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劫後「天堂」
蘇州,這個過去被視為人間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國對日抗戰期間遭受摧殘,已不再是過去的景象。這動盪的八年當中,身處淪陷區的蘇州百姓是如何渡過的?
本書透過蘇州的茶館、菜館、旅館與煙館等四種休閑行業的研究,呈現抗戰時期蘇州「畸形繁榮」的城市生活,扭轉了過往對淪陷區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工商與金融萎縮等的既定印象。從大時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從畸形的繁榮見民眾的消費習慣與集體心態。此外,本書透過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徑,重新評估汪精衛政權的性質,釐清其角色與影響力,為民國史研究寫下新的一頁。
-
学术江湖
1. 破除今人对民国学人、学术的不实“想象”,还晚清民国学术一个本来面貌——今人或是对民国学术无限憧憬留恋,或是认为当下的学术总体上已经超越民国时期学术发展的水准。本书所收十篇文章,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深入、全面地展示了民国学人及其学术的真实样貌,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读本。
2. 考究学人间的往来交游与人事联系,回归晚清民国的具体时空,重新解读张之洞、梁启超、王国维、傅斯年、顾颉刚、金毓黻等人的学术思想——运用记录学人言行的直接材料,参酌其他报刊、档案、回忆录等资料,大体还原这些学人的历史轨迹,在全面还原事实的基础上,力求探寻各说各话背后的隐情真意;民国学人身处千载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世风与学风相互激荡下,张之洞、梁启超、王国维、马裕藻、金毓黻、陈寅恪、胡适、傅斯年等学人如何自处?
3. 重新梳理陈寅恪、傅斯年等学人的史学思想及其关联,回应思想史上的重要议题——“了解之同情”能否全面反映陈寅恪的史学思想?如何理解胡适提出的 “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以及陈寅恪所说 “中国文学当以文言为正宗”?傅斯年如何看待西学?这一观念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动因何在?傅斯年、陈寅恪对宋代和清代学术有何看法?傅斯年与陈寅恪二人关系究竟如何?傅斯年留学后学术观念的突变与陈寅恪有何关系?陈寅恪、傅斯年、冯友兰等人对新儒学产生的观点分歧是什么?……。
4. 探讨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变迁的重要议题,把握学术风气的流转和学界世态的炎凉——《教会学校与西体中用》从教会学校切入,探讨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后发展国家民族的普遍难题:中学、西学,何为体、何为用?全盘西化还是中西汇通融合?在西学与中学将近半个世纪的争夺中,教会学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哲学”探源》梳理“中国哲学”概念的发生及入华过程,探讨跨文化传通与权力渗透的深层关系。《文与言的分与合:重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在整个近代汉语言文字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重估白话文的成败得失……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关节,理清中国近代思想脉络及流风遗泽。
本书是桑兵教授多年来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共计十篇。这些曾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的文章,现统摄在“学人与学风”这一主题下,文章间有机结合,既有对学风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高明洞彻之把握,又有对学人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的客观条理之辨析,同时寄寓作者本人的治学心得于其中,亦对当下的学人与学风有着借鉴和针砭意义。是史学专门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
桑兵对晚清民国学术生态的剖析和呈现,一是有助于读者对当时的学人及其学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获得恰如其分的整体判断和具体把握,并借鉴反思陈寅恪、傅斯年、金毓黻等学人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同时,书中也寄托了作者对当下学术生态的批判和期望,使人反思当下重指标、重名利的学术乱象。
-
天下为学说裂
罗志田、许纪霖、杨国强推荐
重塑清末民初读书人的群体形象
再探“排满”、辛亥革命、教科书、五四、清末新政等历史的“另一面相”
·
【内容简介】
·
清末民初的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转型时代,关注民族、国家和自身命运的读书人为因应西潮掀起了种种思想革命和文化运动。作者通过对学生生活、教科书、“排满”革命等问题的细腻考察,重塑清末民初读书人的群体形象,尝试挖掘这些读书人当时生活、行动与心境的几个侧面,解说清末民初中国的变之深与变之痛。
·
【学者推荐】
·
近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读书人受冲击最大,感受亦最深,本书便展现其所感、所思与所为。瞿骏老师文笔出众,聪 颖过人,这是一本字里行间灵光闪耀,读后使人掩卷思考的书。——【罗志田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
·
清末民初,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又是思想活跃的时代。作者跳出传统思想史的精英文本,从教科书、青年学生、地方读书人这些新的视角,描述微观领域新旧交替又互相交错的复杂图景,工笔细腻,见微知著,是非常耐读的厚重之作。——【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此书以近代中国的知识群体为对象,沿思想和文化而步入清末民初的历史之中。由于作者关注的都是重要问题,因此本书的叙述能够形成一种依托于整体的历史框架;由于作者志在理解和说明历史,因此本书的着力处常在问题背后的意义,并由此深入历史本相中的矛盾、曲折、复杂、抵牾,以指抉历史过程的不可一言以蔽之。这两面都是论史之难,其有足多者也在于此。而与这两面相伴而见的,则是其论述中引为实证的多种史料,罗列广袤,皆出自作者读书之勤和用心之细。这些都反映了一个青年学人对史学的敬意和在史学中的沉潜程度,而其间之努力,便凝结为本书的价值。——【杨国强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
-
最后的天子门生
本书以晚清进士馆及所涉进士群体为切入点,尝试将制度研究与人物研究进行结合。制度研究方面,先辨析晚清革废科举、改试西学的制度设计与运作得失,以为铺垫,而后厘清进士馆筹设、过渡、建立、运作、停办、改组、善后及其影响诸细节,再及于进士留学、归国考选及授职迁转的制度鼎革及其意涵。人物研究则兼顾群体及个体,通过详考癸卯、甲辰两科进士清末至民国期间的活动与经历,探讨近代中国巨变对传统文化精英群体的冲击,以及该群体如何因应并影响此种变革。作者从细处入手解析,大处着眼观照,尝试突破新政十年及清廷成败的视域限制,将其置诸近代中国剧烈的文化、政治与社会转型中进行考察,以期在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审视末代天子门生独特而曲折的生命与心路历程。
-
孙中山史事编年
《孙中山史事编年》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具体承担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孙中山研究所。本书共12卷,约550万字。以孙中山为枢纽,全面爬梳档案、报刊、日记、函电、书籍等各类资料,经过勘验比较,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孙中山的言行思想,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人、事的所有史实,大幅度扩充相关史事的层面,还原历史的复杂本相。
本书文献资料来源较为广泛,种类繁杂,所收史料主要由三大方面构成:一是广泛辑录收藏于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大元帅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党史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及日本外务省等处的各类未刊档案文献;二是收录藏于各大历史档案馆中的《申报》、《大公报》、《益世报》、《民国日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大阪每日新闻》等多种中文、英文、日文报刊;三是搜集各类已刊专题档案资料集、政府公报、当事人日记、回忆录、学术研究著作等。
-
革故鼎新
中华民国前15年北洋政府时代是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也在这一时期发生 。本书从民初标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入手,探索民国创立之初的制度建构及运作,力图对民国政治史上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探寻和廓清。比如,中国为什么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由“帝国”而“民国”等的嬗变?为什么被描绘得最为黑暗、最无法律秩序的北洋时期却成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颇具成效的时期?为什么人们历史记忆中军阀肆虐的北伐前10余年却呈现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教育较为自由多元的现象,作为“科学、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能在这一时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