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十种

葛兆光

文学

葛兆光 国学 思想史 文化 中国 历史 经典 通识

2008-9

中华书局

目录
序言 《周易》:占筮与哲理 一、《易经》:“卦象”、“卦辞”、“爻辞” 二、《易传》:让《周易》从占卜变为哲理的“十翼 三、考古发现:《周易》之谜的破解 四、《周易》之流(一):占卜术 五、《周易》之流(二):哲理 《论语》:礼与仁一 一、瞧,那个人是孔子! 二、《论语》其书 三、从“礼”到“仁” 四、流变与影响 五、孔子中国中国人 《老子》:“道”的哲思 一、《老子》其书 二、何谓“道” 三、“道”之用(一):人生 四、“道”之用(二):社会 五、附说庄子:逍遥的游荡者如何在“无”中超越? 三《礼》:规范、秩序与理性的生活 一、《仪礼》:古礼仪集成 二、《周礼》:治国安邦蓝图? 三、《礼记》:礼的阐释 四、三《礼》:价值何在 《淮南子》:牢笼万象的体系 一、刘安与《淮南子》:一部奇书 二、庞大的体系与结构:中国古人宇宙观念 三、自然、社会与人:三位一体的交感世界 四、垃圾马车,还是思想体系:回到历史中看《淮南子》 《史记》:伟大的历史著作 一、《史记》:两代人的心血 二、书名与体例 三、“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 《说文解字》:认识汉字之门 一、内容与体例 二、怎样读《说文》 三、功用何在 《黄庭经》:寻求永恒生命 一、什么是道教 二、道教经典的构成 三、《黄庭经》解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袖珍宝典 一、从三藏结集说起 二、佛经的基本思想 三、《心经》来历之谜 四、《心经》思想的阐释 《坛经》:中国禅的宣言 一、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二、《坛经》解说 三、围绕《坛经》的争论及其他参考书目
【展开】
内容简介
《中国经典十种》是葛兆光先生在清华大学为全校学生所开选修课“中国文化名著导读”的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中之经典,不仅包含儒、佛、道的“三教”经典,还包括了史学、小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对其逐一进行了精辟解读。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金沙江之阳93的评论
    读过《中国经典十种》 ★★★★★ “中国现在确实需要读一读经典,但许多人把经典局限于儒学,但葛先生跳出这一框框,书中涉及了儒释道史学甚至说文解字这种小学之学,包罗万象又小巧易读,文字也很优美。..” 网页链接
  • 爱澜微博的评论
    饭前看了几分钟书,葛兆光先生的《中国经典十种》,第一种就是说周易。对于经学一点没接触,只是看过周易算命书的我,以前一直只会口头六二九五,根本不明白啥意思,现在倒是明白了,原来古代蓍草起卦是这么起的,所以会得六七八九。对于周易郢书燕说的流变,只想[哈哈]三声。先生讲的通俗易懂,很好
  • gudian5555的评论
    【购书】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上海三联书店)、《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民主•思想》(海豚出版社);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中华书局);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北京大学出版社);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提供美食最潮资讯的评论
    中国十种经典的地方早餐,你吃过几个?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特色美味早餐快来补充吧!
  • 上海市松江二中官方微博的评论
    开学了,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中国经典十种。作者葛兆光曾写作著名的《中国思想史》。
  • nianhuilong的评论
    分享自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 《葛兆光:品读中国十种经典》 - 《周易》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变化万端,管... (来自 @头条博客) - 葛兆光:品读中国十种...
  • 花的菜的评论
    大陆不断有人倡导“国学”,然而国学往往被窄化为以儒学为中心的学问,被当作中国固有的、正宗的或传统的东西。李零对经典的观念比他们要宽,三联书店要出版了他的“我们的经典”系列。葛兆光写《中国经典十种》,把《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都包括进去,把佛教的、道教的书也包括进去。
  • 段正豆的评论
    从尾到头,从头到尾翻完了葛兆光先生的《中国经典十种》。像我这种不会去看经典原文的人,只能看看这种书了,越看越觉得知识贫乏...
  • Plutonx的评论
    <中国经典十种>里面发现了奇怪的词语[哈哈]求高人解答"坐遭舌吻"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没_小熊手摸鱼侠 @噎大爷依旧痞子 @郁扬_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 竹子小语的评论
    这几天翻阅葛兆光先生的《中国经典十种》,梳理了一遍国学典籍,继而看了先生写的两篇文章,《现在,还读经典么》、《感受经典的感受——一个教师的阅卷笔记》,感触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