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
本論文集一共收集了九篇十位學者有關道教與民間宗教互動關係的研究論文。他們各自從不同的朝代歷史或個別一些道教和民間宗教教派的研究範圍出發,讓讀者更深入認識道教和民間宗教在中國宗教歷史上曾出現的各種各樣交流和相互影響。不過,當中有學者亦特別指出,儘管道教歷史和民間宗教實際上是經常處於互相吸取、交往的關係,但是,從各自分別的道教歷史或民間宗教歷史的角度而言,二者在信仰內涵和實踐方面仍然有所差別。本論文集的目的是希望讓讀者籍著這具體的研究能夠加深理解傳統中國非官方宗教的思想內涵和信仰生活的實踐。 -
疾病終結者
在當代臺灣,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團體介入醫院的經營,看到民眾生病時求神也求醫的行為模式,也看到各種「養生」功法的風行。這些,都顯示了醫療和宗教在臺灣社會中糾葛不清的境況。 這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社會現象,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習性。這種習性的養成,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至第六世紀的中國社會。在當時瘟疫橫行的期間,各個宗教積極以醫療佈教;而「道醫」的出現,更將中國醫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帶給漢人社會深遠的影響。 金爐煉丹,煉出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創造了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道教醫理。從修身道士到救世良醫,從煉丹養生到治病救疾,從調和陰陽的房中術到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道教醫學看似神秘,卻是中國人疾病觀與身體觀的重要根源。 -
道教史
本书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委托四川大学道教研究所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宗教学系列教材”之一,与之配套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写的《佛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等,整个系列的总主编是任继愈先生(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本书主编是卿希泰先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道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和唐大潮先生(博士生导师)。本书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十余年来多次重印,影响颇大。这次由作者详加修订、增补后,全面、详细地叙述了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和发展过程,对道教基本教义、道教与历代统治着的关系以及在民间的影响的状况、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道教的精髓及其价值、道教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与交流等,作了十分清晰、明白的阐述,是目前学界最为完善、权威的一部道教史。书后附有道教大事记、主题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
道教概说
道教的内容,南朝梁刘勰《灭惑论》说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 道教从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来的历史,苦从西汉成帝时甘忠可创太平道算起,则道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它与儒、释鼎立,世称三教。它的形成与发展,固然受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它始终保持其独特的以神仙信仰为中心的神秘主义宗教体系,累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道教了也以它的神秘主义宗教思想,对社会生活发生广泛的影响,包括对社会哲学思想以及多种自然科学的发展以一定影响。 -
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
大多数研究道教的人都知道这样一种怪现象,道教本来出自中国,但近现代意义上的道教学术研究却是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若从上个世纪初涉足道教的法国汉学大师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算起,则外国的道教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如火如荼的道教研究热潮,形成了法国、日本和美国三个道教研究中心。《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介绍了“道藏”中的老庆庄精神、道教史、资料、道教世界、中国文化中的道教;道教和佛教等内容,供相关读者阅读或参考。 -
飛鸞
中國從元代起,民間就出現各種教派;以扶乩為中心的拜鸞團體在十九世紀末,便已在台灣出現。過去,由於中國大陸的宗教政策,民間教派的發展受到壓制,難以進行研究。台灣的民間教派,則繼承了傳統,地方上仍可看見歷史傳流下來的拜鸞儀式、經文及乩書,學者可以透過直接參與、觀察及紀錄,了解中國民間宗教的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