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指南
出版說明 《香港指南》1938年由商務印書館初版,是最早一本由中國人編寫的介紹香港的旅遊書。書中概述香港、九龍及新界的歷史沿革、名勝古蹟、風土人情、農漁工商交通業、教育狀況,提供遊客衣食住行實用資訊,諸如入境須知、遊覽規劃、幣制、住宿、餐飲、車船時刻價目表等,資料翔實,是珍貴的歷史記錄。 編著者陳公哲,廣東中山人,1938年移居香港,考古著書,香港淪陷後遷回內地,1961年在香港逝世。陳氏是考古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武術技擊家,是首位在香港考古發掘的華人,是精武體育會創辦人。另有《香港考古發掘》《精武50年武術發展史》《科學書法》等著作。 香港商務印書館創建於1914年,致力弘揚中華文化,推動香港文化教育,與時並進,從書中當時商務的廣告可略見一斑。值商務印書館成立百年之際,以復刻版刊行本書,藉重現香港歷史風貌,紀念本館服務香港的歲月。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二〇一四年六月 -
中国饮食史
本套书共分6卷,约300万字,设绪论、原始社会的饮食、夏商时期的饮食、西周时期的饮食、宋代的饮食、辽金西夏饮食、元代饮食、明代饮食、清代饮食、民国时期的饮食、少数民族饮食15编。每编又设数章,对各时期饮食文化涉及的饮食原料的生产与制作、饮食的烹饪方法、饮食器具、以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进行多方位的阐述。 -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時代不專屬於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記憶不能只靠幾座古蹟和英雄書上的幾個人,故事不計大小,都值得流傳。誰又能預料哪個故事會在哪個心靈發光與發熱呢? 陳柔縉雖然得了許多獎,但還是勤跑圖書館,從報紙、史料和訪談中搜集資料,並以通達平實的筆調爬梳日治時期的台灣史,跳脫索然無味又僵化的思考框架,讓人讀來興味盎然。 這本新書不同於以往;以前寫物質文明,講物,這次講「人事地」。作者維持記者本性,新聞要跑獨家,歷史也要獨家,不炒冷飯,發人所未發,這些文章都是台灣歷史新發現,繼續擴展台灣人對自身歷史的新視界。 -
近代中国的出路
從鴉片戰爭以來,歷經自強運動、甲午中日戰爭、康梁百日維新、民國肇建、五四運動、軍閥混戰、北伐、抗日與國共分治,在這一連串長久遠大的過程中,就體制已經瓦解,新體制還未建立。過去的農業體制往往成為改革的障礙,所以需要全部加以改造。因此作者提出一個「立」字,以「立」自底下的一長橫,代表社會低層結構,立字上端的一點和一橫,代表創建的國家與社會的高層結構,眼前的工作即加入當中的兩點,此即執行商業往來時,在法律面前釐定個人的權利與義務。 作者強調認識這個大改變的過程,應該注重歷史何以如是的展開,以利是替代意識型態,才能使我們領悟到將來之去向。我們先要瞭解舊社會的沿革,及它不能適用於新時代的原因;才能確切看清當前的道路。 本書是作者歷次精彩演講精華的結集,其中包括從來為發表過的「中國近代的出路」。全書是作者對他的博士論文,以及所有的著作中的觀點提出補充,並且對讀者有疑慮的地方,也加以解說清楚;也是作者所有著作的精華提要。 -
老广州
《老广州》原名《羊城寻旧》,内容包括街市景观、名胜古迹、经济掠影、教育概况、社会生活和民生习俗六个部分,以图文对照方式,介绍旧时广州的社会文化风貌。《老广州》自2004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各大书店常销书。 -
陳寅恪與傅斯年
在20世紀初葉成群而來的學術大師中,有些是單打獨鬥、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產生巨大影響而為後人所懷念,有的除個人輝煌的學術造詣外,還留下了制度性的遺業,在學術界維持著歷久彌新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表,後者則非傅斯年莫屬。 陳寅恪先後留洋16載,通曉二十餘種語言,傅斯年乃五四運動健將,負笈海外7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了4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氏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後,被譽為「人間最希有的一個天才」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三百年來僅此一人」、「教授的教授」陳寅恪出任史語所歷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歷史性的聚合,開創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令人扼腕的是,由於國共分裂,這對同學加姻親關係的曠代天才,被無情地阻隔在海峽兩岸遙天對望而不能相聚,最後的結局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台灣省議會大廳,一個默默死於大陸嶺南病榻。並世成雙的奇葩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間大地。 本書敘述了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蕩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學術事業的艱難過程,生動卓然地展現了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歷程與事業追求的通俗作品,讀來感人淚下,悵然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