充溢和伟大。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摇滚乐是活的音乐,摇滚乐中的哲学是活的哲学。《摇滚与哲学》别开生面,将著名摇滚歌曲与著名哲学思辨对应起来,让我们对摇滚乐和哲学的理解一时都活色生香起来。如同对舞,在情感交流中互进,我们对艺术和人生的双重理解由此进入到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全新的水平。 ——李皖(知名乐评人)
摇滚与哲学是相通的吗?当然!
摇滚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
作为永不过时的音乐形式,
它探讨着同样永恒的哲学问题。
《摇滚与哲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从小妖精乐队《我的精神在哪里?》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清晰回应,到鲍比·麦克费林《别担心,开心点》对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当代演绎,法国作家弗朗西斯·梅蒂维尔通过剖析35首摇滚佳作的歌词和结构,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关于认识论、文化、艺术、政治、道德的哲学命题,引领我们走进摇滚舞台背后那广阔深邃的哲学世界。
-
思想家
BBC开创性哲学对谈录I
豆瓣热门访谈图书全新修订再版
15次对话串起20世纪哲学流派
切中要点的提问与平实敞亮的说理
于不断重述的问题中为心智投下光亮
--------------------------------------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去关注那些讨论基本问题的思想家?一扇门的打开如何引起其他门的打开或关闭?
将哲学置于时代的背景下,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在20 世纪占据主流并延续至今的哲学流派,审视哲学的常规分支,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并结合相关历史去理解各流派的最新发展,进而发现思想家如何重述问题,如何看待自由、未来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一条新的思考道路的尝试必然是摸索性的,这些一直在路上的思想家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听信权威,而要看看事实,然后自己判断;只有投身于不同于技术性思考的反思中,才能为自己定位。
--------------------------------------
◎作品看点
★ BBC开创性哲学对谈节目《思想家》精彩再现。本书基于1978年BBC首档哲学对谈节目《思想家》(Men of Ideas)。作者麦基不仅是资深节目主持人,曾被英国皇家电视协会授予银质奖章,另著有多部哲学专著,具有过人的哲学素养,开创了以大众媒体讲哲学的先例。在本书中,麦基以化繁为简的功力将深奥的哲学问题“转译”给大众听。
★ 融现实与理论,当代领衔哲学家化身各领域指路人。在沙发一侧,以赛亚·伯林、查尔斯·泰勒、马尔库塞、艾耶尔、伯纳德·威廉斯、蒯因、乔姆斯基、罗纳德·德沃金、艾丽丝·默多克等依次登场,畅谈他们各自所属或研究多年的哲学流派,以此呈现哲学于历史中的发展。
★ 15次对话串起20世纪哲学流派,一部有深度的哲学普及书。从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道德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到哲学与文学、哲学与政治、哲学与社会,审视哲学的分支,探究20世纪的哲学问题与时代问题,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过去的一个世纪与今天的世纪。
★ 跟随当代哲人的思考,发现看待日常生活的多样视角。以赛亚·伯林说,伟大哲学家的核心视域本质上都很简单;海德格尔喜欢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在路上的思想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改变读者整个智性生活的工具;威廉斯说,要到平常物事之中并经由平常物事去寻求理解……看看事实,然后自己判断,去看到生活的丰富与多样。
★ 豆瓣热门访谈图书全新修订再版。本书前一版长期位列豆瓣热门访谈图书TOP20,被读者评价为“不仅是最好的哲学入门书,也是思想访谈极优秀的模板” “人类智慧顶级的交锋”“当代哲学界的‘十三邀’”……全新译本于20年后重版出来,以其简练、清晰带来了解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手素材。
--------------------------------------
◎媒体推荐
实现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壮举,即在不损害知识完整性以及失去收视率的情况下向大众呈现深奥的哲学问题。
——《每日电讯报》
在严肃性和视野方面,以往任何全民电视广播网上都没有像它这样的节目。
——《泰晤士报》
高阶的智识训练和娱乐。
——《观察家报》
自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再没有比此书更清晰、更富启发性的当代哲学著作了。
——《书与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