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
本书以轴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为基点,运用观念史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系统勾画了史前至今人类文明的主要脉络,并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文明的大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又能包含西方的历史经验,同时能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作者着重考察了普遍观念(社会思想文化)与社会行动(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古代文明的兴衰、现代社会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文明的冲突等事关人类社会命运的重大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这个周密的解释框架之下,纷乱历史表象背后文明的本质逐渐清晰起来,现代社会的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有了可供展望的理论工具。
-
让我独自一人
【编辑推荐】
※ 如火焰般纯净,比眼泪更骄傲,不驯服的女人,在病痛与失恋中解剖爱情;
流星般一闪而过的天才作者,在肺结核与恋人分手的双重打击下,用手术刀般的精准笔触剖析爱情与欲望。
※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在这份爱情病例的体检报告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在爱人面前始终站立着的女人,审视这段爱情结束的全部过程:剖开自我,也解剖爱情;直面丧失,也直面死亡。
※ 情感强烈,文字优美,饱含爱、痛苦与尊严的独白书写,20世纪女性文本的里程碑;
全书由四封书信组成,以第一、第二人称叙述的独特方式,开独白书写之先河:“如果你爱我,我将会痊愈”;
以极度痛楚但又极度清醒的文字,突显女性的自主意识,直视存在本身:深情同时骄傲,饱含爱与尊严。
※ 法国文学不曾被遗忘的明珠,出版近一个世纪以来数度再版与搬上舞台,引发几代读者情感共鸣;
1933年初版后,每隔几年都会重新再版,千禧年以后更是数次被搬演上舞台以独白剧方式呈现,同时被译为数种语言畅销全球,引发不同年代、不同国家读者同样的情感共鸣。
※ 来自边缘人物的真诚书写,感动一干文坛名家,获得一致好评;
保罗•克洛岱尔、勒内•克勒韦尔、保罗•瓦莱里、克拉拉·马尔罗、罗伯特·布拉西亚克等法国文坛名家热烈推荐,将其誉为“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 法语文学教授、译者袁筱一六千字长文倾心导读:哪怕躺平的时代终将到来,也让我们站着爱吧!
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法国文学译者、研究专家袁筱一老师长文导读,深度还原玛塞勒·索瓦若的生平、写作背景与文学价值,帮助读者理解这部鲜为人知的法国经典。
※ 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160精装小开本,典雅便携;设计师精排全书,倾心设计。
————————
【内容简介】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
1930年,身患肺结核的年轻女子在疗养院收到恋人的分手信。
在内心的阵痛与煎熬之中,她以天才般的细腻笔触写下四封剖析爱情的信件,却从未寄出。
在保罗•克洛岱尔、保罗•瓦莱里、勒内•克勒韦尔等知名作家的支持下,书信得以结集出版,近九十年来不断再版,已成为法国女性文学经典之作。
————————
【重要评价】
▲ 小小的一卷,如此苦涩,如此纯洁,如此高贵,如此明朗,如此雅致,如此凌厉,如此格调高雅的荒凉与残破。人们几乎可以说,这是女性写作的最佳代表作之一。
——保罗•克洛岱尔
▲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勒内•克勒韦尔
▲本该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部由一个不驯服的女人写成的书;如男性目光一般准确,目光所及,亦敌亦友,没有分毫奴性。……是一部带着简洁的忧伤的书,直面死亡,直面装出一副权威态度的男性的弱点,一部充满尊严的书。
——克拉拉·马尔罗
▲所有喜欢真实与简单的小叙事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如此丰满的作品,因为,无论如何,这首先是一部值得爱、关于爱的作品。
——罗伯特·布拉西亚克
▲可以说是由和弦与对位组成的作品——每个主题皆有其回响,每个观点都有其对应,展现一个非凡卓越的内心世界,特别写出了对于自我的检视。
——保罗•瓦莱里
-
让我独自一人
【编辑推荐】
※ 如火焰般纯净,比眼泪更骄傲,不驯服的女人,在病痛与失恋中解剖爱情;
流星般一闪而过的天才作者,在肺结核与恋人分手的双重打击下,用手术刀般的精准笔触剖析爱情与欲望。
※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在这份爱情病例的体检报告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在爱人面前始终站立着的女人,审视这段爱情结束的全部过程:剖开自我,也解剖爱情;直面丧失,也直面死亡。
※ 情感强烈,文字优美,饱含爱、痛苦与尊严的独白书写,20世纪女性文本的里程碑;
全书由四封书信组成,以第一、第二人称叙述的独特方式,开独白书写之先河:“如果你爱我,我将会痊愈”;
以极度痛楚但又极度清醒的文字,突显女性的自主意识,直视存在本身:深情同时骄傲,饱含爱与尊严。
※ 法国文学不曾被遗忘的明珠,出版近一个世纪以来数度再版与搬上舞台,引发几代读者情感共鸣;
1933年初版后,每隔几年都会重新再版,千禧年以后更是数次被搬演上舞台以独白剧方式呈现,同时被译为数种语言畅销全球,引发不同年代、不同国家读者同样的情感共鸣。
※ 来自边缘人物的真诚书写,感动一干文坛名家,获得一致好评;
保罗•克洛岱尔、勒内•克勒韦尔、保罗•瓦莱里、克拉拉·马尔罗、罗伯特·布拉西亚克等法国文坛名家热烈推荐,将其誉为“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 法语文学教授、译者袁筱一六千字长文倾心导读:哪怕躺平的时代终将到来,也让我们站着爱吧!
