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印度)阿马蒂亚·森

文学

印度 阿马蒂亚·森 社会学 经济学 文化 历史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民主

2007-12-01

上海三联书店

目录
中译本序 序 梵文语词变音标志方法 第一编 直言与异议 一、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二、不平等、不稳定与不平之鸣 三、印度:大与小 四、移民社群与世界 第二编 文化与交流 五、泰戈尔与他的印度 六、我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 七、印度的传统与西方的想象 八、中国与印度 第三编 政治与抗争 九、与命运之神的幽会 十、印度的阶级 十一、女人与男人 十二、印度与原子弹 第四编 理性与身份 十三、理性的范畴 十四、世俗主义与不满因素 十五、透过历法看印度 十六、印度人的身份 注释 人名索引 总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印度是一个极端多样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径庭的信仰,判然有异的风俗和异彩纷呈的观点。《惯于争鸣的印度人》是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部发人深省的论文选集。该书从印度由来已久的争鸣传统这一角度出发,提纲挈领地表明了了解当代印度—— 包括其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争鸣传统不仅影响了印度文学、文化、政治、科学与数学发展的历史,而且还影响了构威其宗教多样性之基础的知识多元主义。知识多元主义包括属于印度教哲学范围之内的非正统见解,也包括印度的其他宗教经验,从佛教、耆那教和无神论在早期的盛行,到与外来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具有建设性的遭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想理解当代印度所面临的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挑战,就应当充分认识其多元主义的、相互作用的和生生不息的传统。 森认为,通过互动进程,特别是在后殖民世界,外来观点也会对民族本体认知产生影响。西方往往将印度视为一个具有无穷无尽的精神性和无缘无故的神秘主义的地方。然而,印度具有怀疑主义和追求理性的悠久传统,除了在数学、天文学、语言学、医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世俗领域的贡献之外,或许还拥有所有文明古国之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不可知论和无神论文献。森还论述了印度丰富的知识遗产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公元前四世纪和前三世纪的侨底利耶与阿育王直至十六世纪的阿克巴所概述的经世治国哲学:印度在公元第一千纪与中国之密切关系的历史及其至今依然存续的重要意义:印度古老而严谨的历法:萨蒂亚吉特·拉伊的电影:具有远见卓识的诗人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与莫汉达斯·甘地之间关于印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论。 森认为,理解和利用印度丰富的争鸣传统,对于印度民主制度的成功,对于捍卫其世俗政治,对于消除各种与阶级、种姓、性别及社群有关的不平等现象,对于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是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部发人深省的论文选集。该书从印度由来已久的争鸣传统这一角度出发,提纲挈领地表明了了解当代印度——包括其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全书分直言与异议、文化与交流、政治与抗争、政治与抗争、理性与身份四部分内容。 中译本序 序 梵文语词变音标志方法 第一编 直言与异议 一、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二、不平等、不稳定与不平之鸣 _一、印度:大与小 四、移民社群与世界 第二编 文化与交流 五、泰戈尔与他的印度 六、我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 七、印度的传统与西方的想象 八、中国与印度 第三编 政治与抗争 九、与命运之神的幽会 十、印度的阶级 十一、女人与男人 十二、印度与原子弹 第四编 理性与身份 十三、理性的范畴 十四、世俗主义与不满因素 十五、透过历法看印度 十六、印度人的身份 注释 人名索引 总索引 译后记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朝圣者snnr的评论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18.00元 (分享自 @孔夫子旧书网) 网页链接
  • 朝圣者snnr的评论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pdf - 共享资料下载 网页链接
  • 子_雪的评论
    "赞成人们履行自己视为天职责任的理由谅必是强有力的,但是我们怎能对系自己认为履行正当的职责而产生的后果而无动于衷?"源于「惯于争鸣的印度人」。这世界何为正当,何为不正当,有的时候正当的概念是在这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层所定义。履行职责考虑相应的后果,而不应成为杀戮的逃避理由。
  • 子衿与子佩的评论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印度这一古老的国度,它和中国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与不同,太多的联系与纠葛。推荐有空看一看南丹.尼勒卡尼的《与世界同步-印度的困顿与崛起》以及阿马蒂亚.森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以及林语堂的《印度的智慧》。
  • 出文入武更学斌的评论
    欧洲宴会史,荒原蚁丘,清代资源性城市,海路,移民遗民社会,理论的帝国,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吸烟史,荒诞斯坦,比神更快乐,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美芹十论,中日家族比较研究
  • 北哥特爱RevJay的评论
    读过《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 “用西方模式和西方研究方法,当然会得出西方体系下的普世价值。。。以后经济学家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经济学视角还是把握有度比较好” 网页链接
  • 穿虚定谔的猫的评论
    想读《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不要以为自己的民族有不同于世界的本质,否则你就成了西方的东方论者。阿玛蒂亚森这句话颇有道理” 网页链接
  • 为为黄的评论
    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人阿马蒂亚.森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书中道:“自由表达和充分宽容,是弱势群体对于强势观念的挑战,允许表达诉求是民主政治得以建立的基础。试问,人生,家庭何尝不是如此,赞同请回复。
  • 撕肺-钟能君的评论
    推荐 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以自由看待发展》,《 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 理性与自由》,《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论集》
  • 书评人雪堂的评论
    今天入手三本,《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上海三联,《美国的迷惘》@北京贝贝特 ,《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贝贝特 还是多年的老店买起书舒服啊,很久没有这种买书的感觉了。推荐下,济南鸣柳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