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与近代日本
以翻译史线索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
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思想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日本知识界的两位大家丸山真男和加藤周一,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话,由翻译角度切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思想与文化的巨变,尤其着重探讨从接纳朱子学转向吸取西洋学这一变迁中,知识人通过翻译所做的贡献。
日本思想史何以那么重视荻生徂徕?为何福泽谕吉的影响如此巨大?近代日本为什么要打着尊皇攘夷的口号推翻幕府?日本又是如何走向国家主义的?
全书议题深入而尖锐,讨论轻松而灵动,一问一答间,历史转折点中知识人的努力被一一道来。
【编辑推荐】
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对社会和文化都有巨大影响。探究日本翻译发展史的核心问题——比如翻译的目的是什么?翻译什么?如何翻译?,可以说是从翻译的角度,对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的简明介绍。从这个意义上,《翻译与日本近代》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简明入门书。
这也是一本真正的“大家小书”:两位日本思想界的重量人物,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引导,逐步深入话题,从翻译角度勾勒日本近代史轮廓,好读易懂又不失深度。
-
城堡、战役与炸弹
私人军事公司能否取代征兵制?
战争期间大规模的空袭是否行之有效?
核威慑如何取得最优解?
怎样降低反恐战争的成本?
当战争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在纷纷扰扰的立场争吵之外,如何使用一种冷静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动荡的世界变得格外重要。
——————————
【内容简介】
穿越战 火硝烟,《城堡、战役与炸弹:关于战争的七堂经济学课》为读者掀开了一扇通往军事学与经济学交汇之地的大门。作者深入分析七个时代里的不同案例,抵达更遥远的地方和更久远的过去,从机会成本、预期边际成本和收益、资本-劳动替代、边际收益递减、信息不对称等原则出发,探讨了中世纪盛期城堡的建设成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邦的私人军事承包商的性质和作用、启蒙时期将军们的战役决策、美国内战中的“信息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以及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定等战争史上的重大问题。
两位作者也谦逊地承认,尽管经济学理论非圆满无缺,但他们仍希望通过注入经济学的理论活水,给陈旧的军事史注解带来全新的阐释视角。
——————————
【编辑推荐】
⭐ 深入浅出,以史为鉴,通过经济学入门理论重写千年战争史
本书作者尤尔根·布劳尔和休伯特·范图伊尔坚信以经济学的视角来书写战争史,通过经济理论的角度来重塑战役过程将会给军事学领域带来新的洞见。
为此,本书精心选取六条经济学基本原理——机会成本、预期边际成本与收益、替代、边际收益递减、信息不对称和隐藏特征以及隐藏行动和激励协调,使用简单的基础概念,总结成七堂课,跨越七个时代,深入分析历史上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和历史事件,重新审视现有的军事理论。哪怕是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读者也可以放松心情,跟随作者的推理,从阅读中收获乐趣。
⭐ 经济学版《枪炮、病菌与钢铁》,说透战争背后的复杂逻辑与动机
回顾过去,战争与经济史的著述颇丰,其中大部分探讨了“如何为战争筹备物资”“战争在国内外造成的经济影响及后果”等人们期望经济学家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经济学可以延伸得更远,深入实际作战的行动领域,例如解释经典战役背后的逻辑与动机。
在探讨城堡建造成本时,梳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分析当时君主们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建造城堡背后深层次的动因;而在研究核武器发展时,利用经济学理论则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常规部队与核力量之间成本效益比较,并探讨法国是否通过发展核武器来重塑自身地位等问题。
与贾雷德·戴蒙德的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本书从其他研究领域,特别是经济学领域汲取新鲜血液、补充理论,改变了过往一潭死水的军事史叙事,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感。
⭐ 和平经济学领域权威力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C. 谢林重磅推荐
本书虽然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但每一个独立章节都对学术知识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挖掘被传统历史理论忽视的视角,填补军事史研究的空白。作者尤尔根·布劳尔是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大学的经济学名誉教授,和平经济学领域权威研究专家,出版了多部重磅作品,学术专业性备受赞誉。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C.谢林盛赞本书是“严肃的、有创造性的、重要的”。
——————————
【专家推荐】
“读完序言,我的疑虑消失了,第一章增强了我的期望,第二章让我信心倍增。这项研究是严肃的、有创造性的、重要的。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很高兴看到经济学被如此专业地应用在对战争历史中重大决策的阐明上。”
——托马斯·C. 谢林(Thomas C. Schelling),马里兰大学,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很少阅读一本书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回报。毫无疑问,布劳尔和范图伊尔这部作品是以贾雷德·戴蒙德为蓝本的学术著作,将这位经济历史学家带入跨越一个世纪的领域,打开了我的眼界,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对自己以为了解的过去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解,我的教学也因此得有所改变。我享受这次旅程。我对作者感激不尽。”
