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陈序
李序
李序
一 幼年景象老去未忘怀
二 完姻后适值戊戌变法
三 游学汉皋拳匪闹北京
四 鬻附郭田赴日本留学
五 蔡钧升官吴氏被放逐
六 学校毕业见习裁判所
七 同范静生商办速成班
八 日本明治时代之一瞥
九 联军和成老臣薨于京
十 日俄战争引起亲日感
十一 毕业回国派商部行走
十二 北京市政今昔之改观
十三 殿试中式引见授主事
十四 东三省会议调充随员
十五 会议完毕奏调外务部
十六 两宫回銮慈禧行新政
十七 修订官制袁宫保晋京
十八 袁兼外尚革新外务部
十九 初次召见奏陈立宪事
二○ 地方自治先设咨议局
二一 预备国会设立资政院
二二 两宫宾天仅相隔一日
二三 嗣君登极一语竟成谶
二四 随伦贝子赴日本答礼
二五 设邮传部筹赎回路权
二六 遭弹劾想起端方革职
二七 罢免袁世凯铸成大错
二八 调查东三省条陈十事
二九 开跳舞会酬治疫会员
三○ 补左侍郎使法未成行
三一 武昌起义星火竟燎原
三二 起用项城为总理大臣
三三 唐绍仪奉旨南下讲和
三四 受优待条件清帝逊位
三五 民国改元北京起兵变
三六 业律师领第一号证书
三七 选举总统公民团起哄
三八 出任外次加仪同特任
三九 修新华宫竖子出风头
四○ 承认民国各使递国书
四一 政事堂成立厘定官制
四二 日使面递廿一条觉书
四三 外交大楼中日开会议
四四 召大会讨论最后通牒
四五 总统感国耻气忿发奋
四六 清华大学周寄梅奠基
四七 帝制运动先设筹安会
四八 我父花甲项城赠彩金
四九 借谢寿进最后之劝告
五○ 逢场作戏贻终身之憾
五一 撞车受伤住医院治疗
五二 项城禁赌一场没结果
五三 滥捕乱党乘机进忠告
五四 保举顾少川闲话使才
五五 设中央医院又修汤山
五六 英使劝进误尽了项城
五七 蔡松坡人滇声讨帝制
五八 取消帝制项城薨于位
五九 黄陂继总统张勋复辟
六○ 马厂誓师合肥讨复辟
六一 合肥组阁征余长交通
六二 兼长财部西原谈借款
六三 冯河间阻挠合肥征南
六四 奉军入开张作霖干政
六五 新国会举东海为总统
六六 青岛撤兵换文之经过
六七 巴黎和会失败拒签约
六八 五四运动终身受冤诬
六九 漫谈财交任内两三事
七○ 旧居被毁北京盖新宅
七一 交通银行闹挤兑风潮
七二 梁士诒组阁昙花一现
七三 皖直开战北洋始解体
七四 靳云鹏设计谋毒同僚
七五 直奉火并竟殃及池鱼
七六 痛遭大故一怒散两姬
七七 徐蔚如讲经达铨办报
七八 靳云鹏忘恩不愿师门
七九 暗杀之风蔓延到天津
八○ 徐东海下野曹锟贿选
八一 邂逅女学生竟成眷属
八二 三角联盟奉直又启衅
八三 冯玉祥回京逼宫盗宝
八四 还乡葬父合肥任执政
八五 合肥嘱赴奉邀张作霖
八六 在病中闻徐又铮被戕
八七 老母古稀静真生一女
八八 子女出洋谈婚姻问题
八九 冯玉祥阴谋逼段下野
九○ 张作霖开府称大元帅
九一 张作霖殉国于皇姑屯
九二 张学良怀疑杀杨宇霆
九三 北伐告成东北亦易帜
九四 九一八事变震动全国
九五 吉田茂请合肥商停战
九六 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九七 日军设立冀东伪政权
九八 逊帝出关成立满洲国
九九 西安事变种下了祸根
一○○ 禳灾弭兵建金刚法会
一○一 合肥南下受蒋公礼遇
一○二 侍母到杭建水陆道场
一○三 庐山应召蒋先生邀请
一○四 合肥留遗嘱逝世沪滨
一○五 老母八旬我又得一女
一○六 七七事变平津遂易手
一○七 十九军抗日战争开始
一○八 南京失守德使出调停
一○九 天津日宪兵横行无忌
一一○ 抱不平遭日宪兵疑忌
一一一 坚辞华北伪政府主席
一一二 与王叔鲁病床一席话
一一三 华北临时伪政府成立
一一四 就公司董事长的开始
一一五 坚辞联准银行董事长
一一六 贝岛会社收买正丰矿
一一七 明治矿业开发磁县矿
一一八 汪组伪政府竟称还都
一一九 游青岛访老友章仲和
一二○ 徐东海高龄病逝津门
一二一 吴佩孚设宴硬拉交情
一二二 王揖唐继任伪委员长
一二三 松冈洋右急功反误国
一二四 日袭珍珠港掀起大战
一二五 收容协和医生之经过
一二六 四十七年夫妻竟永诀
一二七 王克敏再起实行统制
一二八 雷电一霎慈母痛归天
一二九 王荫泰任末代委员长
一三○ 释放教授冈村践诺言
一三一 雅尔达协定中俄诡计
一三二 波茨坦宣言日本乞降
