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代香港人

陈冠中

文学

香港 陈冠中 文化 杂文 随笔 中国 随笔/杂文 北京波西米亚

2013-5-1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序 陈冠中 这里是2000年后我在北京写的部份文章。 那时开始我跟国内文化、知识界的朋友连续而紧密的接触,随后若干年来我都在一面补课,追溯、辨识同代大陆读书人的知识宗谱,一面交流、思考他们当前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是带着同中有异的“前知识结构”进来的,难免有冲撞也有互补,需要不断对话。 1992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待了两年多,然后去了台北六年 -- 令我大开眼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加上之后在北京,这就成了我长达二十年在知识上的调整補充期,连我笔下的香港都不一样了。 之前大部份的时间我都在香港,借信息自由之便,寻觅到不少在当年香港都算是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潮和小众趣味:文化上我跟同代的文青一样,在青春期受到英美摇滚民谣、反叛文化、台湾作家和欧陆电影影响;社会立场上我是支持解放、包容和替弱势争权的“进步主义”者;政治思想上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七十年代的欧美“新左”(我在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關於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文论),转到坚决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哪怕只是罗尔斯、納斯鲍姆一类的正义自由主义、能力自由主义),向往社会民主,同时照样厌恶各种形态的帝国霸权;经济上接受“混合经济”,从八十年代开始就转向“后凯恩斯”观点,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但是反对市场基本教义派。八十年代的香港还让我注意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后殖民、大历史、地球村意识和世界主义的议题。来大陆之前,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算是左翼的 -- 哪怕只算是中间偏左或自由主义左翼,一种犹豫的、对许多困惑都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却清晰的反对暴政、讨厌谎言、拒绝残忍的左翼。 到大陆后发觉自己不能认同中国式的“新左派”。 虽然自由主义左翼听上去像是悖论,我觉得有时候也只能用“左翼自由主义者” 这个不理想的说法来识别自己。 这里并没有收集太多我的政论時評,但多篇文章涉及上文提到的关注点,都是2000年以后我在大陆期间,多少带着中国问题意识写的。 感谢徐晓的坚毅策动,张万文的编辑,中信的出版。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BIGFUN的评论
    昨日,第 24 届香港书展拉开帷幕,这次书展以#阅读,令世界更美好#为主题,陈冠中获选为年度作家,陈冠中从“港人”视角解读“港人港事”,他对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解读香港最好的一部作品,图为今年中信出版社版<我这一代香港人>的封面,模糊中可以看到亚皆老街、港铁太子站等最有香港味道的地理标志!
  • 理想生活实验室的评论
    #每日一图#今天第 24 届@香港書展 开幕, 陈冠中获选为年度作家。陈冠中解读“港人港事”,图为其作品《我这一代香港人》封面,依稀看出亚皆老街、太子站等“最香港”的地理标志,但这真的就是香港了吗?今天也是书展第一场对谈嘉宾——导演王家卫的生日,“王墨镜”生快![蛋糕] 网页链接
  • 熬吧读书会的评论
    【我这一代香港人】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居台湾、现居北京的文化人陈冠中,是香港1949年后“婴儿潮”的一代。2000年后他长居北京,这使他对香港的观察,有了一份隔岸观火般的清醒。梁文道称,他开启了香港集体反思的精神运动。
  • 纪实频道的评论
    【昨日书】《我这一代香港人》以一个港人的角度,为读者解读了“港人港事”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城市,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全方位谈香港,比如香港的社会文化史,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其余两部分主要聚焦于世界一些其他城市的观念,比如美国的城市等等。
  • 羊城地铁报的评论
    【书香时刻】《我这一代香港人》陈冠中 著。本书以一个港人的角度,解读了“港人港事”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城市,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全方位谈香港,比如香港的社会文化史,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其余两部分主要聚焦于世界一些其他城市的观念,比如美国的城市等。
  • 移动图书馆的评论
    【文化江湖】 >>香港的杂种本地化 文/@陈冠中 (本文选自《我这一代香港人》/@中信出版社/2013年6月版)
  • 藍天TianLan的评论
    1925年,省港大罢工,“香港罢工工人向殖民地政府提出六项要求:第一,政治自由;第二,法律平等;第三,普遍选举;第四,劳动立法;第五,减少房租;第六,居住自由。除第五条是经济诉求外,其他都是本地的政治诉求,有的在今天尚未在香港实现”。——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我们实现了哪一条呢?
  • 盛泽读书会的评论
    1964年,我这代进入青春期。那年,披头士乐队访问香港。我那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和同班同学去电影院看了10次披头士的电影《一夜狂欢》。我们跟父母有了代沟,稍微留了长发,穿牛仔裤,弹吉他。因为我们曾手拉手唱过英文反战歌,我以为不用问大家都是接受平等及参与性民主的。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
  • lxhef的评论
    @书香苏电 @徐州华电设计公司石 《我这一代香港人》其实好书不一定是好看的书,譬如此书文字或质朴或群聚,实在算不上好读和出彩,但它写城市的部分好在态度:结合一代人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反思着个体和整个城市的失落、失察、失误、失败与失踪。
  • 槛外t馒头的评论
    一个好的生机蓬勃的城市在形态上的四个要点,就是:用途要混杂,街区要小,不同年龄建筑物要并存,密度要够高。有意无意中,有为有不为间,甚至误打误撞下,台北大面积地做到了。--<我这一代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