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的朋友
这是本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书,一位中国当代诗人和一位美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就文学现象、文学创作、跨文化交流以及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等问题展开对话。话题既涉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讨论,也有文化交流中的困惑;是热点问题的交流,更是学术的探讨;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背景迥异的两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坚持者,在交流和碰撞中,他们为读者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另类思索。 -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作者对中国与英国文化关系的探讨,上溯至乔叟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下迄威廉·琼斯对中国经典的译介与解读,跨越数百年。此间,众多中国文化元素,如孔子学说、政治制度、风俗民情、园林艺术、戏剧、小说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启蒙时期的英国,对英国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与文学界)发生了复杂的影响。作者以丰富的事实材料为基础,结合历史语境,努力理清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碰撞及前者对后者的启迪。 -
东方帝都
《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同时意在给读者一个特殊视角的认知体验。旧日京城的壮丽雄伟,曾使无数西方人瞠日结舌、倾慕不已。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的形象也在演变。近年来,北京政府开始着手修复或重建故宫、胡同等古迹,然而旧貌究竟如何,仅凭现有的中文资料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古人多少忽略了北京古迹的历史意义,也缺乏现代化的手段来记录,倒是一些外国人在有心无心之问,为我们保留了详实的文字记载和图画照片。借助这些资料,读者町以在追忆北京历史的同时,玩味异质文化在阐释"东方帝都"时的独特之处。 古都北京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著称于世。让人颇为遗憾的是,关于外国文化中的北京形象研究却乏善可陈,《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应该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北京域外形象的专著。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实是外国作家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城市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选择的作者有来京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人、记者、作家等,他们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巾华帝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
《庄子》与道教文化及武文化的比较研究:民间演绎 身体转向 天人互证
庄子不官不僚,也不运动社会,他只躲在陋巷著书,批评显贵的儒家,攻击污浊的社会,向往神秘的自然。布衣草鞋,糁汤野菜,物质贫困,精神自由,他是寂寞一生的大文豪。他的书安慰了历代的失意文人。文学、哲学、宗教、武学的比较研究,彻底打通文、武体系的尝试。揭示中国文化的终极秘密。 -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
The Dandy The Flaneur The Translator 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 浪蕩子、漫遊者、譯者 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質 一個集合了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的旅行故事 探明百年前外來元素究竟如何蛻變成本土的一部分 本書探討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進入中國的歷程,重點置於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的流動鏈結。作者主要以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的故事,歸結出「跨文化的現代性」的觀念,企圖挑戰現有的語言與學科分界線。 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的流行時間雖短,卻對一代中國與日本文學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影響。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互相流動鏈結,交織出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共同描繪帶出一個「跨文化的現代性」的故事,挑戰我們現有認知中語言與學科的分界線。 「以異性為自我的投射、致力於藝術的追求及自我的創造、持續不墜的跨文化實踐」是浪蕩子的三大特色。每一位在跨文化場域中致力創造自我、追求完美的男男女女,不都流著浪蕩子的血液?他們的追求與探索,產生的影響力跨越了國界,無遠弗屆。 浪蕩子推動著的現代性,並非歷史上特定的時期。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為己任,都在從事跨文化實踐,都是現代性的推手。文化創造者時時處於現代性的門檻,生活、行動於文化前沿,在持續的越界行為中汲取靈感。跨文化場域是文化接觸、重疊的所在,是藝術家、文學家、譯者、思想家等,尋求表述模式來抒發創造能量的場所。本書探究跨文化場域中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性,討論的是語言、文學及文化的創造力,而非單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摹仿、同化。 -
比较诗学结构
本书是对中西方诗学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 分为宏观篇、微观篇和结语三部分。宏观篇集中讨论了中西方诗学的宏观结构;微观篇探讨中西方诗学的微观构造,即中西方诗学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系列具体理论,将柏拉图和孔子的和谐诗论、浪漫派领袖华兹华斯和刘勰的文学创造论、现代主义和中国古代有关汉字与诗歌之势的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大乘佛教中观派的解构理论等进行比较分析;结语部分对本书引介的内文化、跨文化和超文化视角进行了认真地理论反思。本书是自刘若愚以来,美国学界有关中国文学理论的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