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一次分神

胡桑

文化

文学评论 随笔 文学 书评 文论 中国 世界文学 非虚构

2021-8-8

上海文艺出版社

目录
目 录
大海,全是水,仍然把雨承受下来
——“世界文学”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代序)
来自爱尔兰的消息
最初的自由
在“准”的国度
爱情的废墟
肺叶上的睡莲
洋葱地窖中的眼泪
夜晚的时日逝去
虚构的血液
被禁止的爱
我的名字叫城市
祖国旅店里的游荡者
“让言辞悬在空中”:航渡者洛威尔
从远方我们领来自己的血缘
在清晨醒来
【展开】
内容简介

《始于一次分神》是胡桑的书评集,共收入从201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书评,指向文学构筑潜能生活的能力。这些书评曾发表在《书城》《新京报》等各类报刊。

该书涉及辛波斯卡、米兰•昆德拉、略萨、马内阿、特雷弗、君特•格拉斯、鲁西迪、里尔克、帕慕克、阿兰达蒂•洛伊等著名的中外当代作家。在写作中,胡桑秉承了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细读方法,深入文本肌理,揭示文本写作的秘密,为读者开辟出诸多通往文学作品的条条幽径。通过胡桑的解读,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目击一个充满差异和竞争、最终能够和解的完整精神世界。

胡桑的书评既拥有诗人的敏锐,又具备学者的严谨,在文本与现实、历史与想象、形式与价值之间游刃有余地自由穿梭,文字摇曳动人,又处处引领着读者去沉思文学、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幽谧联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评集,同时也是一本探讨文学何为的思想论集。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胡桑的评论
    我的书评集,十几年来的一些文章,记录了许多阅读的心迹。从文本细读,到知人论世,到对文本更整体的领悟,期间对文本的理解有过坚持也有过犹疑,有过自以为是的透彻,也有不明所以的混沌。总之,或分神,或专注,都出于对文字的爱吧。
  • 祝羽捷的评论
    在这本书里让我看到了双重生命的可能性,看到人的一生和成长如何与文学抵死交缠在一起,从而更加茁壮。读书与写作不再让生命凝固,不再束缚,让我们的面部清晰,让我们的生活流动。分神是现代人的症候群,人人精神涣散,失去专注与爱的能力。读胡桑的文字让人回到内心深处,你会觉得当个读者or写作者可真幸福啊,我们得以摆脱先天不足和作茧自缚。我们通过文学了解自己和他人,理解不幸,理解生存,才能理解人生——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变形,而不是回避。
  • malingcat的评论
    第一次与胡桑见面,是要讨论一本书,我拿出我的粘了条画了线折了角的,他也拿出类似的一本,于是引为同道。他是诗人,是译者,是作者,是书评人,还是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的老师。中文系里的比较文学或世界文学,因为不以专一语言研究为目的,倒能心怀世界,离文学更近。而诗人与译者的经验,也是给评论加分的。写洛威尔的一篇,在他翻译的诗集中见过。我喜欢昆德拉、帕慕克、略萨、阿提冈诸篇。有关《坏女孩的恶作剧》,他指出坏女孩“是一个颠倒了的包法利夫人、一个清醒的行动的包法利夫人、一个逃逸中的包法利夫人”,目光如炬。帕慕克...
  • 米来福的评论
    记得胡桑在一次访谈中说,他的写作训练来自盲目的自我探索(大意如此),印象很深,一个人在跌跌撞撞中慢慢靠近心爱之物,或许会走很多弯路,但也会得到独一无二的个人经验,对自我的不断审视和超越。看这本时更加理解是什么支撑他完成了这个过程,是一个文学生命抵达另一个文学生命时迸发出的能量,“通过写作,创造生活”。特别喜欢阿兰达蒂·洛伊那篇。
  • 撒尕的评论
    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规整也工整,书评这一体裁的局限就是,没有看过所评的书,进入多少有障碍。这一本更适合想写作的人看。
  • 于是的评论
    前言可见作者的写作翻译的高度自觉自律,书评可见阅读所需的思想和情绪
  • 憨鱼的评论
    今天在外面忙东忙西把劲用完了,回家就不想看厚厚的书了,我也不知道想看些什么,就从前几天买的几本里取了一本轻巧些的。 天气格外凉爽,读着这本很惬意,提及的那些作家、作品以及和他们的其他链接,就仿佛踏进了故事书里,看到11页,就连作者自己都像是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为一些作家作品的精湛感到佩服的同时,也感受到一股悲壮和苍凉,从中感受到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人类,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有一些更加突出,“他痛苦,却不渴求救赎。他爱这个世界,却一再傲世。通过写作,他创造生活。”
  • Blavatsky的评论
    “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变形,而不是回避。” 胡桑做到了。
  • 且渡河去的评论
    1.时间跨度赋予了文本不同的风格与表达方式,视角的不同也丰富了评论本身。——我想用“可能”,但出于自身浅薄的阅读,还是不要这么表达。 2.批评者的自述往往异常生动或过分刻板,于我个人,之前印象最深的有三:黄德海的宿舍、杨庆祥的馒头、李伟长的格拉斯,现在要加上胡桑的江南。当然,胡桑的格拉斯跟李伟长的格拉斯显然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穿插错位的阅读体验也很奇特。 3.对于评论文章来说,是否向内抒发自我,与向外引发认同都很重要?或者说,读了评论更想去阅读原著是否能给作者带来成就感?如果这是一定的,那么站在世界文学的立场...
  • 的评论
    【202153】读的第二本胡桑老师的书,横跨多年的文学讲稿。读起来有些艰难,不是因为文章,而是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是太少了。书读的太少太少!!不过很高兴,通过这本书又认识了很多作家、诗人、译者,以及书单上又多了好几本“想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