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角兽与香料
这是车前子继《纸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之后的第二本诗集。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基本不属于诗坛,或曰诗歌利益圈。从朦胧诗时代到90年代初的形式主义实验,再到2000年后的新游戏,他始终游离在主流、民间主流、先锋/地下主流以及各种流之外,他是一个为自己写作的诗人,他属于最后的中国传统文人、最后的江南才子。这本诗集收录了车前子2000年至2005年的78首作品。 -
西来花选\话画文丛
我们都知道,画家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创作的风格,许多传世的作品背后总有一段或美丽或伤感的故事,而这也许就是后世理解其作品的出发点。面对这些广为人知的故事,流传甚广的作品,如何感悟却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青年作家车前子以他对作品和艺术创作状态的独特感受为我们展现了凡・高、卢梭、列维坦、亨利・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全新面目,使我们得以从非常富有个人色彩的视角来领略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感悟这些作品体现出的人生态度…… -
好吃
当我们舒展味蕾拥抱美食,咀嚼的快乐顺着我们的牙床完成从口到心的旅行。在气味、滋味与回忆重逢的那一刻,我们发现,其实味觉一直醒着,一直在苦苦呼唤着流浪的心回归,霎时每一根神经触角都被激活,游移着的是心湖泛起的柔波,是眼底涌上的那股热。舌尖舒卷,美味化开,静静享受生活本身的单纯和温柔,那是鸟鸣在空寂的山林里一次次盘旋,是隐约飘来的栀子花香,是缠绕又缠绕的乡愁,是永远没有背影的分离…… -
木末芙蓉花
在我这里,读书就是梦游;至于梦游,说它是读书——某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也未尝不可。“木末芙蓉花”,我无来由地用王维诗句作为书名,就因为这芙蓉花是“木芙蓉”,也就是“辛夷”,“辛夷”别有个名字“紫木笔”的缘故?我想文章的确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而从“紫木笔”,古人又好奇地发挥出另一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古怪,叫“书空”。我想文章的确是“书空”的事业,有时候,还“咄咄书空”。 -
三个人的吃饭问题
《三个人的吃饭问题》的宗旨介于实用与务虚之间,既不想把吃饭问题拔得太高,又不想仅仅拘泥于吃饭的基本功能,如果吃饭这件每日必修的事,能再多点追求,多点理想,吃饭也能吃得更活色生香一些,于身体也更有益。 -
味言道(精装水墨版)
慈姑 菱角 蟹黄 河豚 江南点心 山西面食 饭局 酒聚 玫瑰竹夫人 青木瓜女子 作者在众多食物和滋味的描摹中,写出了天地至味,世间至情 ﹌﹌﹌﹌﹌﹌﹌﹌﹌﹌﹌﹌﹌﹌﹌﹌﹌﹌﹌﹌﹌﹌﹌﹌ 金农一分,周作人三钱。评弹祁调半分,言菊朋两瓣,玉华台淮扬菜厨子顾三哥四分,古董败子 何先生二两,白石一块,八大一方,约等于车前子。 ——著名编剧邹静之 ﹌﹌﹌﹌﹌﹌﹌﹌﹌﹌﹌﹌﹌﹌﹌﹌﹌﹌﹌﹌﹌﹌﹌﹌ 本书是著名诗人,画家,作家车前子专写食物的随笔集,作为当代随笔大家,本书代表了他的鲜明文风和卓越水准。 作者在本书中尽情抒写了自己丰富琳琅的食客体验。以精细的笔触展开了天南海北的美食图景,苏州馄钝,陕北油馍,吉林韭花,东洋芥辣;既有清雅嘉品,也有美味摊食,以至慈姑、洋葱、菜花、橘子,笔触所及,无不妙味隽永。又能抚今追昔,旧日已失的美味,时下迭出的新菜,可看出今昔之变;时令节气,鱼鸟果蔬肥瘦消长,能感受天地在舌尖的律动。 作者不仅仅罗列杯盘,更深谙食物与为人的微妙关系,由吃品、酒品而及人品,由酒局、饭局而至时局,品咂食的至味,酒的境界,人生的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