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经济史论

胡鞍钢

文学

政治经济史 历史 胡鞍刚 政治 经济 政治学

2008-8

清华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 第一节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合力 第三节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 1.国情的定义与限制因素 2.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 3.如何系统地研究中国国情 第四节毛泽东等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和概括 第五节本书的分析框架 第六节小结:中国现代化是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章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趋异到趋同 第二节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记录及其评价 1.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 2.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U字形轨迹 3.中国的人均收人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变化:倒U字形轨迹 4.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变化: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第三节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背景 1.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2.世界现代经济增长轨迹(1820-1992) 3.决定世界及各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四节中围曾遥遥领先于西方上千年 第五节中国经济衰落原因初探 1.中国经济衰落的已有解释 2.中国经济停滞的综合解释 3.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性努力 第六节小结:中国从现代化的落伍者到现代化的追赶者 第三章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第一节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1.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文明基础 2.发动工业化的政治前提 3.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政治条件 4.国家现代化的后发优势 5.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 6.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扩大缺口”现象 第三节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经济条件 1.中国发动工业化滞后于西方国家 2.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十分低下 3.中国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 第四节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社会条件 1.中国的人口过快增长与劳动力过剩 2.巨大的二元经济社会 3.地区差异甚大发展不平衡 4.人力资本严重不足 5.中国人口发展水平极其低下 6.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力量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匮乏 7.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 第五节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主要经济成分 1.新中国成立前的各种经济成分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种经济成分 第六节小结: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来源 第四章从建国初期到“一化、三改”(1949-1956) 第一节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面临三大初始选择 1.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关于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3.关于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第二节毛泽东的建国构想与实践 1.毛泽东的建国构想:新民主主义社会 2.制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纲领:《共同纲领》 3.建国初期的政治实践: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 第三节刘少奇与毛泽东建国路线的不同思路 1.刘少奇稳健性思路:“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 2.毛泽东进攻性新思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3.制定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节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 1.刘少奇提出“农、轻、重”工业化道路的设想 2.毛泽东与党外人士关于工业化的争论 3.毛泽东等人重新认识“农、轻、重”的关系 第五节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一五”计划与成果 1.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一五”计划的基本目标:发动国家工业化 3.对“一五”计划的评估: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4.“一五”计划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的翻版 第六节经济体制选择:引进、模仿“苏联模式” 1.“苏联模式”的特点与“莫斯科共识” 2.中国是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 3.中国为何模仿“苏联模式” 4.“苏联模式”为何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七节发动集体化与国有化运动 1.中国的农村集体化运动:改造个体经济 2.中国城市国有化运动:消灭私人经济 3.国有化和集体化的理由:让资本主义绝种 4.为何国有化和集体化运动不符合中国围情 第八节建国后前七年的评价 1.中国领导人的自我评价 2.国外中国问题专家的评价 3.笔者评价: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4.发展成功的政治原因 5.毛泽东的探索与失误. 第九节小结:一个成功的发展时期 第五章从“大跃进”到经济重建(1957-1965) 第一节从党内整风到“反右派”斗争 1.国内外政治事件对毛泽东的震动 2.“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第一次改革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 2.毛泽东挑战“苏联模式” 3.行政性分权的改革 4.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第三节“大跃进”的发动与过程 1.中国的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 2.毛泽东关于“大跃进”的设想与政治发动 3.“大跃进”的过程:从“大起”到“大落” 4.陈云对“大跃进”的第一次纠偏 5.彭德怀对“大跃进”的第二次纠偏 6.庐山会议的严重后果 第四节“大跃进”的灾难与教训 1.对“大跃进”灾难的评估 2.“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第五节“人民公社运动” 1.“人民公社运动”的发起 2.“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 第六节毛泽东等人对“大跃进”的自我反省 第七节国民经济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第八节毛泽东为“文化大革命”做准备 第九节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价 第十节小结:一个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第七章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评价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种政治运动一览表(1949-1976) 参考文献 后记:向历史学习
【展开】
内容简介
胡鞍钢编著的《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1949-1976)》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重点探讨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初始起点、发展条件和各类动因;从政治与经济两条主线闸述了建国初期到向社会主义转变、“大跃进”到经济重建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过干旱和历史联系,并对这段时期作了客观和历史的分析。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1949-1976)》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探索的中国特色礼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即“中国之路”)的历史功绩,也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  作为近年来国情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引导广大读者历史地理解和重温“中国之路”的发展轨迹、发展逻辑和发展特点,进一步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OU的半岛生活的评论
    牛人张培刚于2011年11月23日14时不幸逝世享年98岁。翻译《中国政治经济史论》时接触到许多引注,引用他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写成时是英文。多次搜索未果。当时为这位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扼腕叹息。许多牛人回国后便迫于环境而埋没才干。庙太小容不下这尊佛,想来不是白眼讽刺,而是关乎身家性命。
  • 鞠炜奇的评论
    回复@也思归去听秋声: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丛进撰写的《曲折发展的岁月》中认为“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4000万人左右”;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在其近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中,经过估算提出“1958年、1959年和1960年的3年共计比正常年份多死亡人口1500万人,其中196
  • C_Monty的评论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 --- 胡鞍钢, 好书!
  • 聆风慕竹的评论
    不得不开工了,《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着实是一部好书,一顿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