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
本书以黄金的历史为主线,回顾了人类狂热追求黄金的历程。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黄金神话到中世纪的欧洲、非洲黄金宝藏,从美洲、澳大利亚的淘金热再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再现了黄金从单纯的稀有金属到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全球财富的流动和权力中心的变迁以及世界各区域间的经济、外交、文化交流,是一本趣味性和深刻性俱佳的杰作。
-
财富、贫穷与政治
当代杰出经济学大师、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
托马斯·索维尔全新力作
美国亚马逊五星佳作,长居经济类图书排行榜
◎ 编辑推荐
☆亚马逊五星佳作,经济类畅销榜长青树。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者、杰出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索维尔的全新力作,用经济学常识揭示财富不均、收入不平等问题。
☆质疑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假设,揭露了政客和知识分子在贫富问题上的无知以及他们的主张的煽动性,纠正了政客、知识分子和各种骗子关于收入的说法,被称为“每个总统候选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从古至今,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大国崛起、湮灭是常有的事。中国在数个世纪中领先世界各国,后来却落后于工业革命后的欧洲;阿根廷曾领先法国和德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却在半个世纪后陷入政治危机,经济一落千丈。在一国内部,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也相差悬殊。美国黑人比白人更容易陷入贫穷,而华人、犹太人和黎巴嫩人不管移民到哪里都能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国家的崛起、兴盛和衰亡?又是哪些禀赋让某一部分群体更容易获得财富?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大量社会和政治矛盾?
经济学大师托马斯·索维尔在这部全新的作品中,利用丰富的历史材料,通过冷静的观察、精准的分析,深刻地探讨了这一当今世界最具爆炸性的话题。他戳破了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模棱两可的数据和耸人听闻的理论,从地理、文化、社会和政治4个方面,以最平实明了的语言揭露了国与国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索维尔的研究超越了不同派系和理论的偏见,不仅为我们揭露世界的真相,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本质的方法。
◎ 名人推荐
本书极具价值,揭露了政客和知识分子在贫富问题上的无知以及他们的主张的煽动性。索维尔博士纠正了政客、知识分子和各种骗子关于收入的说法,而且读起来非常有趣。
——沃尔特·E. 威廉姆斯(Walter E. Williams)教授,乔治梅森大学
在索维尔的这本最新著作中,凝聚了他长期研究的成果,他质疑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假设,并紧紧围绕他一直强调的——基于事实。
——杰森·莱利(Jason Riley),《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托马斯·索维尔理应拿诺贝尔奖。没有人像他一样写了这么多有洞见有深度的著作。他的最新作品是又一次令人震惊的观察,揭露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无知。他给我们呈现了文化、地理、政治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社会进步(或退步),这让沉迷于政治正确的人感到愤怒,却会让其他所有人更加明智。
——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福布斯杂志》(Forbes Magazine)
索维尔把我们当前的争议放在国际背景下,这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
我数下来,索维尔写了52本书,包括1971年写成的《经济学:分析与问题》,其中的精准分析和无畏的评论一直为读者倚重……他的著作清晰明了,没有学术术语,也没有炫耀专业知识(很多学术写作就毁在这一点)……他的大部分著作仍在重印,这是对读者所付出的时间的回报,本书也是一样。
——《美国观察家》(American Spectator)
本书应该是2016年美国大选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索维尔博士的这本书是科学与常识的巧妙融合,它揭示了为什么有些群体会陷入贫穷,以及社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他们摆脱贫穷……每个总统候选人都应该读一读本书,所有竞选代理人应该好好理解这本书……《财富、贫穷与政治》一书为消除争议提供了必要的敏锐知识武器,它提供的智慧可以帮助保守派设计出真正有所作为的政策。
——《布莱巴特》(Breitbart)
本书对经济成功和失败的普遍原因的解释极具争议性……尽管索维尔没有给出任何轻易的解决方案,但他隐含的论点是,表现不佳的国家要认真地改变经济前景,文化因素必须发生改变。这一点值得深思。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
人口大逆转
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科技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本书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和全球化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长期趋势的影响。现有研究对此的分析一般是聚焦于国家层面,尤其是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和沉重的养老负担。但该书作者认为,聚焦国家层面可能无法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全貌,从而找不到有效应对之法。
在该书中,作者认为,过去三十年的低通胀乃至通缩,主要源于世界人口红利(比如中国和东欧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和全球化红利。但是,人口老龄化和逆全球化的叠加,将会逆转之前的趋势,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包括通胀和利率的高企,高负债经济体面临的困境,不平等的缩小,民粹主义,债务融资等。
这是一本趋势类的书,与现在大部分书不同的是,它从全球的角度看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不仅仅限于一国。其实,现在的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国的合作。对关心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投资机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关注的书。
-
穿过针眼
★ 古代晚期研究领域的发明者彼得·布朗全新力作
★ 罗马帝国历史和基督教史研究者、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 16页彩插 精装全译,晚期罗马世界的全景之图
★ 2013年度《选择》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
★ 2013年美国教会史学会菲利普·沙夫奖
★ 2012年美国哲学学会雅克•巴赞年度文化历史奖
耶稣教导他的信徒:“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然而到了罗马衰落之时,教会却变得无比富有。财富的涌入之于教会,是罪恶还是从事慈善的良方?
在《穿过针眼》中,古代晚期研究领域的创立者——彼得·布朗,从财富的角度审视了教会的崛起,以及它给崇尚贫穷美德、称贪婪为万恶之源的制度所带来的挑战。布朗结合奥古斯丁等主要基督教思想家的观点,考察了新财富涌入教会所引起的争议,以及人们对财富态度的变化;描述了富有的捐赠者在危机四伏的帝国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展示了利用财富来照顾穷人与罗马旧式慈善事业之间的竞争;呈现了那些为了得到天上的财宝而捐出钱财的普通人。
这是一部关于罗马帝国衰落时期的基督教财富的知识史和社会史,为认识古代晚期教会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崩盘
《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第一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
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及其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他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阐述危机对这十年来世界政治形态的塑造,呈现了丰富的原创性主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债务流动的不稳定;单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金融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政治和武力以无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不平衡关系;金融危机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围绕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展开的争斗。
尽管最初有人试图将金融危机淡化为地方性事件,但亚当·图兹认为,2008年开始在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转捩点,从英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到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工厂和造船厂,全球治理不得不做出重新调整和安排。在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民主面临挑战,引发了乌克兰的内战、希腊的混乱、英国脱欧、特朗普的崛起和各国民粹主义的抬头,西方世界遭遇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危机。
危机席卷而来,世界格局、全球经济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危机已经过去了吗?我们有能力和信心应对下一场全球危机吗?
-
大分流
★费正清奖得主彭慕兰经典代表作,资深译者奉献中文世界全新译本
.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开,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大量输入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以后,500年前大分流开创的世界经济是否已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