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经济学
这个时代,信息繁杂、众说纷纭,要做个洞悉规律和趋势的明白人,掌握经济学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美国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早在20世纪就发现,经济学中充斥着影响人们决策的谬误,我们必须学会识别才能不被误导。整个经济学可以简化为一堂课,即关注整体而非个人或局部的利益。
《一课经济学》是一堂由浅入深的入门课,涉及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公共建设工程、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最低工资、房租管制、储蓄和通货膨胀。作者认为,那些看似有道理的理论和学说,比如:多难兴邦,机器抢走了就业,提高关税能保护民族产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能保护穷人,政府应该管制房租……其实都是片面而浅显的认知。这堂课告诉我们两种思维方式:
1.人们要避免天生短视的倾向,要关注某个经济行为的长远而非即时效应;
2.判断一个经济计划是否可行,要考略其对所有而非特殊群体的影响。
《一课经济学》呈现了不同经济学家对于政策、制度、法律、道德和人性的不同思考逻辑。经济学很复杂,但经济学思维是人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拥有思考和鉴别的智慧,我们才能纠正思维的认知偏差,看清世间真相。
-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商界、政界及经济生活中的隐形决策思维
-
Crashed
From a prizewinning economic historian, an eye-opening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and its ten-year aftermath) as a global event that directly led to the shockwaves being felt around the world today.
In September 2008 President George Bush could still describe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an incident local to Wall Street. In fact it was a dramatic caesura of global significance that spiraled around the world, from the financial markets of the UK and Europe to the factories and dockyards of Asia, the Middle East, and Latin America, forcing a rearrangement of global govern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t caused a fundamental reconsideration of capitalist democracy,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war in the Ukraine, the chaos of Greece, Brexit, and Trump.
It was the greatest crisis to have struck Western societie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ut was it inevitable? And is it over? Crashed is a dramatic new narrative resting on original themes: the haphazard nat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rratic path of debt around the world; the unseen way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linked together in deeply unequal relationships through financial interdependence, investment, politics, and force; the ways the financial crisis interacted with the spectacular rise of social media, the crisis of middle-class America, the rise of China, and global struggles over fossil fuels.
Finally, Tooze asks, given this history, what now are the prospects for a liberal, stable, and coherent world order?
-
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
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达利欧称,10年前的9月份,全球金融体系几乎陷于瘫痪,这令很多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但是纵观历史,这种危机已经出现过很多次,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出现。
达利欧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往复循环,如果对重复出现的事件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得出正确处理这些事件的原则。他提到,早在2008年前,他就和桥水的其他同事共同研究历次债务危机的规律,而正是因为对这些规律的把握,桥水才得以在其他人艰难挣扎之际安然度过危机。
达利欧对于债务危机规律的理解全都收录进了这本新书之中——《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板》(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如今希望陆续以短篇文章的形式,分享其中提到的一些想法。
这本书总共471页,达利欧介绍,其中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模板的解释,告诉读者债务周期是如何运作,同时提出应对债务周期的原则。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历史上三次大型债务危机的情况——2008年金融危机,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德国高通胀叠加的经济萧条。
第三部分简要介绍过去100年中发生过的一般性债务危机,总共是48次,以便观察这一模板如何适用于所有这些案例
-
经济动物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反常识观点——不恰当的激励手段不仅不会促进效率的提升,而且会造成出乎意料甚至事与愿违的结果。既然“无情”的生存竞争必然导致生命个体的“自利”特征,又如何能产生约束个体自利诉求,甚至牺牲自身利益而考虑其他个体利益的行为?
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是不恰当的?为什么不恰当的激励手段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小到个人(如父母、老师)和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才能有效地理解对方的需求,从而达到自己的想要的结果?
本书举出了数十个洞察人心的经济学实验,揭示了不为人知的人性真相。
同时,鲍尔斯教授也评析了诸多经济学、哲学史上的大儒如休谟、曼德维尔、马基雅维利等的观点,还引述了大量的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经典著作,不仅分析了如上问题的缘由,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人性本善,合理的手段能使人性的光辉更加闪耀。
本书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
通胀螺旋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
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