一三三 太和殿受降盛极一时
一三四 胜利后平津形形色色
一三五 肃奸工作北方亦开始
一三六 蒋先生关垂戴笠道歉
一三七 老友受累达铨尽友谊
一三八 摒挡还乡葬先母亡室
一三九 追述汇业倒闭之经过
一四○ 父老相劝还乡度晚年
一四一 徐蚌会战国军受重创
一四二 和谈不成金融总崩溃
一四三 共军渡长江直下上海
一四四 庆稀告奋勇陪我远行
一四五 中共通缉穷途走香港
一四六 避居日本感旧雨温情
一四七 日暮穷途友情之可贵
一四八 留日时间种种之接触
一四九 日本五十年之今昔观
一五○ 盟军占领日本之闻见
一五一 故人云亡四女亦病故
一五二 卧病东京庆颐成婚礼
一五三 留日八年别时多感慨
一五四 来新大陆就养女儿家
一五五 米特兰市巡游之所见
一五六 游览都市泱泱大国风
一五七 故旧凋零我亦撄小极
跋语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陈夏红
2009年4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科史学”丛书,隆重推出了曹汝霖的回忆录《曹汝霖一生之回忆》。该书此前只在港台地区有出版,而且亦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适逢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出版此书,编者未必有心,但我们作为读者,不能不想想这位五四运动中被斥为“卖国贼”的风云人物了。
老记者徐铸成在其《旧闻杂忆》中曾提及,在其老家江苏宜兴小城市,五四时期曾贴满花花绿绿的大标语,诸如“誓死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打倒曹章王陆四大卖国贼”等等。徐铸成还说,“群众确实是实事求是”,因为这里面“王”所指的王正廷“亲日有名,卖国尚无实据”,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则毕生被戴上“卖国贼”的大帽子。
笔者之所以关注曹汝霖,并不全然是因为曹的政治结论,更多是因为曹汝霖是清末民初重要的法律人。不才并不认为法律人就一定是高大全的形象,但亦不敢坐看法政前人蒙受过分的不白之冤,只好检索资料堆砌成文,权且为曹汝霖说几句公道话。
曹汝霖字润田,1876年生于上海,1966年逝世于美国。祖父、父辈两代均在洋务企业江南制造局任职。曹汝霖18岁时,以第五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后入汉阳铁路学堂就读。1901年,曹汝霖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早稻田专门学校、东京法学院(中央大学前身)。1902年清政府派载振出使日本,曹汝霖以留学生代表身份与之结识。1904年曹汝霖学成毕业后,先和范源廉在东京开设“法政速成班”。不久后应载振之邀,回国后供职于载振担任尚书的商部,并兼任商律馆编纂。1905年清廷考试留学归来学生,曹汝霖考试合格并被授予进士,成为当时有名的洋翰林。大概在1907年前后,曹汝霖经徐世昌的保荐,获得两宫召见,授以四品参议候补。此后一直到1919年,曹汝霖都官运亨通,极一时之盛。
曹汝霖参与处理对日交涉事宜,可以追溯到1905年。这年的11月17日,中日两国全权大臣奕劻、小村寿太郎等在北京就东三省条约事宜展开谈判,袁世凯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与其事,而曹汝霖和唐绍仪等当时都是袁世凯的助手。这次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约》,按照张学继先生在《袁世凯幕府》中的可笑的说法,“曹汝霖一出山做事,就参与了卖国的勾当”。
