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

朱幼棣

文学

历史 朱幼棣 人文 文化 思考 后望书 社会 文化与历史

2008-1-17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如今发出了怎样的呼救; 从敦煌到罗布泊,跟随着作者的步履,踏寻过我国西北生态链条中最脆弱的这一段,历史的黄卷哗哗地翻得飞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 作者在后望书中从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人文关怀角度,以历史回眸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三门峡水库、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兴修水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两大重要课题,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山枕寒流2的评论
    《后望书》,回顾了新中国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利用和经验教训,书中穿插介绍了相关的水文、地理和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作者朱幼棣作过工厂技术员、新华社记者、最后转变为政府官员,绝对的学者型官员。后望只为瞻前,希望多一些这样的人物,国家的治理和转型就能够更顺畅。
  • 青鸟文学社的评论
    中国是一个崇尚“高”的名族。从提高认识、提高觉悟,到君临天下等等。高总比低好,特别是“高度”被泛政治化的时候。单一的线性的思维,使人容易忽略底层的权利与科学基础的真实。 ——朱幼棣《后望书》
  • 夜里先森_669的评论
    后望书,书里十篇文章都是一个调子,文化遗迹正在被破坏,但作者讲述遗迹的渊源,典故却是值得一看。另外,作者的文笔没有序言里说的那么好
  • 行动派读者的评论
    西北缺水与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什么?作者踏足寻访河西走廊的内陆河流与绿洲,做出了沉痛的回答——国人短视与决策过程中科学精神缺位是酿成苦果的主因。长期以来,河西地区的水利工程立项和建设中,缺乏对脆弱... 读《后望书——西北:...
  • 四月的大圣啊你快回来吧的评论
    《后望书》 翻开的每一次 单薄的纸页上方正的铅字 士兵一般的站立着 每一页都那么那么沉
  • 隔水呼渡的评论
    今天开始看朱幼棣先生的《后望书》,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先生可谓今之古人。虽然陕西这地名依旧刺目,但是,不能因噎废食。
  • fading_rae的评论
    还沉浸在后望书最后一篇的沉痛情绪中,微信上正好看到廖哥这几天游奉节的照片 --- 所到的白帝城、夔都,漫天水面甚是壮阔,微凸的山肩是背景,丝毫没有想象中的险峻崎雄,心情还是沉痛了良久,虽然压根不关我事。
  • Yana安妍的评论
    我在北京站, 用Kindle读《后望书》。@Kindle中国 北京·北京站
  • 密码code的评论
    "像“马超刺曹”的槐树,砍伐后只留下一个树桩,像一个历史的句号...",——引自《后望书》,看书请猛击->网页链接,@当当数字馆
  • 周国和的评论
    朱幼棣谈中国医改为什么这么难?正在播出-共识网 6月3日,朱幼棣(1950-2015)去世,书桌上还有他的《后望书》,一直想找个机会向他约稿件,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朱老师,一路好走……。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