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长安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1.新锐历史作者张明扬作品,多位名家倾情推荐
张明扬作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本书也得到虞云国、许纪霖、刘擎、张宏杰、周濂、郭建龙倾情推荐。
2.注重史实与细节,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
作者着重笔墨于安史之乱中几位关键人物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之上,提炼出与之相应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合理延展,补充史书叙述中的空白,于细节中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3.通俗历史读物,轻松好读
书中依托史实,抛开对全局历史的叙述,着重描绘安史之乱中人物群像,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作者秉持严肃的历史态度,用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把刀光剑影中的山河破碎化作数幕场景展现,不似冷硬的历史作品,倒更像是一部文学创作,令人开了头便要读完方休。同名有声书也在喜马拉雅同步上架,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4.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
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略窥盛世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的辉煌。
-
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隋代的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也就是学界所习称的“三省”;研究的主题是三省的职权、地位以及所谓的“三省制”在隋代是否成立。通过对隋代尚书省性质的转变问题、隋代尚书省与九寺的关系问题、隋代门下内史两省的职权与地位、唐代前期的三省问题以及“三省制”学说的由来等问题的探讨,认为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在隋代并未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隋初尚书省权力过大,内史、门下二省并不能对其构成有效的制约;二是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大。
书末附录三篇文章,包括对隋代废太子案的考察、对隋代秘书省任职条件的研究、对官品制度的成立的探讨等相关内容,对本书的主旨具有补充价值。
-
武则天研究
【编辑推荐】
※武则天为何只获得了唐太宗的才人称号?
武则天真的杀死了小公主吗?
武则天为何要为李君羡平反?
如何正确评价永徽政治?
※武则天称帝有哪些舆论准备?
武则天的“内宠”,代表了女皇生活的荒淫?
武周政权为何短命?其症结在哪里?
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了绝唱?
--------------------------------------------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武则天的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
◎然而,《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关于武则天的某些表述,似乎会受到某种政治正确的影响,对于武则天的形象,会根据某一说法、一点影子进行放大,直到事实的性质完全发生改变。而本书以新史学的研究路径,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
◎本书不是武则天的传记,每一章的讨论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从武则天出生地与故乡的考证,到武则天归葬乾陵,一代女皇的出生到落幕,中间有着哪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为了绝唱?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实的史料,与古今学者展开对话,抽丝剥茧,力图向读者还原最真实的武则天。
-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
中唐时期的地理学发展是如何进入当时文学世界的空间想象的?这一跨领域的联系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与地理学两大领域又意味着什么?本书通过对不同文类文本的讨论,揭示了当时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李贺的《梦天》、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张祜运用大图视野欣赏古老画卷的诗歌、元稹和白 居易富有地理信息的唱和诗等,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中唐文学大师们,以其对地理学的稔熟与兴趣,使得不同地点、相互区隔的人群以及旅行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学者评价:
安史之乱导致的族群、人口和生活的大变动,在中唐时期引发了有关“中国”地理空间再发现和再定义,在这个变动时代,诗人如何呈现他们对这种地理空间变化的惊讶、喜悦或困惑?通过对中唐地理学、地图学与文学的综合考察,王敖给我们提供了阅读唐诗的一个新途径。让我感慨的是,王敖有两张面孔和两副笔墨,写诗的时候他是个充满激情的诗人,在写书的时候他却是言必有据的学者。
