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

施展

文化

政治学 社会 趋势 社会学 认知 信息

2020-12

湖南文艺出版社

目录
前言 记忆与未来
第一部分 问题:风险社会中的观念茧房
第一章 信息茧房时代
第二章 观念对现实的遮蔽
第二部分 现实:国际与国内的一体两面
第三章 隔离与信任
第四章 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
第五章 开放与封闭的对抗
第六章 海洋秩序的逻辑与中国的新机会
第七章 普通法与成文法
第八章 美国力量的源头
第三部分 未来:信息技术时代的人类秩序
第九章 信息技术时代的工业革命
第十章 字节跳动们的路标
第十一章 “全球数字治理联盟”与商人秩序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时代的全球分配正义
后记
注释
【展开】
内容简介

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真相

一位思想者视野中的当下与未来

★吴敬琏、许纪霖、刘苏里、高全喜、刘擎、曾鸣、徐小平、罗振宇 诚挚推荐!★

2020年,新冠疫情、贸易战、Tiktok禁令等“黑天鹅”事件仿佛一面面放大镜,暴露出诸多已经存在的问题,也加剧了各种持不同观点人们之间的争论,其中有些只是情绪化的立场之争。种种乱象折射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认知上的偏差。而这些偏差,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等导致人们处于各自的信息茧房有莫大关联。我们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看清真实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破茧》一书中,外交学院教授、国际政治学者施展告诉我们,首先要破除各种观念对现实的遮蔽,在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前提下,看到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不重合,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封装式思维”的不妥之处,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也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在世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种种优势实现的,中国也当之无愧是超大规模国家,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

而在另一层面,人类秩序的每一次演化,都与技术的推动有关。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字节跳动与华为等公司遭遇的困境,反应出各国深切关注穿透国界的数据带来的政治外溢效应,背后则是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捍卫。

深入理解技术时代的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机理,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看清全球治理秩序的演化方向,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陆钓雪的评论
    历史学家如何记忆,这个民族就会如何记忆。信息茧房在某种意义上取消了“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看似营养丰富的信息茧房,实际上营养极不均衡。在极端民族主义的狂热中,人们看不到真实世界中的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是“封装式思维”。批判鸡同鸭讲的主义之争后,施展再次提出了他的“真·世界主义”。第一部分的“问题”之后,是第二部分的“现实”,《溢出》,分析中国经济成长与全球秩序之间的关系。海洋逻辑再演施米特,不过施展也清醒杜绝“战狼”式情绪。最后第三部分,“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
  • 伊卡洛斯的评论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在各国带来一系列紧张关系,释放出各种民族主义激情的狂热,但这种19世纪式的激情注定是会消逝的回光返照。今天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过去的各种经验和认知框架多半会失效,未来需要的依然是想象力和勇气。
  • 勞小姐的评论
    -_-作者认为,公共空间的消失导致了舆论共识的消亡。大数据推算让大部分人根据偏好自主选择资讯,构建了自己的“信息茧房”。好处是聚焦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坏处是丧失基于逻辑辩论的习惯与愿望。习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懒得在公共区域表达个人意见。可是,一旦“黑天鹅”事件爆发(比如今年疫情,事关所有人的利益),人们便开始被迫走出“茧房”,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而辩论能力、习惯、礼仪早已退化的我们,面对各种和自己不同的“激烈”观点,就会陷入“想反驳”但又“不想听”对方,“驳不倒”对方的尴尬情形。这样一来二往地骂来骂去,最后发展成“...
  • vivian的评论
    2020年第45本。 历史与政治学者施展老师今年的第二本著作,对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当今世界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为学者,看法充满逻辑的严谨,同时在知识与格局的广度与高度上让人敬重,获得感很高。对未来的预测与解决方案的设想上,既开了脑洞又符合逻辑。很值得一读。
  • 阅湖的评论
    从《枢纽》到《溢出》再到如今的《破茧》,施展似乎取代了吴晓波,扮演着为互联网巨头们“立言”的角色。未来如果有一天人们要研究2020年代中国资本家阶层的世界秩序观,这本书——无论其论述正确与否——都应该是个颇为重要的文本。
  • 比远方更远的评论
    依然保持原有理论思维(偏世界主义)的惯性,也依然归宿于数字化“同盟”的模式,这本身亦是“茧房”效应的自我体现,仿佛在原有的房子上加盖了一层,视野有所开阔的同时,也考验着地基的负荷,故其承载力部分地决定了房子的高度!就其基础而言:1.对“观念”的遮蔽性分析还须全面深入:1.1社会、文化、制度、国家具有同效;1.2人性、情感、理性、理论亦有同效。或“观念”只是综合征表现的一个点;2.相对于现有治理体系的严重滞后,更大的背景在于“去中介化”趋势,治理主体由政治主体转化为商业实体的路径不能模糊,且转换后的设计如仍以前者为蓝...
  • 李厂长的评论
    受益匪浅啊!以前就听过一句话,眼光长远指的就是走一步看三步,当下和未来同样重要!
  • fredyan的评论
    一本书才18个参考资料。Are you kidding me?
  • 我是Lucy的评论
    迫不及待,这几年施老师为我大脑源源不断地输了大量的营养,打开精神世界的又一道门. 读施老师会让人清醒,会有意识去让自己对号入座,正如书中所批判的那样,自惭形秽,我不就是住在信息茧房里的人嘛! 发生在身边的事,经过施老师三言两语提纲挈领,大开大合,一番归纳总结,瞬间让人豁然开朗. 有学问的人真的是不一样。 记得看他历史视频课,讲的投入的时候,人不见了,光是舞舞扎扎在镜头前晃动头顶几撮头发,又是很可爱的人!
  • Reno的评论
    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还没有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