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自述

齐白石

文学

齐白石 传记 艺术 回忆录 散文 传记/回忆录 白石老人自述 自传

2000-7-1

山东画报出版社

目录
壹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一八六三) 贰 从识字到上学(一八六四―― 一八七○) 叁 从吹柴牧牛到学做木匠(一八七一 ―― 一八七七) 肆 从雕花匠到画匠(一八七八―― 一八八九) 伍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一八九○―― 一九○一) 陆 五出五归(一九○二―― 一九一六) 柒 定居北京(一九一七―― 一九三六) 捌 避世时期(一九三七―― 一九四八) 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的感想 齐白石简要年表
【展开】
内容简介
“我们家,穷得很哪!”,这是《白石老人自述》的开场白,这朴素、亲切而又不乏辛酸的叙述语言一下子打动了我,我甚至觉得这是第一人称小说的最佳开场白,可以与《白鲸》的那个著名开头“叫我以实玛利吧”相媲美。 此书图文并茂,内插一百余幅齐白石先生的画作、篆刻、诗文笔迹等。自述记载了白石先生从一个小木匠最终成为一代画坛宗师的历程。其中不乏温情而浪漫的故事,如龙山诗社的成立,白石先生曾为诗社的诗友画“花笺”,让人似乎能想象得出那“花笺”的可爱,而嫉妒曾拥有这样的花笺作诗的人。再如40岁前一直未离开湘潭的白石先生,在这一年有了游历西安的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画风发生了变化,有了《灞桥风雪图》这样的作品。而由于当年交通的不便,白石先生去西安征程漫漫,因而他且走且画,这是何等的风雅!而他所描述登华山时所见到的“一路桃花,长达数十里”的人间美景如今又如何见得! 《白石老人自述》写了他在不同历史阶段卖画为生的苦楚。写了他与梅兰芳大师的交往。写了日军侵占中国时他的忧愤之情。更催人泪下的是,它记叙了陈春君与胡宝珠两个与他相濡以沫而又相继先他而去的女人。战争的阴影,家庭的离散,都给晚年的白石先生带来了无限的苍凉之感。 在谈艺方面,此书亦有妙论。如“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决不回刀。”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读罢全书,你会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为远去的白石老人,为那些至今仍让我们赏心悦目的画,也为他所写的那些韵味独特的诗,譬如“带醉扶栏看海棠”一句。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莆阳Chen的评论
    (一)吃大户-- 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他的《白石老人自述》(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中,有一段“吃大户”的记载,与现代人想象的有点儿不一样。他说,1895年,湘潭发生严重的旱灾,田里的庄稼都枯焦得不成样子,秋收是没有把握了。乡里的饥民,就一群一群地到有钱人家吃饭。他们去的时候
  • 阿淮ttly的评论
    梅公祠边,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木芙蓉,花开时好像铺着一大片锦绣,好看得很。梅公祠内,有一点空地,我添盖了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房前屋后,种了几株芭蕉,到了夏天,绿荫铺阶,凉生几榻,尤其是秋风夜雨,潇潇簌簌,助人诗思。――《白石老人自述》
  • 填格的评论
    國人好面子,小民想到《白石老人自述》去闊人家應酬,但無人識他,正在自悔不該來時,梅蘭芳恭敬寒喧,「座客大為驚訝」園了場。事後齐白石畫幅《雪中送炭圖》題詩一首:「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梅氏回詩:「師傳畫藝情誼深,學生怎能忘師恩。世態炎涼雖如此,吾敬我師是本分。」~晚安!
  • 筆歌-墨舞的评论
    买了一本《齐白石自述》潜心研究研究白石老人的一生[赞]
  • 蓝天白云绿草地26的评论
    #100天阅读计划#41/100《中国名家经典美文百选》P11-34。看完白石老人自述、蔡元培的“读书经验”,梁启超的“游锡兰岛”。遥想清末民初大家辈出星光灿烂,那应该是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时代吧?@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 GURU喜舍瑜伽藝術空間的评论
    蟬鳴聲聲伴長夏,即將進入生命新的轉化期,歇伏讀書、補養身心。九十七載化一日,跟隨白石老人的自述看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歷程,每一次的轉化,無不是更接近自己的本質,無為而為,而堅持堅定的背後,是那份靜定,謙卑和感恩之心。早課和日課,在大顆汗珠和冥想的清涼中持續。靜觀,感恩豐盛的涼風伏日
  • 麓筱麓的评论
    白石老人自述看完了,我哥昨晚先于我看完的。一个人的成就没有天赋是万万不能的,除了天赋也要有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与执着,更少不得恩师栽培朋友关照。
  • BoLiang梁波-SLP的评论
    开始阅读kindle版的《白石老人自述》,了解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北京·北京首都国际机...
  • 阿甘画画的评论
    这个月看了西方美术史,《傅雷家书》和《白石老人自述》,再次觉得打基础的阶段,重点在于写生、临摹交叉进行,勾线和书法同时展开,我一般是早起临摹芥子园画谱或者勾线,白天写生,晚上练字,如果觉得疲劳就读诗词,或者翻画册,真是如那句话所说,宗教解决人的归宿问题,艺术解决人的现世享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