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陈从周 编

文学

上海 建筑 历史 近代建筑 建筑史 陈从周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1988-12

上海三联书店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城市概貌 一、上海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二、抗战时期上海的城市建筑 三、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城市建筑和“大上海都市计划” 第二章 新类型建筑 一、新类型建筑发展和特点 二、上海的公共建筑 三、工业建筑 四、居住建筑 五、娱乐建筑 第三章 建筑设计机构 一、外国人的设计机构 二、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活动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上海市区的形成发展及抗战前后上海的城市建筑;第二章介绍了近代上海的各种类型的新型建筑;第三章介绍了中外的建筑设计机构及建筑师的活动。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填补了上海建筑史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史料性及学术价值,可供广大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及研究人员欣赏参考。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行政办公楼】1862年4月,法国成立法公董局,建楼公馆马路。该楼两翼为二层,中部三层,带圆形屋顶。南首有左右均可拾级而上的花台踏步,花台中央前置铜像等装饰性雕塑、南立面设阳台立柱,山墙正中设大钟一具,窗樘用圆拱和弧拱,南首有内廊,室内落地窗,是法国大住宅的风格。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新建筑新式样】20世纪初上海出现了很多平面形式多样的建筑,以考虑其本身功能完善。其中有半圆形的新世界、方形的中百一店、A型的和平饭店等。在立面上,趋于简化的,强调线条的现代派风生水起,如和平饭店北楼即是芝加哥学派哥特式。毕卡迪公寓、大光明电影院也是现代派。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新型建筑】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新建筑,立面处理很多采用了清水砖墙,多用柱廊、圆拱。在一些公共建筑上,模仿西洋教堂和议会建筑风格,造了塔楼,装了自鸣钟,或者加亭子,如海关大楼、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先施公司(今上海时装公司),还有跑马厅塔楼、永安公司等。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新型建筑】上海新型建筑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开埠到1895年,建筑多二三层砖石结构,第二阶段从1895到1919年,出现了钢混五层以上建筑,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欧美近代建筑大量传到中国,结构发展为钢混框架和钢框架,形式采取仿古典主义和折衷式。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国中之国】上海沦陷后,租界作为“国中之国”却安然无恙,成为日军包围中的一个“孤岛”。由于工商业地主、资本家涌入租界后导致租界内产生房荒,大批小型公寓和新式里弄应运而生。不久,又出现了花园里弄,并且,为适应当时文化娱乐需要,美琪大戏院和皇后电影院也被建造。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抗战中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上海遭受了极大破坏。日占区工厂超过全市工厂总数四分之一,遭破坏的超过半数。文教领域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的建筑和藏书以及部分学校校舍被毁,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遭到严重破坏。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大上海市中心计划】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一书中设想将上海建成东方大港,1927年国府确定上海特别市后,当局就着手城市规划,提出以“大上海市中心计划”为主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市中心主要将现五角场地区的七千余亩地作上海市中心,在吴淞建港,对水陆和市内交通做了规划。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市区的不合理建筑分布】租界当局对建筑物的兴建并没有相应规划,任何人可不顾周围环境,仅凭个人意图建造。在公共建筑集中区域,高楼紧邻,日照间距狭小,有些高楼把低层民宅夹在当中,影响民宅采光。有些地区的建筑则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从整体上看极不和谐。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道路交通】1914年和1916年,上海先后把贯穿市中心区的洋泾浜、泥城浜填没,改建成爱多亚路和虞洽卿路,这两条马路成了现在的延安路和西藏路,原来繁忙的水道现在成为了交通要道,直到今天。
  • 上海一建晨风书友会的评论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交通运输】外白渡桥曾是连接苏州河南北岸的唯一桥梁,原是木桥,后改建为钢架大桥。不久,第二座桥浙江路桥贯通,而南京路原来的石子路面也改用茄勒木木块铺设,以适应无轨电车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