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歷史記憶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別採取思想心態與社會文化的取徑,探討歷史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久遠的歷史與晚近的歷史、遠方的歷史與近身的歷史,如何編織個人和群體的認識與認同。讓我們設想,唐代有位姓崔的士大夫,他在朝廷上遠舉堯舜治世的典範、近舉經驗見聞的前例進言立論;在同儕間,他誇耀家族、郡望與姓氏的輝煌歷史,對故鄉的史跡也瞭若指掌;當他出任地方官員,標舉漢代循吏為施政模範;當他出使江南,則拜訪各地的名勝古蹟:登臨賦詩、追憶六朝文人。本書從上述不同面相揭露唐代士人歷史記憶的面貌,最後提出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問題:傳統士大夫如何克服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錯位?古典文化的傳承是維繫認同的紐帶嗎?中國是一個文化想像的共同體嗎?文化認同是由政治權力建構而成?抑或文化有其自主的運作,進而導引政治的動向? -
安史之乱与肃代二朝新政权结构的开展
安史之亂被近代史家視為是唐代政治史的分界點。假設我們同意此說,則應將中晚唐的政權結構,視為有別於唐前期的一個新的類型。至新政權結構的形成,不應是唐前期三省體制的瓦解,而是為了平定叛亂,權力結構重組後所形成的新類型。本論文以安史亂後唐中央最高決策的形成及於平亂時軍政經的執行,所形成的工具效應型態的政權結構為討論。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論文撰述之視角,以安史亂起作為中晚唐政權結 構之開展期,在肅代二宗時期,唐後期的政權結構大致已形 成。 第二章─ 安史之亂與玄宗平亂的對策。本章說明玄宗朝的邊防政策,尤 其是河北道節度區特殊權力結構,導致安祿山之亂,及亂起後 玄宗的軍事佈署。 第三章─ 肅宗靈武自立與唐室政權轉移。本章從皇權轉移,說明肅宗的 繼承皇位與其才性對於將來決策的影響。 第四章─ 中央決策與唐本部藩鎮體制的形成。唐代藩鎮為何遍設內地? 本章從中央平衡軍功及建立關中環衛節鎮,以護衛長安之角 度,重新思考其形成。 第五章─ 危機處理與外朝權力轉移。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三省制先 已瓦解於長安淪陷,肅宗既建立天下兵馬元帥府集權內朝,加 上地方藩鎮權力形成,外朝權力乃上下移動,遂形成內朝集權 及地方新行政結構的產生。 第六章─ 肅代朝財經體制的形成及其類型。肅代朝唐中央如何在消滅叛 軍及後之穩定社會經濟之中,擴展其經濟控制。本章以第五琦 任使至與劉晏的分區治理,及新賦稅型態,達成唐中央對於人 身的直接控制為討論。 第七章─ 結論。中晚唐的政權類型自安祿山之亂後,軍事、行政、經濟 成為唐中央急欲掌握的權力。政權不免有繼承,但是為了平定 安史之亂,權力結構產生重組,遂發展出有別於唐前期的政權 類型。 -
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
本书触及的中心内容是唐朝代北地区的军人群体,作者采用“代北军人”这一概念,对其内涵外延、功能与作用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对北朝以来活跃在今山西北部地区的军人群体变迁做了有学术价值的揭示。考虑到包括唐朝在内的王朝建构的北方政治集团的支配性作用,尤其是这种作用被地区角色所替代,本书透过这一层面所展示的意义,就不只超越了区域的限度,还使我们对其转化有了新的认识。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静态式的观察,当一个历史面相模糊不清的时候,其原貌的揭示就成为研究的第一诉求,就此而论,我是赞成这种写法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鸿宾 -
李栖筠及其政治生涯
《李栖筠及其政治生涯:"赞皇李氏与中晚唐政治"研究之一》主要内容简介:李栖筠(719-776)主要活动于唐肃宗、代宗之际,官至御史大夫。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均为中晚唐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都曾两次拜相,是李栖筠奠定了赞皇李氏在唐代历史上的地位。除上个世纪陈寅恪先生曾写过《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的专题论文外,学术界对于李栖筠的研究不多。《李栖筠及其政治生涯:"赞皇李氏与中晚唐政治"研究之一》是系统研究李栖筠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具有原创的价值。 -
唐代塑像中的西域人
-
唐代長安的居民生計與城市政策
唐代首都長安由設計概念、居民生活管理都表現了皇權至上,朝廷善用法律彈性,在嚴格的管制下提供發展空間,構成城坊制的獨特管理方式。本書嘗試突破東西方學者對中國城市的爭論,以當時城市居民的職能出發,了解唐代首都長安城市居民生計,從另一個角度探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規模,城市政策和施行情況,兩者之間的關係和互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