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册
序言——刘凤云 / 1
第一部分 对“新清史”的
再认识:清朝的国家与民族认同
关于“新清史”的几个问题——欧立德 /3
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
——对美国“新清史”的一种回应——黄兴涛 /16
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常建华 /35
清代的帝王庙祭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黄爱平 /62
作为民族认同符号的黄帝
——被创造的传统?——王马克 /76
对从民族到国家历程的理论反思
——兼论“满洲”的意义——祁美琴 /111
汉族空间与民族处所——贝杜维 著 董建中 译 /125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
第三条道路?——杨念群 /131
被译介的“新清史”
——以“族”为中心的讨论——定宜庄 胡鸿保 /145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刘小萌 /156
第二部分 政治制度
与权力结构:国家的秩序化管理
清前期“属州”考 ——华林甫 /169
“年选”考述——董建中 /215
清太祖时期设部事实考——赵志强 /237
晚清《外务部大臣年表》订误——何瑜 赵涛 /252
制度执行与资源环境基础
——光绪时期盛京围场捕牲定制的困境——赵珍 /272
清代外藩蒙古捐纳——宝音朝克图 /290
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刘文鹏 /299
试论雍正朝的开户政策——孙静 /314
第三部分 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
从北京庙会看清朝的统治政策——赖惠敏 /329
“私欲”与“冤抑”共存:对清代京控的再思考——李典蓉 /364
清初社会传闻与皇权干预——阚红柳 /392
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
—以卫生防疫为中心——余新忠 /404
下册
第四部分 官僚与政府:国家行政模式
康熙帝“养民蠲租”与宽大政治述论——张杰 /441
政治理念与政府行为之间:乾隆朝钱塘江海塘修筑的
政治史解读——和卫国 /449
两江总督与江南河务——兼论18世纪行政官僚向技术官僚的转变——刘凤云 /464
第五部分 思想与文化:
理想政治的建构与政治文化的投影
大臣之道——王船山史论、经解对政治实践之思考——谢茂松 /489
法天之宫:清儒考证明堂的政治
文化史意涵——胡明辉 著 董建中 译 胡明辉校 补 /529
凌廷堪的正统观——张寿安 /564
清末中国吸纳经济学路径考——以梁启超为中心——森时彦 /580
书写中国——明治时期日本“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的中国叙述——黄东兰 /601
神秘的语言和沟通——19世纪四川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政治文化——王笛 /632
“汉奸”考辩——吴密 /648
忘国?入国籍?国际婚姻、国家认同与文化汇流:
清末民初的中西联姻问题——邓津华 /665
第六部分
区域研究的路径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赵世瑜 /675
太平天国时期浙江包村惨案研究——刘平 梁家贵 /695
从山地到沙龙——茶叶种植与中国政府——濮德培 著 韩昭庆 译 /716
“苗例”: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
运作实践——黄国信 /734
第七部分
历史叙事与反思历史
褒扬王朝之死难者:19世纪中国的
悼念活动——梅尔清 著 张婷 译 /755
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与文武价值观念
之间的对立——张勉治 著 刘文鹏 王珏 译 /761
清代史学家为何接受李岩的故事?——戴福士 /781
晚清山东的攘夷运动——森纪子 /802
金川之役的另类解读——高王凌 /810
英国两次派遣访华使团的举动——曹雯 /835
西方史料所记载的赵昌——金国平 吴志良 /853
后记——董建中 刘文鹏 /869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简介:2010年8月9日至11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及中国两岸三地的近60名专家学者,就如何超越传统的政治史研究、重构清代政治史的认识体系进行了探讨,并从满人主体性与对满汉文化交融状态的考察出发,理陸回应了“清代的国家与民族认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话题。《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套装共2册)》即是此次会议的论文辑集,分为7个部分,一共44篇文章,不仅打开一个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视野,激发了学界对“回归政治史”的强烈企盼;而且对问题意识的构建、对学术思维的磨砺,以及在学术理念与方法的突破上,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