——约翰·J. 麦卡斯克(John J. McCusker),三一大学
“将经济学引入军事历史评估中,[作者们]也带来了启示。[作者们]把他们的跨学科视角投向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雇佣军安排;马尔博罗、弗里德里希大王和拿破仑的战争;格兰特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战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轰炸。结果总是激动人心的。”
—— 马丁·沃克尔(Martin Walker), 《威尔逊季刊》(Wilson Quarterly)
“作者对大量文献进行了有说服力的综合梳理,向非专业人士有效地展示了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是如何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战争的本质的。”
——《选择》(Choice)
“布劳尔和范图伊尔对军事史的分析和讨论引人入胜,反映了近期人们对冲突的经济层面和战略选择的财政重要性的浓厚兴趣……本书的优点包括:材料和写作风格清晰明了,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历史案例通俗易懂,以及各种插图和补充材料十分丰富……我衷心地向所有对军事史以及经济学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结果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贾里·埃洛兰塔 (Jari Eloranta),《经济史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更仔细地研究经济与战争之间的历史关系是有必要的……《城堡、战役与炸弹》并不是这种书。它的标题表明它可能是另一种风格,讨论的范围更窄,但可能更具启发性:试图解释战争中的决策是考虑经济因素后的产物。”
——《国际历史评论》(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
纠纷与秩序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
广州历史地理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广州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书中深入分析论述了广州历史时期地形、气候、河道的演变,以及广州古城选址及拓展、港口更替、历代风景区的开辟等。这部专著已成为广州历史地理科研的基石,书中的观点被地理、历史、考古、城建规划、建筑等多学科在区域研究中广泛引用。由于初版在30年前,考虑到本书之价值,今次经典著作再版,收入《岭南文库》。
《广州历史地理》放在我的案头三十多年,一直是我研究岭南文献、广州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我作为一个广州人,对广州的历史地理,自然会感到亲切,并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古时读书人都很重视历史地理,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以及各种方志都有大量的资料,前人在著述中也经常引用,但二十世纪前,历史地理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曾先生精熟广东、广州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是系统的现代式的研究成果,书中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历史上广州的地理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我尤为关注;书中论及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城的历史变化,读起来更是醰醰有味。曾先生在书最后有一些设想,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也有参考价值。曾先生这一类型的著作,为岭南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每个对广州有感情,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的人,包括学者、广州市城市建设者,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了解广州的历史地理,加深对广州的认识与亲和感。开卷有益。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
有很多真知灼见,如七星岗海岸遗址,南汉咸宁县的位置,明清时广州西关、河南、东关的开辟等,有些地方不囿于前人旧说,通过实地考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如汉代番禺的位置……,总之是研究广州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培忠
1.一座海洋城市历经三千年不淹不淤,内中有什么历史地理成因?
2.广州白云山、观音山(越秀山)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二山有什么历史渊源?
3.番山、禺山、兰湖、菊湖、西湖是怎样消失的?
4.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古海遗址”和坡山“仙人脚印”体现了广州古海岸和古江岸有着怎样“沧海桑田”之变?
5.今天珠江之名来自于海珠石一段怎样的美丽神话?
6.从唐至清,珠江江岸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7.广州四季气候形成成因是什么,气候是怎样影响当地作物种植和风物形成的?
8.小满水、龙舟水是怎样来的?
9.广州历史上有过多少次的旱涝灾害记载?
10.南越越城、南汉番禺城、唐代广州城的范围和形胜有着怎样的变迁?
11.唐代蕃坊、光塔、扶胥外港怎样见证了当时广州兴盛的外贸?
12.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东城、西城、南城三城并立和八个卫星城镇是怎样配套建设的?
13.宋、元、明、清的“羊城八景”怎样随着城市建设而历代变化?
14.明清时期广州西关平原是怎样开发出十八甫商业区、纺织工业机房区、西关住宅区、十三行、沙面的?
15.广州河南是怎样随着珠江平原的淤积引来移民建村逐步发展起来的?