——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中唐时期是中国文学传统发生激荡变化和强力创新的时期。王敖的新书,兼具批判的眼光和诗性的敏感,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体式,对中唐文学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新见解。 该书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是对中国的中古文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田晓菲(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着眼于中唐地理与文学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材料处理得当。在分析这些文本的过程中,他将文学、艺术、地理、地图学、生态学、哲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一部丰富的知识分子探索的文化史。本书对中唐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钱南秀(美国莱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这本书对唐代中期地理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有新意和挑战性的研究。本书使用的材料广泛,其中许多无论是地理学史家还是文学研究者都鲜有研究。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许多最杰出的中唐文人如何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重新想象他们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以产生新的空间想象。
——田安(Anna M. Shields,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研究,每一个研究前现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读一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通过这种视角,传统中国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创作与地理--地图和知识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这是一项有重大贡献的研究。
——何瞻(James M. Hargett,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
长安未远
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首都,东亚的政治中心,物质文明闪烁、外来文化交融;由于资料的缘故,学界对其研究远不及西陲边城敦煌、吐鲁番。近年来随着城市考古的进展,石刻墓志的刊布,唐人诗文中都市信息的再发现,长安城市社会的研究迎来了新契机,有“长安学”的诞生。
在中古中国,依据物理形态划分的城市(郭)与乡村(野)具有连续统一性(Urban-Rural Continuum);就长安而言,城市与郊乡共同承担了帝国核心区的角色,作者将都城与周边乡村作为整体的“大长安”,从区域史的视角,展现既是唐帝国中枢所在,又具有地方立场的京畿区域(尤其是乡村区域)内,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互动、融合及矛盾、冲突,各阶层民众生产生活、安守流动、思想信仰之全景。书中重点剖析韦、杜家族为代表的京畿士族,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官员的长安城乡生活体验。本书是新时期长安研究的综合与创新,是中古乡村社会研究的厚重之作;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的城乡关系亦作出了贡献。
-
唐代吐蕃宰相制度之研究
關於唐代時期, 吐蕃宰相制度的重要研究鉅著! 唐代吐蕃宰相制度的特色在於君相之間的委託關係 贊普為吐蕃國家主權的象徵,實際不管事,而將統治權委託給宰相(大論) 宰相因之擁有浩大的權勢,對於國事幾乎無所不統 倘若贊普終止委託關係,則宰相掌握再大的權勢,亦將不戰而潰 吐蕃相制歷經獨相而眾相,由眾相而僧相,由僧相回復至眾相 均隨著客觀情勢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上述不但具體反映各時期的君臣關係,同時也反映王室與眾家貴族的關係 吐蕃相制近於農業社會體制,與游牧社會有較明顯的差異 更可從吐蕃相制窺探出其與中原文化的淵源。 林冠群最新論著《唐代吐蕃宰相制度之研究》,指出了吐蕃王朝的大小事務均由宰相一人總其責,後因贊普幼年即位,導致獨相掌握政柄。吐蕃便將獨相,改為多人同時擔任宰相的眾相制。眾相制實施後,贊普王室所信仰的佛教得以立為國教,全面推廣。這種情況在政治上的反映,就是佛教的政治地位跟著水漲船高。佛教僧侶也就躋登廟堂之列,位極人臣,形成以僧人擔任宰相的僧相體制。上述相制演變,對吐蕃及其後代影響深遠。西方藏學界在此一領域上,少有鞭辟入裡的論著。 《唐代吐蕃宰相制度之研究》包括緒論與結論,共計六章,都二十六萬言。第一章緒論:深入討論唐代吐蕃政權的屬性與政治文化,以及吐蕃的國家型態。此為歷來學界所說不清楚之處,但卻是瞭解吐蕃的核心。第二章:探討吐蕃宰相制度的由來,從吐蕃地方性的部落組織、吐蕃王朝以前部落與部落聯盟的架構、吐蕃部落聯盟時期宰相的雛型與官員的設置以及吐蕃王朝的建立與宰相制的確立等,瞭解吐蕃體制事實上屬承繼性的發展。第三章:討論吐蕃宰相的官稱與職權、blon che 官銜釋義、blon che之職權以及blon che之任免等,藉此理解吐蕃宰相制度的基本架構。第四章:探索吐蕃由獨相制演進至眾相制的情況、吐蕃眾相制的由來,復以〈吐蕃大事紀年〉所載,試圖具體呈現的吐蕃眾相制,並對吐蕃眾相的銜稱與運作、眾相制對吐蕃政壇生態的影響、世人對吐蕃眾相制的誤解等,作深入且理性的討論。第五章:從吐蕃僧相體制實施的時代背景著手,探討墀德松贊贊普為何會開啓僧相體制,進而討論吐蕃僧相的官銜與職權、僧相體制對吐蕃王朝的衝擊等。第六章結論:總結本文的4章,歸納出吐蕃宰相制度的特色、吐蕃宰相制度的意義,以及吐蕃宰相制度對後世的影響,並據以說明吐蕃宰相制度與中原文化之關係。 本書對於吐蕃宰相制度的研究,不但修正正史及藏文史料記載的錯誤,提出學界前所未論及者,並從中窺探漢藏在文化上的關連性,貢獻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