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产业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图书
★2019南大出版社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好书
★一本料多、劲爆、老练的美国思想产业实录。公共知识分子跌下神坛,思想领袖居于社科金字塔顶端。
“我们致敬《思想产业》……对美国思想市场历史脉络的细致梳理,它揭示了传统权威公信力下降、政治极化和经济不平等加剧,是造成美国思想市场权势转移的深层动因,为我们观察当下的文化状况提供了有效入口。
我们也致敬作者德雷兹内,他从思想产业内部出发,颇具勇气地批判了思想领袖为得到富人赏识而丧失信仰和原则的犬儒行为,并重申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与道德底线。”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致敬词
内容简介
公共知识分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总是在一些拥有极高话语权的政治评论杂志上,围绕各种类型的话题发表意见。但近年来,公共知识分子却被另一类思想家所取代,这一新晋群体被称为思想领袖。与公共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思想领袖通常在那些与公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机构工作,而较少在高端杂志上进行辩论,他们的想法总是雄心勃勃且备受称赞。
当代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已经按照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模式来组织与运营。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丹尼尔•W.德雷兹内在本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向我们展现了当代美国乃至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德雷兹内认为,尽管当今的思想产业存在一些负面的内容,但它非常擅长广泛地传播思想,并吸引着大量渴望新想法的人。
-
意义的边界
任何音乐学研究在一开始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音乐的意义。罗森和所有伟大的音乐学家一样,都承认音乐必定会传达出某种意义。那么,在讨论和理解音乐时,意义是否存在边界,而边界又该如何划分?罗森认为,音乐的意义只存在于音乐本身,必须在音乐语言自身的框架之中来理解音乐,并在本书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另外,这本书分析说明了历代学者与理论家们在阐释音乐作品的意义时惯常使用的一些方法究竟有何优势与缺陷,为我们应该如何修正理解角度,更好地欣赏伟大的音乐作品提出了诸多精到且睿智的建议。
-
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88岁历史学家献给国人的温情之作
【作品看点】
★ 承续冯友兰、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温情,直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核
★ “中国三部曲”压轴之作,继《万古江河》《说中国》之后,许倬云教授在文明的土壤里发掘养分,用逐渐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好书,余英时郑重推荐、许纪霖专文导读
★ 一部探索中国文化基底的大家之作
【焦点推荐】
余英时——本书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雅俗共赏、古今一贯,远远超越前人。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相当全面,上起文化精英,下至普通民众,无不包含在内。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我郑重地推荐它给读者。
葛兆光——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许纪霖——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许先生心怀家国天下,从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视野中,看到了中国文化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可能性空间。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抽象的理念,它存在于华夏历史的肌肤之中,浸润于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只要民族不亡,生命永续,中国文化的精神也将继续薪火流传下去,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明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内容介绍】
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国文明,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医药、居住,所重视的多元和谐,求均匀而忌偏差,趋中和而不过分,种种观念,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一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真实的人性,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街谈巷议、共话桑麻……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本书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教材,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著作之一。
本书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的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
艺术精神
【编辑推荐】
◎ 推特CEO杰克·多西(Jack Dorsey)真诚推荐,著名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的枕边书,美国艺术院校常年推荐书,影响了近百年绘画者的艺术启蒙经典。
◎ 收录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现实主义先驱罗伯特·亨利100年前的信笺笔记、艺术评论, 真实再现20世纪欧美艺术界观念流派与历史脉络。
◎ 完整呈现罗伯特·亨利的艺术观念、技法、鉴赏与研究,小到对笔触、线条的技法钻研,大到对绘画、音乐、雕塑、诗歌、哲学与时代审美的思考,从技法到心法,指引你的艺术之路。
◎ 艺术学生、文艺爱好者、绘画学习者、创意工作者获取灵感的宝藏之书。
【内容简介】
罗伯特·亨利,
一位与雷诺阿、塞尚同时代的大师,
一位于天才辈出的19世纪,桃李满天下的艺术引路人。
他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传道授业,
也曾在给绘画学子的回信中谆谆教导。
在他身后,遗留下的浩繁笔记、书信、讲稿和文章,在此汇集成册,
璞玉不琢,完整呈现一百年前的原始篇章。
书中涵盖了他对美的全部认知,
对线条、块面、明暗、色彩、笔触、背景的独到见解,
对伦勃朗、提香、马奈、雷诺阿、塞尚的批评,
对绘画、音乐、雕塑、诗歌、哲学的共时思考,
对时代审美的反思,对艺术个性的鼓励,对永恒艺术的追寻……
透过他的只言片语,你将抵达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那个瑰丽而伟大的思想所在。
那就是艺术精神。
【媒体推荐】
“它帮我顺利过渡难关,帮我开始,也帮我完成了很多事。它为艺术学子讲述创造力,但我认为,对于所有那些即将面对挑战的人来说,它依然非常具有说服力,希望你也能成为这本书的读者之一。”
——杰克·多西 Twitter(推特)创始人
“每个人都有过在生活中动些巧思的经历,让各种事物更好、更美、更有效率或趣味。《艺术精神》就是这样一座充满智慧的宝山,永远指引着你真诚的方向,它会占据你的床头,读它百遍也不嫌多。”
——简忠威 国际知名水彩画家
“35年前我就买了这本书,当时某些段落我根本读不懂。后来我重读了一遍,发现同样的段落居然展现出了不同的意义。罗伯特·亨利将艺术家们试图表达的东西都写了出来。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书,它可以帮助艺术家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精神。”
——凯文·麦克弗森(Kevin Macpherson)美国著名油画家,《油画的光与色》作者
“在我的书房里,被我看得最破的书有两本,一本是罗伯特·亨利的《艺术精神》,一本是梅约的《手册》。”
——理查德・施密德(Richard Schmid)世界知名画家、教育家
“我还记得当时在纽约联合广场,听到学生热烈讨论亨利晚课的讲话。那次讨论相当激烈,也许没人会相信,这些年轻人白天做苦力,晚上却来画室作画数小时。他们聊完天后就在长椅上倒头大睡,因为他们连租一间房过夜的钱都没有。那些尊重表达自由的男男女女,从未忘记也无法忘记亨利曾给予他们的如此宝贵的一课。”
——福布斯·沃森(Forbes Watson) 纽约艺评家
“《艺术精神》之于艺术学生,犹如《圣经》之于基督徒。”
——美国亚马逊读者
-
知中·幸会!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译经大师,其美名比肩玄奘。人生经历传奇的他曾两次破戒,被囚十七年;死后焚身,唯传道的舌头不烂。他是中国佛教从小乘转向大乘的重要力量。
本书介绍了鸠摩罗什的生平,并以他的足迹以人生轨迹为线索,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发展历程。因为鸠摩罗什是译经大师,本书也对佛经阅读进行了入门讲解,对佛经翻译进行了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