与此东三省事宜有关,大致到了1909年左右,曹汝霖奉外务部特派,前往东三省实地考察,脚步踏遍除了被日本占据的南满“关东州”之外的东三省各要津。曹汝霖考察后发现,日本逾越条约事很多,比如日本人在鸭绿江的伐木权,按条约规定以三十里为限度,而实际上日本人已进展至五十里处;并在鸭绿江上建筑铁桥,为修筑安奉铁路打下基础,对于清政府的抗议丝毫不理。曹汝霖在东北期间,会晤了时任滨江道尹的施肇基,得知俄国在东北的扩张实况,市面上充斥俄货。基于对日本、俄国祸华后果的得失权衡,曹汝霖回京后呈递说帖,建议清政府以小妥协换取大整顿,适当满足日本要求,如将鸭绿江的伐木权扩张到五十公里处,早日了结此多年悬案,“日本也许感我好意,将来不至处处与我为难”,而我们则趁此安稳环境赶紧整理东三省内政。曹汝霖提出了诸多具体可行的建议,如练新军、分县区以便治理、屯田寓兵于农、开设学堂、兴工业、练警察、开公路等等。这些建议未获清政府采纳。我们素有弱国无外交之说,而外交本身又是妥协之艺术,曹汝霖此建议,客观说来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清政府置若罔闻着实可惜。
此次考察回京途中曹汝霖获得清政府提拔。日本方面见此外交界新秀冉冉升起,对曹汝霖极尽拉拢之能事,曹汝霖亲日之说逐渐不胫而走。
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后,委任曹汝霖为“顾问”,屡次约曹至总统府谈话,并于不久后委任曹汝霖为外交部次长。日本人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之后,袁世凯政府不能同意,又不敢不同意,着实不安。曹汝霖参与有关“二十一条”之谈判,功劳苦劳一肩挑,在其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交涉事宜:“此次会议,我与陆子兴(陆征祥别号)总长,殚精竭力,谋定后动,总统又随时指示,余每晨入府报告,七时到府,总统已在公事厅等着同进早餐,报告昨日会议情形,讨论下次应付方针,有时议毕又入府请示……日本所提之二十一条,议结者不满十条;而第五项辱国条件,终于拒绝而撤回。会议结果,虽不能自满,然我与陆总长已尽最大的努力矣”,“世人对此交涉不究内容,以讹传讹,尽失真相。”
对于袁世凯称帝行为,曹汝霖持反对态度。袁世凯为保密计,不通过外务部而召见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作为袁世凯的好朋友,朱尔典在没有英国政府指令的情况下,率尔对称帝行为表示支持,坚定了袁世凯称帝决心。有次曹汝霖前往总统府,正好袁世凯召见朱尔典,当时总统府副礼官蔡廷干将朱尔典劝进之言和盘告曹。嗣后称帝失败,朱尔典竟宣称袁世凯不听他的规劝,曹汝霖在其回忆录中以“英使劝进误尽了项城”一节详细记录其事。
1919年巴黎和会失败,曹汝霖等亲日派外交人士成为重矢之的,被五四游行中群情激愤的学生痛殴。此后曹汝霖等递交辞呈。起初徐世昌大总统对于辞呈不予批准,对曹汝霖积极慰勉。学生运动一发不可收拾,迫于压力,徐世昌不得不于6月11日将曹汝霖等免职,并令其搬家以保障安全。曹汝霖被免职后,段祺瑞前来慰问,说:“这次的事,他们本对我,竟连累了你们,我很不安”。在其回忆录中曹汝霖坦陈,“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
曹汝霖被免职后避居天津,不再与闻政治。但曹汝霖的名声已一片狼藉,徐铸成先生言其在天津时,曹汝霖之子在南开上学,“课堂里坐的是独桌,因为没有一个同学肯同他并坐,下了课,也没人理他。”
1937年国难日重之际,蒋介石召集庐山谈话,曹汝霖亦被邀并前往共商救国大计。徐铸成就此认定,“听说,在华北沦陷后,蒋介石曾利用过曹汝霖,叫他‘曲线救国’,打入‘临时政府’当一名‘最高顾问’,一面要他递送情报。”不管此事真假,的确抗战胜利后曹汝霖先被短暂囚禁,后蒋介石手令戴笠,“润田先生有功党国,望即释放,优待”,曹汝霖即被无罪释放,1949年后先去香港、日本,后终老美国。
对于曹汝霖给予同情之理解的评价,来自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曾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在曹汝霖回忆录日译本序言中指出,“但他的亲日,绝非是盲目的,而是基于一种坚强的信念,认为中日两国,如果不能合作,便不能希望有真正的东亚和平。”遗憾的是,这些持平之论毕竟无法为在中国臭名远扬的曹汝霖恢复名誉,一代法科出身的外交家就此留名青史,不亦悲乎?
