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其中主要批评了其前期有关语言、心灵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关的新的理解,认为语言、心灵、世界三者之间的一致关系发生在语言之内,而非语言之外;并对哲学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断言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
-
思考哲学基本问题(万千教育)
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自觉或不自觉必须面对或思考的。本书作者以基本问题为导向,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如上帝、知识、心灵、个体同一性、自由意志等入手,探究其历史和文化语境,介绍不同思想家所持的不同立场,同时注重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做哲学”,得出自己的结论。当下的哲学思考与哲学史语境和文献有机结合,使得本书成为一本难得的哲学教材。
资源丰富而多样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穿插在书中各处的引文,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即时说明;“阅读部分”广泛引用古今资源对每个基本问题展开详细论述;“补充阅读”则对围绕每个基本问题的线上线下资源做出充分介绍。实践哲学所占比重较高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书中涉及的伦理学、政治学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充分思考人生困惑与社会问题;“练习部分”把每个基本问题与当下的具体语境相联系,邀请我们参与到哲学思考与对话中,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
维特根斯坦与杜尚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最有争议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哲学家,杜尚则是现代最有争议也是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说,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界的杜尚,杜尚是艺术界的维特根斯坦。本书独具慧眼,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极富特点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对维特根斯坦和杜尚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言说。
-
艺术与诸众
- 编辑推荐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帝国》作者安东尼奥·奈格里阐发他20来年对后现代艺术之本质的思考的新著作。
作者采用致友人书信的形式展现其思想。奈格里的这些朋友广布艺术、哲学、文学、政治等多领域,呈现出一个思想于其中生发的多元视角。
九大主题再现奈格里与九位友人之间的思想交锋,这些主题汇集了奈格里在不同时期的思考点滴,呈示出一条清晰的思想演进的路径。
- 内容简介 -
本书包含的九封论艺术的信,是作者在1980年代流亡法国期间写给朋友的。从早期唯物主义的艺术理解出发,奈格里把艺术生产和各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生产结构联系起来。这使得他能够定义后现代和后福特时代(奈格里称之为非物质劳动的时代)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本质。
奈格里试图界定这个新时代的艺术之美,为此,他使用了其思想中的根本概念:独一性、诸众、抽象、集体劳作、事件、生命政治、共产。艺术是活生生的劳动,因此是独一性的发明,是独一形象和对象的发明。但这一表达行为,只有在它借以表达自身的符号和语言转入共同体时,只有当它们被一个共同规划所包纳时,才实现了美。美不是想象的行为,而是一种成为了行动的想象力。艺术,在此意义上,就是诸众。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读者理解尼采美学和哲学的入门书。
尼采的著作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杰克•伦敦、福柯和德里达、弗洛伊德等等的哲学家,而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等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者将自己关于人类与人类未来的思想全部倾入了此书中,并以符合逻辑的方式通过查拉图斯特拉阐述了出来。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具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书中充满心理学的创见和艺术的奥秘。
虽然刚问世时不被世人所接受,尼采自己却视作可与莎士比亚的“诗作”和《圣经》“第五福音书”与之媲美,并成为经典。
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1896年德国著名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创作了同名交响诗。乐曲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其内容完全按照作者自己对尼采哲学与美学思想的想象来创造的。
-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对胡塞尔概念的概念术语做出初步的确定,以便能为尽早形成在这些术语之中文翻译上的统一创造条件。《通释》显然无法也无意对胡塞尔术语的中译进行某种最终的规定。但它的确带有一定的“证义”意图:只有通过相互间的讨论,而非各行其是,才有可能达到在概念理解和翻译上的互识与共识,从而使得学术的交流和推广成为可能。愿《通释》能为胡塞尔概念中译的讨论提供一个开端性的基础!另一方面,《通释》不仅想面对阅读、研究和翻译胡塞尔原文的专业研究者,而且也想服务于更为宽泛的读者群,即服务于那些无法接触胡塞尔原文、只能阅读和诉诸其中译文的读者。《通释》的一个重要意图就在于,为这些读者进入胡塞尔的巨大思维视域提供一条可能的通道。一个哲学读者,即使他在胡塞尔现象学方面无所准备,也应当可以借助于《通释》而获得对胡塞尔思想的初步理解,甚至可以具体地通过在《通释》中对胡塞尔现象学一、二手资料的介绍而获得对胡塞尔文字风格以及对由一些中心概念所标识的现象学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