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

刘禾

文学

刘禾 海外中国研究 文化研究 文艺理论 跨语际实践 翻译 文学 现代文学

2008-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跨文化研究中的语言问题 等值关系的喻说,东方与西方 如何翻译差异——矛盾的修辞 旅行理论与后殖民批判 主方语言与客方语言 历史变迁论:新词与话语史 Ⅰ 国族与个人之问 第二章 国民性话语质疑 国民性的神话 鲁迅与阿瑟·斯密思 翻泽国民性 跨语际写作的主体:《阿Q正传》的叙述人 第三章 个人主义话语 作为意义之源的主方语言 民国初年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辩 Ⅱ 跨语际表述模式 第四章 “经济人”与小说写实主义问题 解读《骆驼祥子》 第五章 欲望的叙事:关于现实与梦幻 重构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魔幻如何被心理化 真实界的幻影 第六章 第一人称写作的指示功能 屈折语形态中人称的指示功能 男性欲望和阶级叙事的指示功能 忏悔之音 女性的自我言说 Ⅲ 国族建构与文化建构 第七章 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国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性别与批评 女性身体与民族主义话请:重读《生死场》 第八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制作 1930年代的出版业与激进主义文学 赵家璧与良友图书公司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 经典、理论与合法化 第九章 反思文化与国粹 关于《国粹学报》 关于《学衡》 附录 A.源自早期传教士汉语文本的新词及其流传途径 B.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借贷词 C.现代汉语的中-日借贷词 D.回归的书写形式借贷词:现代汉语中源自古汉语的日本“汉字”词语 E.源自现代日语的后缀前缀复合词采样 F.源自英语、法语、德语的汉语音译词 G.源自俄语的汉语音译词 文献目录 再版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经济观察报-书评的评论
    【跨语际实践】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
  • 做无意事遣有涯生的评论
    刘禾作品:《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她上半年还有一本六个字母的解法的非学术作品,帝国话语政治里关于话语分析和语言符号的理论运用内容我都没抽空好好读。 网页链接
  • 江北检察的评论
    #深夜阅读#《法的中国性》一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
  • 正义网的评论
    #深夜读书#《法的中国性》一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
  • 三联书僮的评论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跨语际实践
  • hey十七的评论
    看到刘禾「跨语际实践」的这段译文不禁大笑:林培瑞(Perry Link)在「北京鸭与花蝴蝶」(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一书中提到一则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婆,不可不看「礼拜六」——译者也太莫名奇妙了罢,前后说了那么多鸳蝴派,这里蹦出只北京鸭和花蝴蝶!
  • 良友大漠的评论
    22日14:30——“马兰花”重绽的前一个午后,@良友书坊 的“跨语际实践”——阅读,版画,儿童教育,以及温婉之美。[威武][围观]
  • 南希艾瑞斯的评论
    真心感到绕来绕去的新潮东西不适合我,《跨语际实践》稀里糊涂,胡乱看了下……接受无能OTZ
  • 亦沾衣的小流水的评论
    跨语际研究的重要意义正在日益凸显,借助“文化学派”理论对相关多语文本进行综合研究,是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亟待发展的新方向,刘禾、赵稀方等国内外专家在翻译实践文化研究方面的相关著述,已初步构建出中国现代文学与应用语言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新格局。
  • 豆在奋斗中的评论
    最近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必须读一本每个字都认识,但那些字组在一块却不知道在说什么的书!《跨语际实践》翻译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