2007年5月29日凌晨于昌平军都山下;2009年5月25日改定于昌平军都山下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周鹏飞的评论民国教授工资较高,但也不过三四百元,曹汝霖在《一生之回忆》中说,袁世凯拉他入阁,许以月薪2000元,他却认为没他当律师时高。况且教授工资常被拖欠,且一所大学中,教授职位无多,需使出种种手段,才能获得。教授如此,其他可知,连著名报人邵飘萍都在大搞有偿新闻,为了吃饭,读书人只有降低人格。
-
仰舍的评论读《共和中的帝制》,发现注释中提及溥仪《我的前半生》,打算看。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提及曹汝霖的《曹汝霖一生之回忆》(台版),也要看。【图片中的溥仪书不是全本,要买该出版社2007版全本
-
川师光辉的评论曹汝霖在回忆录《一生之回忆》中道:“那知后来巴黎和会竟引为攻击之借口,以为承认山东权益,岂非奇谈,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对于因五四事件而被迫辞职,他认为“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
-
要读书的梅老师的评论照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的说法,林长民是曾经向他借钱被拒等细事而起意报复。时机一到,林长民煽动北京的学生,(拟)殴打曹汝霖、火烧曹的住宅(赵家楼)——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五四学生运动”。借钱真是伤不起啊。。。
-
che0v0昊毅的评论冷知识:大师梅兰芳,是男宠出身(清代的相公堂子)。《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第十五章:“我友冯幼伟(耿光),日本士官毕业,服务于军咨府,爱护梅兰芳。时兰芳方十二三岁,未脱稚气,然态似女子,貌亦姣好”
-
抖姜人的评论翻完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曹氏写此书目的原是为当年签订二十一条自辩,于读者来说多听听各方说法,历史真相或也会更清晰。先不论弱国外交年代曹卖国与否,可肯定的是曹终其一生只是一事务官而非政治家。书内容与可读性都不错,虽有删节,但四十多年后能在国内出版已属不易。
-
冰河的评论读过《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本书在内地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时间。曹汝霖的一家之言,不乏为自我辩护之嫌,但对大多数历史事件的纪录,仍旧真实,值得一读。 网页链接
-
少女魏佳艺的评论#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抗战胜利后北平成立军事调查委员会,由国共两党及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美军于是进驻北平。初到北平,见到种种未见之事,都觉新奇。有美国大兵出一美元给黄包车伕,让车伕坐车,自己拉着满街跑为乐。
-
法學悅讀汇館的评论【律师与法官关系的“民国范儿” 】最近几年,人们喜欢谈“民国范儿”。其时,法律界的“范儿”也挺“民国”的,法官廉洁自好,律师则克尽职责,在某些方面“共同”推动者传统法制的转型与进步,可以说在民初那段日子里,法官与律师是“君子之交”的关系,这从《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可看出一些端倪。
-
苗罕的评论#清末拆迁#曹汝霖,一生之回忆: ”后设民政部,即任肃邸为民政部尚书,始开始整理市政,将内城大道旁之棚铺,一律拆去,恢复旧观,改修马路......但护城河工费太巨,尚未疏通,大明壕上之房屋,亦无法拆除。当时虽属专制王朝,然拆民房须给补偿,无此经费,即无法拆除,尚有恤民公道之意也。“