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人的社會邏輯
丁仁傑先生翻譯美國籍桑高仁教授(P. Steven Sangren)這本《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對台灣人類學的漢人研究貢獻很大,主要原因有幾方面:第一,這是本艱澀難讀的書,桑高仁的論述,並非立基於傳統民族誌個案之上,即非根據第一手 田野材料所衍生出來的理論討論,而是對台灣人類學漢人社會研究理論發展的一個整體評估。其次,為了讓讀者深入瞭解桑高仁的多重複雜論點,丁仁傑先生不畏艱難,投入更多心力,不但深入淺出地翻譯原文,更細讀原書中所涉及的各派論點,詳細比較其與桑高仁觀點的異同,以「譯按」的方式,附加在譯文中,協助讀者理解文本的意義。 -
图腾制度
在本书中,作者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原始人的思维和人类学家们所研究的图腾制度。他通过对各个人类学家对图腾制度的理论和方法的批判和借鉴来阐述二元心智结构。本书主题是通过对图腾制度的考察来讨论人类的思维活动类型,列维-斯特劳斯认为,通过图腾制度,动物物种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区分系统或曰符号系统,动物的区分系列成为社会区分系列的图示。 -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來教與學社會學?如何讓學生在實做中同時習得研究的技法與精湛的論點?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兼具本地特色與理論意涵的問題?是否可能將社會學本身的信念融入社會學的教學之中? 田野工作者以自身當做探索社會生活的媒介,觸動其中的關鍵機制,這是以身為度。因此,田野工作不僅僅蒐集與創造資料,同時也切磋與創新理論、反省社會學知識的認識論、以及呈現各種生命情調相互激盪的存在論。在教學上,師生以各自的研究與經驗為例交流,也是以身為度。 本書提供八個田野工作的實例(一個老師,七個學生)以及一篇對田野工作教學的考察與反省。這些實例採取了參與實作、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技法,處理了資本主義的在地呈現、成人、成家、立業、上班、購物與飲食等課題。整本書兼具在地的觸感與理論的意涵,同時也呈現了學術與生命的交融,這是深刻與原創的學術研究的前提。 本書不只是在討論「田野工作」,同時也觸及了「如何做深刻的社會分析」。誠摯邀請你--敬愛的讀者--一起經歷這個生猛活潑、認真踏實、結合了個人傳記與集體關懷的台灣社會探險之旅!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本书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因此,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 -
廢品生活
本書一系列田野考察呈現和講述在經濟迅速發展之下、北京城鄉廢品從業者的生活世界,並將垃圾視作參與社會政治關係的物質,審視它如何有機地參與在中國的轉型社會過程:階層斷裂、政策壁壘、城鄉經濟文化差異、農民工流動性和城鄉隔閡,糾纏在一起。 此書另闢蹊徑,帶你進入「垃圾」的世界;作為人文關懷和學術思考的結合,是對現代的、消費的大城市生活的絕佳反思,深刻而富有趣味。 ——陳冠中,作家 「收廢品的人」是都市生活中的「隱形人」。人們天天看見他們,但又似乎從來看不見他們。《廢品生活》引領我們去端詳凝視這些人──不僅僅是去發掘他們的卑微與掙扎,更是去發現他們如何在卑微與掙扎構建自尊和「意義」,以此捍衛人之為人的完整。富有同情但不煽情,好看但不失學理,是一部理解當代中國的人類學力作。 ——劉瑜,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買買買,也是丢丢丢。嘉明與劼穎的《廢品生活》是一部描繪廢品與人的民族誌,也是一幅「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山水畫,揭示垃圾並非中國經濟奇跡的廢渣或副產品,反而是現代生產方式的核心,所謂垃圾圍城,垃圾就是當代生活的隱喻。作者以人類學家的眼光,以物觀我,以微知著,從廢品出發,觀照中國的盛世背後,社會的建構重組,空間的流轉變幻,百姓的得失尋覓。 ——盧思騁,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幹事 在香港做垃圾研究,對象除了消費者、賣力的清潔工,還有經常被遺忘的拾荒者。拾荒大軍有多浩蕩?說不準三萬、四萬都有人說過;他們究竟是誰,過問的人不多,只留下僂背彎腰的長者和弱勢者的綜合印象。拾荒者把半隻腳踏進堆填墳場的可回收物拯救出來,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先鋒,他們往往成就了功勳卻無人記起。感謝作者為這些減廢朋友填補一筆空白。 ——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
在野的全球化
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给人类社会既带来希望也带来问题。 本书所涉及的是目前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当中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在或明或暗之处嵌顿在“发展”的轨迹里。流动、信任与认同是本书的几个主题,并构成本书的主线。它们所指涉的现象与事实并非都直接地与全球化有因果关系,但无疑都与之存在着相关性。作者视全球化为一种在野弥散的流动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球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啻为人际接触而始的社会关系网络化过程,它必然意味着在众多的偶发性当中隐含着某种必然性。各种涉及信任、认同的问题必定会在时空条件改变所导致的人类社会关系密集化的过程中产生、出现。本书所讨论的移民、旅行、迁徙、信任、权力与权利等,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预设而展开。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告诉读者,人类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类学者应当直面当下而有所担当。 《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所讨论的移民、旅行、迂徙、信任、权力与权利等,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预设面展开。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告诉读者,人类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类学者应当直面当下面有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