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偶像的黄昏:从金庸到“金庸酒”—一兼谈金庸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的难产另一个李敖张元济:力倡“中华民族的人格”“羊性”、“狼性”与心中的“鬼子”。——我看《鬼子来了》打翻的五味瓶—一中国人走近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向继东和《湘声报》“文化·沧桑”副刊——兼说影响过中国历史的副刊亵渎神圣——对两次王朔现象的一点思考“那是揭开就会流血的伤疤”吕旋是一面镜子文化的底气毋忘史家的传统一个中断的学统过去的中学原谅与忏悔“死别幽梦已茫茫”有多少书可以重读?出版界需要道德承担吗?卖书岂能不知书?学术论文“新八股”爱因斯坦怎样走近中国?诗人流年不似水那盏灯熄了何兆武的《文化漫谈》废除科举制百年祭苏珊·桑塔格的意义“不能不喜爱‘傻瓜’和‘学生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贫富之间的个人所得税和余世存关于《非常道》的对话比二0六个县无律师更重要的重要的是培育社会理性——与崔卫平对话大学生“陪读”现象的忧思大学生平均年消费超万元背后丘成桐呼唤大学生做学间的热情“高校改名热”的误区研究生失业不是偶然的“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之忧高校学费岂能不顾国情公众为什么厚“丘”薄“杨”?“象牙塔”为何沦为“重灾区”?——从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的感慨说起“艺考热”背后的“明星梦”呼唤人的教育 ——一读《沙坪岁月——重庆南开校园回忆录》高考:莫把手段当目的“救救孩子”:教育不公成为众矢之的是谁夺走了孩子天真的童言? 金钱可以买来道德吗?“创建文明城市”能靠背诵吗?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迷信 “县一中模式”还要行多远?语文不是脑筋急转弯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顶峰。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