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陈平原

文学

陈平原 文学史 学术史 文学理论 文学 文学研究 历史

2011-2-28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学术史丛书》总序 重建“文学史”(代序) 第一章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一、“虚文”之不可或缺 二、“文学史”的意义 三、“桐城”与“选学”之争 四、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教育 第二章 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 一、在“文学革命”与“整理国故”之间 二、相辅相成的“课程”与“教员” 三、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 四、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 五、教育史及思想史上的“文学教育” 第三章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一、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上) 二、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下) 三、讲演者的风采 四、“白话”如何“文学” 五、以“讲演”为“文章” 第四章 “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 一、学科化之前的“文学” 二、课堂内外的“笑声” 三、“新文学”如何学院化 四、教授们的“诗意人生” 五、“创作”能不能教 六、词人上“讲台” 七、史家之“诗心” 八、文学史家的“情怀” 九、师生怎样“对话” 十、因“追怀”而获得的“思考” 第五章 晚清辞书与教科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一、类书、百科全书与“学郛” 二、“国学”与“大辞典” 三、百科视野中的“文学” 四、辞书与教科书 五、大学教授的事业 第六章 清儒家法、文学感觉与世态人心——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 一、专著与杂文 二、清儒家法 三、文学感觉 四、世态人心 五、学界边缘 第七章 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 一、关于“恰当学术” 二、《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三、孙楷第、郑振铎、俞平伯、阿英的小说史研究 四、另一种可能性 第八章 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 一、古文义法之调整 二、散文历史之叙述 三、六朝文章之重构 四、晚明小品之发现 五、如何面对“古典散文” 第九章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一、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王国维的披荆斩棘及其学术转向 二、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 ——吴梅对于戏曲研究的贡献 三、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戏剧史建构 四、“文学性”与“演剧性”之张力 第十章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 一、“文学史”神话 二、专家书与教科书 三、充满内在紧张的学科 四、演讲风格、文学修养以及精神磨砺 引用及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本书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文学”走进大学课堂,到底该如何“教育”?文学史并非“不证自明的知识体系”,从古已有之的“文章流别论”,转化为今日通行于学界的“文学史”,应归功于西学东渐的大潮。本书涉及晚清以降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五四文学革命提倡者的自我确证,以及百年中国知识体系的转化。在20世纪中国学界,“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其确立以及演进,始终与大学教育密不可分。本书不只将文学史作为学术观念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宗旨、管理体制、课堂建设、师生关系来把握,文笔生动,思虑深邃。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Nancy尘的评论
    语文学是对言词修辞的一种耐心详细的审查,一种终其一生的关注。这是人文学的根基所在。可现在丢了,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的,只记下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对于“文学作品”听说很多但把玩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过,戳中,反省。[打哈欠]
  • 半壁江传媒网的评论
    #半壁江传媒网#辛辣观点:【传统的大学中文系教育已经崩溃 】:我的想法有这样几个: 传统的文学史学科已经崩溃。第一个标志就是曾经作为显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事实崩溃。这个学科领域里的一些重要专家如今几乎都已经转行,有的转向学术史、思想史。网页链接
  • 葛红兵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 《传统中文教育已经崩溃,中文系必须改革》 - 我的想法有这样几个: 一、传统的文学史学科已经崩溃。第一个标志就是曾经作为显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事实崩溃。这个学科领域里的一些重要专家如 传统中文教育已经崩溃...
  • 中国戏剧出版社的评论
    本书是一部史论结合,系统梳理中国戏曲发展脉络的理论专著.在研究视角及理论架构上将中国戏曲作为一种演出形态来考察,超越了该学科长期以来偏重文学史研究的传统模式.由于廖奔先生热心提供了他多年积累,珍藏的文献,文物图片1000余幅,此书才得以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戏曲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面貌.
  • 虚昧斋-瑶溪隐的评论
    在读《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网页链接
  • 辛新一的评论
    日本文艺学(1)--日本文艺学初期受到德国文艺学的影响而得以展开。文艺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43年テオドール・ムント的《现代文学史》这本书中,只不过当时这个词并不是作为学科体系的名称来使用的。直到石山彻郎在昭和4年3月发行的《文艺学概说》中,首次提出了日本文艺学这个概念。
  • 炎仌室主人的评论
    写了《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的评论《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 ——读陈平原《作为学科的..” 网页链接
  • 在天晴了的时候的评论
    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80折,当当价:¥43.20 网页链接 (分享自 @当当网)
  • 贩读者言的评论
    陈平原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目录:《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老北大的故事》《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共12种。
  • abc同学你好的评论
    这本书算不算是陈平原教授《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的姐妹篇呢?[害羞]@落木-嘉树 @落魄小孫 @美洲飞鱼 @冰曦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