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法国文学译者、研究专家袁筱一老师长文导读,深度还原玛塞勒·索瓦若的生平、写作背景与文学价值,帮助读者理解这部鲜为人知的法国经典。
※ 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160精装小开本,典雅便携;设计师精排全书,倾心设计。
————————
【内容简介】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
1930年,身患肺结核的年轻女子在疗养院收到恋人的分手信。
在内心的阵痛与煎熬之中,她以天才般的细腻笔触写下四封剖析爱情的信件,却从未寄出。
在保罗•克洛岱尔、保罗•瓦莱里、勒内•克勒韦尔等知名作家的支持下,书信得以结集出版,近九十年来不断再版,已成为法国女性文学经典之作。
————————
【重要评价】
▲ 小小的一卷,如此苦涩,如此纯洁,如此高贵,如此明朗,如此雅致,如此凌厉,如此格调高雅的荒凉与残破。人们几乎可以说,这是女性写作的最佳代表作之一。
——保罗•克洛岱尔
▲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勒内•克勒韦尔
▲本该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部由一个不驯服的女人写成的书;如男性目光一般准确,目光所及,亦敌亦友,没有分毫奴性。……是一部带着简洁的忧伤的书,直面死亡,直面装出一副权威态度的男性的弱点,一部充满尊严的书。
——克拉拉·马尔罗
▲所有喜欢真实与简单的小叙事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如此丰满的作品,因为,无论如何,这首先是一部值得爱、关于爱的作品。
——罗伯特·布拉西亚克
▲可以说是由和弦与对位组成的作品——每个主题皆有其回响,每个观点都有其对应,展现一个非凡卓越的内心世界,特别写出了对于自我的检视。
——保罗•瓦莱里
-
90后来了
“90后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可,但不愿意因此失去自我。
他们追求”生活的游戏“,因为活在”照顾好自己就已经够累的世界“。
90后一代中,年纪最长的已步入30岁。他们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以特有的简单、有趣和率真改变着周围的世界。本书作者林洪泽多年为韩国政府、企业做代际沟通方面的培训和演讲。他以轻快的文字风格、丰富的个案调查、统计数据、文化理论、社会背景分析,深入研究韩国的90后一代。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东亚90后一代青年共通的特性。
90后讨厌
长篇大论
倚老卖老,爹里爹气
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一切形式主义和人浮于事
工作对生活严重入侵
特权和不公平
商业欺诈和诱导消费
90后喜欢
玩梗、表情包
平等、开放的交流态度
扁平化的管理层级,决定权和参与感
务实的工作方式
工作与生活平衡,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
在社会各领域实现平等和诚实
从个人喜好出发的消费
-
身体与社会理论
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旨在从理论上推进身体社会学和迅速扩张中的身体研究领域,着重分析晚期现代性下,身体、自我认同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最新修订版延续前两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做出了及时、合理的回应,对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中身体问题的出现展开了精辟的描述,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
-
安乐死现场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历时两年,辗转六国,
一场颠覆生死观的采访之旅。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
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
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
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
但痛苦该如何测量?
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
瑞士、荷 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
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
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
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
这不是自杀,是癌症结束了我的生命。为了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我选择了稍微提早一点死亡。
——在YouTube上宣布选择安乐死的年轻女子
决定自己的生死,被认为是属于人权范围内的吧。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在其他国家,个人不能决定人生的结局?
——4年协助150人“启程”的家庭医生
现在医学进步,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请想一想当时认为必死无疑而选择了死亡的人们。
——赋予患者生存希望的放疗科医生
何为安乐死?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呢?……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我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
——摘自本书作者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