16.广州有“东村西富”之说法,清代广州东关的开辟建设是怎样进行的?
-
基辅罗斯
曹维安、张建华、张来仪、施展重磅推荐!
通俗讲解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历史渊源,
全方位展现东欧三国的早期文明
————————
【编辑推荐】
★难得一见的讲述东斯拉夫文明起源的国内佳作!梳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的历史渊源,百科全书式展现东欧古文明
东斯拉夫人是今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东斯拉夫文明也是俄、乌、白三国共同的文明源头。本书讲述东斯拉夫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同时展现古代东斯拉夫人在文字、音乐、绘画、建筑、雕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瞩目成就,为读者了解今日冲突频生的俄乌之间的历史与文明渊源提供重要参考。
★ 考据翔实,文笔生动,还原基辅罗斯诸位大公、夫人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和英雄故事
奥列格、伊戈尔大公远征君士坦丁堡,奥莉加大公夫人四次复仇,弗拉基米尔一世弑兄夺位,鲍里斯与格列布之死,三位公主与欧洲王室的和亲,罗斯军队与波洛韦茨人的数次大战,“长手”尤里兴建莫斯科……这些故事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民族中家喻户晓,作者以《往年纪事》等古罗斯文献为本,还原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细节,以细腻、动人的情节再现古罗斯的过去。
★内附约70幅精美彩图,图文并茂,再现古罗斯历史场景
个中不乏维·米·瓦斯涅佐夫、谢·瓦·伊万诺夫、瓦·伊·苏里科夫等俄国名家的画作,众多著名遗址及重要教堂的高清照片,以及中世纪画家手下的壁画。精彩文字搭配丰富高清彩图,更直观展现古罗斯的魅力。
————————
【内容简介】
罗斯公国是9—13世纪以基辅为中心、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其统治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区。罗斯被认为是俄、乌、白三国共同的文明起源。历史学家习惯上把这个国家称为“基辅罗斯”。
在罗斯公国300多年的历史中,征战、商贸、外交、文化碰撞不断,无数英雄人物与传奇故事诞生。留里克开创了以他为名的王朝,奥列格、伊戈尔远征拜占庭,奥莉加夫人为夫复仇开启清明的摄政时代,“红太阳”弗拉基米尔、“智者”雅罗斯拉夫和莫诺马赫将国家发展至最鼎盛的阶段……但纷乱血腥的内战与外患最终让罗斯分崩离析,1169年以后,罗斯的统治中心逐渐由基辅转移到了东北部的弗拉基米尔公国,统一的罗斯不复存在。
随着蒙古铁骑踏上东欧平原,罗斯被永久尘封在历史的宝函中,但罗斯公国的解体奠定了今天俄、乌、白这三个东欧重要国家的主要历史版图,东斯拉夫文明的亮光依然闪耀至今。
————————
【学者推荐】
苏联解体后,俄、乌、白三国重新开启了古罗斯文明遗产之争。9—13世纪东欧地域上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国家,究竟是谁的遗产?《基辅罗斯》一书以生动形象的图文带领读者来到这个中世纪国家,倾听今日冲突之地上过去的故事,相信读者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曹维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肖瑜先生所著洋洋30余万字……旨在探索东斯拉夫历史的奥秘,通过深入了解这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政治演变,来揭示东斯拉夫人独特的历史命运,探究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基辅罗斯的兴亡历史。……该书将促进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欧洲的历史和文化。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副会长)
读完《基辅罗斯》,就能进一步感受到东斯拉夫文明史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区国别史,它能为世界历史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范例。《基辅罗斯》为东欧史知识走向中国大众打开了方便之门,理应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张来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俄罗斯的历史虽然远没有中国长,却是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命运最为深远的国家之一,因此,梳理清楚俄罗斯的历史逻辑,对于我们理解它与中国之间的各种命运纠葛便极为重要。要真正理解俄罗斯的历史逻辑,需要在发生学意义上一直回溯到基辅罗斯时代。肖瑜先生的《基辅罗斯》一书,是国内学界少见的选题,值得郑重推荐。
——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由我国新生代学者所著的中世纪史,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深描东斯拉夫文明初创时期的历史学专著,生动地体现了东斯拉夫因素和拜占庭因素如何产生罗斯文明的进程,这在国内史学界,还是较为罕见的。全书脉络清晰、取材精当,配有多幅图片,有利于增强读者的时空感。因而,它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本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教科书,足见作者功力深厚。
——龙秀清(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